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般若智慧的人生

媛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理人:</span>媛媛</p><p class="ql-block"> 昨晚看到一个视频,导游大咖西安肖静在走出大慈恩寺的般若堂时,讲了一个关于黄庭坚向一位禅师询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的故事,并对般若、彼岸,还有人们常挂在嘴边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分享了她的理解和阐释,最后用寺院内挂在树上的几句出自《禅宗》的小对子送给大家祝福,很值得回味。我特意将她分享的黄庭坚问佛法的故事,以及她对烦恼、对般若、对苟且、对当下的理解,整理成文字,与大家共勉。</p><p class="ql-block"> 当你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观察你烦恼的升起,观察当下一切事物的时候,你就已经从生老病死之中获得了常乐我净。般若就是智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西游这个路上,如同玄奘一样正在经历着自己的万里黄沙,他可能是一帆风顺、可能是工作的繁忙辛苦、可能是没有工作的苦寻,可能是病痛的挣扎,也可能因锦衣玉食而感到的百无聊奈,总之无论什么经历、什么年龄阶段,如果你没有智慧,那么你的生活带给你的都是生老病死和缘起缘灭带来的痛苦,但是当我们用一种般若智慧的态度,去关照自己生命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当下炎热中获得一份清凉。</p><p class="ql-block"> 曾经黄庭坚向一位禅师询问什么是佛法大意,禅师没有回答而是接着往前走,黄庭坚就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不断地问什么是佛法大意。这时禅师突然停下自己的脚步,指着旁边正在盛开的桂花,这是秋天桂花盛开的季节,香气弥漫于空中,然后禅师问他说“闻木樨花香否?”(你闻到这个花的香味了吗?)黄庭坚恍然一惊,刚才他的注意力只用在等待禅师的回答,而没有注意到空气中的花香,这时他停下脚步,禅师回头对他笑着说:“吾隐乎尔?吾无隐乎尔。”(我有什么隐藏你的吗?我什么都没有隐藏)。那么,黄庭坚关注的那个佛法大意,它在哪里,它并不在彼岸,并不在禅师的经书里,就在我们生活中正在经历的这一切事相里,但是你的心、我的心并没有用在对眼前的事相的关注之中,依然在三心二意,所以我们没有活在当下,而是活在了彼岸,活在了一个期待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我们以为生活中所有的美好, 我们想要得到的那些,我们想要过的日子,一直在远方。是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而,如果<b>你没有一颗觉悟的心,没有一颗智慧的心,没有一颗从容的心</b>,那么你带着一个苟且的心,你在这里是此岸的苟且,你到了远方是远方的苟且。但是,如果你有一颗诗的心,有一颗觉悟的心,那么当下的一切就已经是诗歌了,当下的一切已经不再苟且。当你有一颗觉悟的心,就可以看到天在说法、风在说法、树在说法,你接触的一切都在说法。而当你用一颗烦恼的心,你感受到的一切都在给你带来烦恼。</p><p class="ql-block"> 所以,让我们用般若、用智慧关照自己的生命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平凡的人生之中,在每一天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获得<b>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菩提的心境</b>,过一个般若的人生,智慧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2025.8.26 媛媛整理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菩提出自《禅宗》,黄花的芬芳与翠竹的挺拔,都是佛性的体现,般若智慧无处不在,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佛法的真谛。它启示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处处可以体悟到生命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心经中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是彼岸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肖静是西安导游大咖,是一位博学的智者,也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她博览群书,对碑林书法、对历史故事、对人生都有很深刻的理解。她白发素颜,相貌一般,但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她知性的魅力四射;她导游时分享的很多经典故事、心得体会,也让游人在观赏历史古迹的同时获得一份心灵慰藉。我除了喜欢肖静外,还喜欢大咖说里的大鱼、巫鹏飞、怀九、南垞、金俊音、峰清杨、阿贵、小刀、D先生、小薇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