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0日中国人寿嘉园苏州雅境举行了一场纪念“胡焕庸线”正式发表90周年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刘君德终身教授的邀请和策划下,由胡焕庸先生的长孙胡复孙先生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的《胡焕庸线,胡焕庸其人》的主题演讲。</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1901年—1998年),江苏宜兴人,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的发起人和首届理事,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重要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演讲者胡复孙先生是胡焕庸教授的长房孙子,是军工项目高级经理,专注研究胡焕庸的学术与生平二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先生1935年在《地理学报》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p> <p class="ql-block">文中胡焕庸首次提出瑷珲-腾冲线(后因瑷珲更名为黑河,故现多称黑河-腾冲线),这即是被后来地理学界称为的胡焕庸线。这一发现,是中国地理学家首次通过手动运用大数据做出的重大成果 ,即便历经九十载,依然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该线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区边界高度重合,西北半壁干旱高寒的地貌特征直接限制农业承载力。</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以东北—西南走向划分中国人口分布:东南半壁占国土43.8%,集中了全国94%的人口;西北半壁占56.2%,人口仅占6%。</p><p class="ql-block">近90年数据显示人口比例波动未超3%。</p> <p class="ql-block">西南腾冲和东北黑河都建有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p> <p class="ql-block">胡焕庸线是中国人口分布、自然地理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分界线,揭示了东西部资源禀赋、人口密度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格局,至今仍对国土规划、政策制定具有深远指导意义。</p> <p class="ql-block">演讲者把他2025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国情分界线:胡焕庸线及胡焕庸其人》赠送给国寿嘉园雅境公共图书室,李敏霞经理代表雅境接受赠书。</p> <p class="ql-block">笔者听了胡复孙先生演讲《胡焕庸线及胡焕庸其人》,深有感触,特题七律一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理、人文原不牵,</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胡公慧眼使成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将瑷珲、腾冲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便分东南、西北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经济、自然融地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民生、疆域挂心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科皆有焕庸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细探深求辟新天。</p>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