再游大美新疆(七)

归帆浦(远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游喀什古城 探西域风情</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8月7日,八点半在阿克苏维也纳国际酒店(机场店)早餐后,九点出发前往喀什古城,途中没有特别惊艳的风景,也没有中途停留观景,下午一点半到达,在东门停车场把车停好,真还费了很大一番功夫。</p><p class="ql-block"> 我们出停车场后,冒着烈日,一行向南步行去寻找餐馆午餐,女士们在路边摊位买了一些当地时令水果拎上。经过古城正门后再往右转,是一条挤满餐馆与工艺品店的巷子,左边有一家餐馆门口的显眼位置,挂有一块落款为“深圳援疆”的金色匾牌,内容大概是:古札社区美食分享大会. 最受游客欢迎餐厅。由于大舅嫂来自深圳,见到此牌,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当即决定就是这里午餐了。进店后,里面挤满了客人,但靠左内角,有两桌客人已埋单完了,正在收拾行李离开,我们顺理成章的落座了。我们的午餐都较简单,就点了一些炒粉、汤粉、大馕和烤串,添了一些茶水。边吃边听已经游览过的食客谈古城观感,评价景区的经典与特色。</p><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景区,位于喀什市中心、古时的丝绸之路上,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两千多年的风霜雨雪,这里成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标本和切片,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最有价值、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是喀什的灵魂之所在。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誉。古城也是维吾尔族居民的生活区,集中展现了维吾尔族居民的家庭生活、民族风情、传统手工艺和风味美食。喀什古城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迷宫式的城市街区。我们本就向往之,现已来到城门口,咋不赶紧吃完,马上一睹为快哩!</p> 阿克苏维也纳酒店的早晨 喀什古城的中餐将就哈 琳琅满目的工艺品 喀什古城的昆仑塔 雅致的民宿 艾提尕尔清真寺 职人巴扎街陶艺的魅力 琴与木雕 沧桑的高台民居遗址 诗意香妃园 眼花缭乱的彩虹巷 古朴典雅的布袋巷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三下五除二用餐完毕,出餐馆向内步行三、四十米,便来到不规则的十字路口。有的方便去了,有的在小摊上买帽子,在这里等待的人便见缝插针在一小巷口开始打卡了。人到齐后,我们沿阿热亚路方向慢游,街道两旁的各式工艺品、民族服饰、奇石古玩……琳琅满目,大家东看看、西瞧瞧,有些工艺品确实好看,就是没有出手购买的。</p><p class="ql-block"> 一会儿便来到了知名的“古丽的家”,门口站着两位维族姑娘,不知两位都是服务员,还是其中有一位是古丽,也不好细问。从门缝看进去,内面已经坐无虚席,其中一位维族姑娘告诉我们:“对不起,家里已无空位了,欢迎等会再来。”</p><p class="ql-block"> 向前不远的右边,有一绿色的小拱门,十多米长的阶梯通向高处平台,上去后,第一个小巷左转进去就能到达“空中花园”了。我们上到阶梯的中段,右边的墙壁上横排写着“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不少游人在此打卡,我们也未能免俗。</p><p class="ql-block"> 上到平台,往左的巷道里有一群俊男靓女正在摆拍,我们不忍打挠,便继续向前。不远处的几栋房子之间的中间偏左有一凉棚,上面爬满了藤蔓绿荫,还有一些维族饰品点缀;右手边靠墙有几个铺着织毯类似榻榻米的沙发,两头有约30公分高的栏杆,整个靠墙的上面支有木架,有些木柱、横梁上缠爬着有点萧条的藤蔓,供游人拍照打卡;左边的墙壁上也有两个造型别致的图框,框内是新疆织毯贴墙,也是供游人打卡的。这几处地方,我们都分别见缝打卡了。但左边尽头有一蓝色的双开门,门顶上有“慕城民宿”的招牌,这是一个打卡的好地方,大家纷纷跃跃欲试,可是那一群专业拍摄抖音的正在这摆弄各种姿势,丝毫没有结束的迹象,我们只好回转,去往空中花园的小巷。</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小巷中边走边拍,来到了空中花园的侧面,再又转到背面,欣赏她的华丽与艳姿,打卡仍是重中之重。</p><p class="ql-block"> 空中花园已有百年历史,建筑主体为纯木结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亚伊斯兰拱券、雕花与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六层建筑高约28米,顶层设观光塔可360度俯瞰古城全景,外墙以蓝、黄为主色调,阳台布满花卉,形成了“空中花园”的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由于此时未对外开放,只好仰观叹息、怏怏而别。