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五国自驾之旅《七》布达佩斯好戏连台,他乡遇故知喜出望外

老牛🐮

<p class="ql-block">  5月17日,布达佩斯节目丰富,“好戏连台”。</p> <p class="ql-block"><b>  渔人堡</b>:矗立在多瑙河畔,融合新哥特与新罗曼风格,造型独特。这里早期是渔民修建的堡垒,重建后充满梦幻色彩。站在城堡观景台上,布达佩斯全景一览无余。一位男子在城堡上拉手风琴卖艺,正在演奏《啊,朋友再见》熟悉的旋律,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玛加什教堂建筑风格多元融合,历代匈牙利国王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有“加冕教堂”之称。渔人堡与玛加什教堂之间,矗立着伊斯特万一世雕像,基座浮雕表现开国君主的丰功伟绩,兼具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p> <b>  塞切尼链桥</b>:横跨多瑙河,连接布达与佩斯两城。这座以链索为骨架的三孔铁桥,长380米,宽15.7米,两座桥墩间距203米,是当时世界跨度最大的桥梁。两岸矗立石砌凯旋门雕饰精美,尽显王者之风。桥头两侧雄踞巨大石狮,象征着匈牙利人民不屈的历史胆魄。 穿过链桥抵达佩斯城中心大街,友芳已在中餐厅等候,我们共进午餐。畅叙友情。15年前,我俩曾在非洲同甘共苦开拓国际业务;如今他转战欧洲,肩负重任,令我欣喜。他热情介绍匈牙利,作为欧洲首个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地处亚欧大陆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中欧班列开通后,成为中欧贸易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桥头堡。下午,他要接待广东考察团,时间紧迫。 中国留学生在餐厅勤工俭学,甘肃回族美女昨天才上岗,在异国他乡遇见同胞,格外亲切。大家合影留念,匆匆告别。 萧凡和建宁赶往码头购买夜游船票,排队虽然很长,幸运买到了船票。我陪大嫂沿着多瑙河漫游拍照,约定在国会大厦会合。 <b>  国会大厦</b>:整体为新哥特式风格,融合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元素,红顶白墙,壮观华美。布满精致的装饰花纹、雕塑与浮雕。内部圆顶大厅贴满金箔,金碧辉煌。国会大厦不接待个人参观,需加入当地团队提前预约。这座建筑既是奥匈帝国妥协的产物、现代匈牙利诞生地,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载体,当代民主制度的象征。我们四人会合后,乘坐 M1号地铁前往英雄广场。 <b>  M1地铁</b>:是欧洲大陆第一条地铁,采用明挖回填法建造,19 世纪末的传统技术使其埋深较浅,大部分隧道顶部距离地面仅2至4米。线路完全沿安德拉什大街下方延伸,全长约4.4公里,设有11座车站,其中8座位于大街下方;终点英雄广场站紧靠城市公园和历史纪念碑,埋深仅 有2.5米,步行30余级台阶到达站台。这条地铁串联起大街沿线的文化地标。19 世纪的工程智慧与 21世纪遗产保护理念完美结合,地铁与安德拉什大街共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b>  英雄广场</b>:浓缩千年历史,承载民族精神,整体设计兼具纪念意义与艺术美感。广场中央的千年纪念碑是36米高的圆柱形石柱,威武庄严。7尊马扎尔部落首领雕像象征着民族起源,24座历史名人雕塑,串联从开国领袖圣伊斯特万一世到19世纪的历史脉络。广场两侧对称的宏伟建筑,左侧是国家美术馆,右侧是布达佩斯艺术厅,遗憾时间太紧,没进去参观。 <b>  城市公园</b>:在18世纪末形成,以英式景观为蓝本,引入湖泊、植物园、林荫道等,是欧洲首个对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21世纪以来,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新增现代文化地标,形成 “古典与当代对话” 的独特空间。 <b>农业博物馆</b>:坐落于沃伊达胡尼奥德城堡内,融合哥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建筑风格,60米高的塔楼俯瞰城市公园全景,庭院柱廊环绕中央喷泉,构成建筑艺术的典范。馆内收藏超过20万件农机具、标本与文献档案,展现从喀尔巴阡盆地最早的农耕文明到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被称为“用农具书写的国家史”。 <b>  纽约咖啡馆</b>:是19世纪末落成的新文艺复兴宫殿,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伤痕累累,本世纪初修复后重现辉煌,成就了跨越三个世纪的传奇。咖啡馆外排着长队,我们耐心等待半小时,终于入座。推门瞬间,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大理石与镀金青铜雕饰勾勒出奥匈帝国的辉煌,华丽的吊灯、精美的壁画、复古的环境,仿佛穿越到贵族时代。我们点上咖啡和甜点,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享受下午茶时光,切身感受到这座咖啡馆为何能给作家和诗人带来无尽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