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1.3的美篇

探索1.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走深山老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东北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林业资源宝地,逶迤起伏的山脉全长1400公里,平均宽200公里,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00一1400米。这里有丰富的地貌景观,包括峡谷、丘陵、高山、平原、湿地等,森林覆盖面积达85%以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踏入兴安岭的森林,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仿佛闯入了气势恢宏的绿色梦境。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宛如细碎的金箔倾洒在荗密的森林中。每一口呼吸都是草木与泥土混合的芳香,那是大自然纯粹而特有的馈赠。高大粗状的树木如同擎天柱撑起一片苍穹,显示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更像是沉默的卫士,守护着漫无边际而又古老神密的森林。山风阵阵袭来,林中沙沙作响,彰显出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磅礴力量,人类在大森林画前是那么渺小。云雾在林间缭绕,寂静时偶尔传来清脆的鸟呜声,窥视出森林的静谧与空灵,更增添了神密的色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第一缕阳光挥洒在林中,整个绿海镀上了金色的灼光,露珠在阳光照射下,宛如晶莹剔透的水晶,折射出五彩宾纷,如梦如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横看成岭侧成峰”,终于立体起来,对于众多人来说,这一壮美的画卷是否依然遙远?</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讲述的“夜走深山老林”非同内地的普通山林,而是大兴安岭西坡密林中其中的一小段,也是我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四十多年中最难行走、最令人难忘的一段经历。</p><p class="ql-block"> 2015年,我在呼伦贝尔牙克石矿业公司工作。七月下旬的一个早晨,天还没亮,大约3点多钟,我与公司九名同志在公司食堂匆匆忙忙吃完早饭,分乘两台汽车(皮卡和猎豹),前往路途最远、环境最恶劣的“田东矿权区”采集剖面性次生晕样品,此项工作由公司张立江队长负责。</p><p class="ql-block"> 汽车行驶到原林镇一处林区采伐点停下了,前面无路可行。此时已是上午8点多了。我们只好随身携带采样工具等物品,在Gps导航下向着“田东矿权区”进发。面对山峦起伏,群山环抱,遮天蔽日的大森林,心中有着不可名状的思绪,大家不觉中加快了脚步。不记得翻过了几道山岗,穿过了几处山涧湿地。所有人的鞋和裤子都湿透了,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但絲毫没有放慢速度。因为时间有限,尽快进入工作区采样,就意味着早点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 最难走的沟谷两侧一人多高的青棵枝条林,粗细多在一、二公分左右,密不透风,高矮参差不齐,不用两手分开就无法迈步,又不能离前面的人太近,以免枝条反弹抽着人。这样的地段走起来费时费力又透不过气来,身上的汗水汩汩而流,恨不得一步跨出这令人恼火、心急烦燥的鬼地方。</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中午1点左右,我们下到了一处沟底在溪水旁坐下来休息,把带来的面包和火腿肠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却沒觉得吃饱,肚子里还有些空落落的。手持Gps的小乔,从图上量取距离后说“还有8.5公里到达工作区”。大家沉默不语,心想这8.5公里不知还要翻过几座山和沟谷,进到工作区采样还有力气干活吗?干完活是不快黑天了?自我感觉浑身乏力,体力不支,一絲愁绪涌上心头。没有选择余地,只有坚持。接下来又是一段艰难跋涉,与时间赛跑,终于到达了工作区,时间已是下午快4点了。</p><p class="ql-block"> 工作区地势靠近山坡,较平缓,树木不多,但植被和浮土覆盖较厚。大家顾不得劳累,也没有时间休息,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按分好的线段,分为三组采完了3条长剖面次生晕样品,时间已到了傍晚6点,林中灰朦朦的暗淡无光。大家清点物品,把采集的样品连接成串,挎在肩上,几个年青人肩上的样品重量足有十五六斤。张立江和魏工年令相仿50来岁,也同样挎在肩上一串样品。我这时找来一根长短合适、粗细相应的木棍做拐棍,因为感觉左腿膝盖隐隐作痛,说心里话,面对遥遥无尽的山路能否走回原出发地,真没有信心和低气,那该怎么办呢?无捷径可取,只有坚持到底!</p><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了,膝盖疼痛逐渐加重,不得不放慢脚步而拉在了最后,时不时停下来靠着树干喘口气,揉揉刺痛的膝关节。望着漆黑一片,遙不可及的山路,心里充斥着无望和渺茫。张立江说“我搀着你走吧!”我搖着头说“不用,我自己适应着慢点走行。”可是走起来腿抬高不行,用力着地不行,快走更不行。哎、真是糟糕透了。这节骨眼最关键时候拖累了大家,成了累赘!心里非常懊恼又无奈,真是雪上加霜,欲罢不能。当遇到一片荊棘缠绕的藤蔓时,就像张牙舞爪的恶魔,无情地撕扯我的衣服、手脚,赿着急赿走不动,胳膊和手划出道道血痕,再浸入汗水火辣辣地疼,每走一步都耗费十二分力气。魏工看我如此艰难就绕到前面,用他长长的腿横扫荊蔓来减轻我行走的阻力。有时遇到横倒在地上粗大的树干,左腿不敢高抬,只能轻轻地先把左腿挪在树干上,右腿再随后跨过去,然后再慢慢着地。