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丁之殇

罗老师美篇

<p class="ql-block">  晨曦初露时,翁丁老寨曾是一幅活着的佤族史诗。百栋杆栏式茅草屋依山而建,如同从大地生长而出。寨门悬挂的牛头图腾刻满岁月纹路,每道划痕都是祖先与自然对话的印记。2015年我穿行在竹木屋檐下,触摸着用传统工艺编织的墙面,聆听村民用佤语吟唱的古调,感受这千年佤族文化血脉。</p><p class="ql-block"> 甲寅年冬月某夜,火龙突袭了这座四百岁的村寨。火焰撕破夜空,茅草屋顶在爆裂声中化作纷飞的火蝶,木结构屋架如巨人般轰然倒塌。翁丁顷刻间已沦为焦黑的废墟,唯剩几根烟熏的木桩倔强地指向天空,如同问天的诘问。</p><p class="ql-block"> 灾后人们努力按原样重建屋舍,尽力恢复当初瓦寨的精神风貌,但新建的茅草屋顶还能渗出往日的雨香吗?复刻的图腾柱还能延续祖先的灵性吗?</p><p class="ql-block"> 2025年我再一次走进翁丁不禁感叹,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座传统村落的罹难与重生,更是传统文化保护的困境。形态可以复制,灵魂却难以复活,但愿这场大火对所有文化遗产是一个警醒。</p> 图/文:罗老师<div>2025/8/2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