折回途中,又在巷子里坐圈椅、推单车……忙活了好一阵子。四点半沿阶梯返回街上,又在空中花园的正面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向前来到“坎土曼巴扎铁业公社”,这是新疆最大的铁器制作与展示基地,由麦麦提艾力. 吾布力卡斯木家族五代传承至今,保留了传统炉火与捶打工艺,同时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进入正门,艺术墙上和摆台上挂满了打铁工具,包括体验生产所用的砂轮、剪刀、手钳子等工具,这些铁器记载的不仅是铁艺的千姿百态,更多的是承载着早期铁器制作给人留下的难忘岁月。</p><p class="ql-block"> 展示厅里面的正前壁,有点类似我们内地的照壁(因为后面还有很大的制作和展示空间),“照壁”上横挂着类似幕帘的铁链,不长的铁链下端吊着像铁铲的铁器,身高一点的人伸手碰到后,会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幕帘正下面一块竖立的供人打卡的牌子,竖排列着艺术造型大字:“新疆最大的坎土曼”,底部横排着两行黑体小字:“喀什古城. 铁业公社”,这是一个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 主打卡点打卡后,我们从左边开始游览,沿“照壁”的背后,再从右边出来。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铁器展示,有使用铁制工具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有铁匠艺人打铁演示,有传统打铁场景的铜像雕塑等等,一路游览打卡出来,被这高超的技艺、深厚的传承、创新的精神深深地打动。</p><p class="ql-block"> 走出铁业公社已经下午五点了,有的意犹未尽还要继续向前游览,但大舅嫂和她的小孙女已经莫奈何了,加上我们还要去办理《办境通行证》,经过短暂讨论,大舅哥与他的大孙女,还有我爱人继续游览(后来爱人把他们三人游览的照片发给我了,看来他们去了后,收获还是大大的),到时打车去酒店,其余人开车把行李送到“喀什古城万斐国际酒店”后,由舅弟、二舅哥和我去办边境证。</p><p class="ql-block"> 到酒店后,向服务员咨询哪里可以办理边境证,服务员告诉我们右转200多米就有警务站可以办。我走到那里却没有找到,继续向前又走了几百米,遇上了执勤的民警,他告知:“你们继续向前,叉路口左转横过马路,再往前又横过马路就到警务站了。”到达警务站已经六点二十了,出示所有人的身份证后,民警告知:“两个小孩不行,必须要有父母的委托书、户口簿才行;其他人必须来现场拍照。”我们迅速将情况告知了大舅哥和大舅嫂,我们都很着急,首先要两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写委托书并签字按手印发过来,而户口薄就麻烦了,因户口薄放在他们深圳的家中,而孩子的父母又在外地工作,到时跟民警说说实际情况、说说好话后,看能不能通融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人的很快就办好了,此时已近七点,他们两拨人分别先后赶到了,舅侄一啸也把委托书拍照发给大舅嫂了,但是户口薄却没办法拍照发来,大舅哥夫妇说尽了好话也不行。此时,服务大厅的大门已经掩上了,除了正在工作的民警外,其他的民警都下班了。民警的态度还是很好的,并没有因为下班而赶我们走。我们又不能指责他们太过较真,其实他们是在履行职责,以前拐卖儿童出境的案例不少。大家一筹莫展之际,这时大舅哥的大孙女却快速地鼓捣着手机,不知用什么方法,硬是把户口簿给弄岀来了,我们都松了口气,还不忘赞扬这个大孙女一番,也感叹还是年轻人有办法,不服老不行啊!把证办好,已经晚上八点多了。</p><p class="ql-block"> 大舅哥和舅弟两人滴滴打车补充酒水去了,因为我们带的酒只剩三瓶了。我们步行600多米到达预定的餐馆,等他俩把四瓶伊力王买回来,已经八点四十了。吃过晚餐,步行返回酒店,这时舅弟发现充电宝给落到餐馆了,我与小舅弟马上返回餐馆,刚进店门,服务员就从吧台把充电宝还给我们了。</p><p class="ql-block"> 归帆浦(远舟)2025年8月26日于杭州</p> 无事打卡 古丽的家客满 转过身来打个卡 有点绕口 背景略显萧条 绿荫架下 一面墙的打卡点 艾哥来克其巷打卡 <p class="ql-block">在这巷能看到空中花园的尖尖儿</p> <p class="ql-block">这巷也能看到,但多了点绿植</p> 空中花园合影 这雕花多精致 圈椅虽乱还能坐 老帅哥与自行车 <p class="ql-block">公社这熟悉又陌生的词儿</p> 进门就眼花了 主打卡点,我出局了 我们也试试 这地儿很有趣 这个是真的 传统打铁情景雕塑 太热,奈不何打 在古城正门前留个影 <p class="ql-block">三人组在哪里留的影,自己去看吧</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图片系本人手机拍摄。纯风景图片来源网络,三人组图片为他们交叉或请人拍摄,有本人入镜的为本团成员拍摄,在此一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