有时张立江扶着我过,或者他先赿过倒木在前面接应我。一路上张立江和魏工耐心地照顾和付出的辛苦,让我心里过意不去,感激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  为了避免拉下太远或走偏、绕远,前面开路的小伙子隔段时间就喊一声“在这边呢!”,然后魏工就大声回应“知道啦!”。就这样前呼后应,艰难跋涉。可是走了很长时间怎么没有喊声了呢?魏工不免有些着急,又忙喊了几声“那们在哪呢?”,仍然没有回音。我们只好继续往前走着,这时一个小伙子忽然躺在我们的脚前,可能听到了脚步声,有气无力地说“都在这呢!”。近前一看,6个小伙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有的在睡意中发出了鼾声。此时我也软弱无力地躺下了,心想每个人都已精疲力竭,极度虚弱。一天零大半宿沒吃沒喝,流尽了汗水,还有身上样品的负重,几乎耗尽了体能,趋于崩溃的边缘。</p><p class="ql-block"> 我躺在地上望着星空,思绪万千,怎么也沒预料到这漫长的山路会走的如此艰难,呼之欲来,措手不及。也不会想到此时此刻,竟在漆黑的午夜躺在大兴安岭西坡的密林深处。人的一生世亊难料,让人无法顾及。转瞬间,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朦胧中听到张立江在喊“起来、起来!该行动了!”,可是没有回应,也没啥动静。显而易见,大家都处于极度疲劳的困倦状态,而在贪婪地睡梦中。这时,我又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不知何时身边的动静惊醒了我,啊,这是要赶路了。我渾身像被掏空了一样无力起身,仍闭着眼睛躺着。张立江弯腰拉着我的胳膊,“王工,起来吧!还得继续走!”,我气若悬絲地说“实在走不动了,就让我静静地睡过去吧……”。张立江焦急不安地说“那不行,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去!”。魏工上前抬起我后脑勺硬让我坐了起来,我搭拉着头清醒的认识到,此时此刻谁都不容易,绝不能再给别人添麻烦,不能让别人为我受累担忧,就是爬也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就是胜利!</p> <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走走停停,歇歇再走。这时走到远处沟底的小伙子大声喊“快来呀,这有水喝了!”。水的欲望让我为之一振,强忍膝关节阵痛,稍许加快了脚步,走到近前看到山涧溪水哗哗流淌着,我忙不选地趴在沟边,大口吸吮着拔凉彻骨的溪水,啊,是那么清澈甘甜爽囗。我不加节制地痛饮了一肚子水,似乎感觉身上轻松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张立江急切地问躺在地上的小乔“离这还有多远到地方?”小乔忙说“直距还有3千来米就到了。”这时天际有些微微发白,预示着黎明前的黑暗即将过去,总算有盼头了啦。大家纷纷站起来,打起精神,继续前进!冲刺最后一段艰难的跋涉!</p><p class="ql-block"> 随着晨曦初放,林中的雾气越来越浓,赿聚赿厚,转眼树木和人影便笼罩在茫茫的晨雾中,而只能看见自己。水蒸气一样的浓雾打湿了衣服和皮肤,头和脸有时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桑拿浴一样湿瀌漉的。</p> <p class="ql-block">  又过一会,遙远的天边出现了一抺淡淡的金色,慢慢四射开来,由近及远的物景逐渐清晰起来。曙光的轻柔安扶着疲惫不堪的心灵,也带来了新的一天希望和憧憬。</p><p class="ql-block"> 哇!终于看到汽车停在那里了!时间刚好6点一刻。我兴奋地和张立江、魏工说“我们终于要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我又回过神来看着躺在地上的小伙伴们,呵!有的衣衫褴褛;有的裤脚撕开了口子;污浊的衣服浸滿了碱一样的汗渍;脸颊上挂着泥水流过的痕迹和被刮破的絲痕;脚上的鞋子、袜子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和颜色。再看扔在地上的次生晕样品,小白布囗袋里的土样,个个像黑秤砣一样浸滿了汗水和露水,沉甸甸的似乎在述说着主人的一路坎坷和艰辛跋涉。用一句话形容:好像不知从哪来的一帮乞丐,如此狼狈不堪,即让人发笑,又让人心疼可怜。有个小伙子从车上拿下来剩下的几根火腿肠,分发给大家,我嚼在嘴里细细品位,舍不得咽下。平常不太爱吃火腿肠、香肠,可现在却觉得分外浓香,那灌滿全囗的余香久久不散,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回到公司后,同志们看到我们走出去一天一宿才回来,那疲惫的样子,非常惊讶。袁总听了我们简单汇报后非常感慨激动,并带有欠意地说“谢谢大家辛苦!总体看,我们对这次任务完成不利因素估计不足,或许选择的进山时间和路线不妥,还有应备的食物和水准备不充足,让大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劳累,这都是今后应吸取的教训。”然后回过头对负责公司探矿权延续和报件的孙强说“从今天开始提出申请,通过国士资源局把田东探矿权注销,这类矿权区公司不会再投入了。这次釆回来的样品也不用作化验分析。对大家付出的辛苦劳累深表同情和谢谢!”</p><p class="ql-block"> 从此,这个让人心生畏惧,路途遙远,深藏密林深处,又充滿魔幻的田东矿权区永远不会再去了!</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流,岁月如梭,距今一晃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次昼夜穿梭在大兴安岭西坡其中的一小段,不同寻常、艰难跋涉的经历,始终在我的脑海中索绕而挥之不去,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无法扶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 2025.8.26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