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G 协议的范围主要由 3GPP 进行定义,涵盖从物理层到核心网,以及接口规范、频谱使用等多个方面。其关键范围可概括如下:</p><p class="ql-block">按 3GPP 技术规范划分</p><p class="ql-block">NR 整体描述协议:如 TS 38.300 为 5G NR 综述,涵盖整个接入网整体及各层的基本介绍;TS 38.104 规定基站无线发送和接收的要求等。</p><p class="ql-block">空口物理层(L1)协议:包含 TS 38.201-38.215 等一系列协议。其中 TS 38.211 规范了物理层帧结构、信道、调制相关内容;TS 38.213 明确同步、上行功控、随机接入等物理层控制过程;TS 38.215 则是有关物理层测量的协议。</p><p class="ql-block">空口 MAC 层协议:TS 38.321 定义 MAC 层处理过程、信道映射、MAC 数据单元格式等。</p><p class="ql-block">空口 RLC 层协议:TS 38.322 对 RLC 层处理过程进行说明,含 TM/UM/AM 三种传输模式、ARQ 过程等。</p><p class="ql-block">空口 PDCP 层协议:TS 38.323 定义其处理过程与数据单元格式等。</p><p class="ql-block">空口 RRC 层协议:TS 38.331 规范 RRC 层过程,涉及系统消息、连接态控制、测量控制等配置过程。</p><p class="ql-block">NG 接口协议:由 TS 38.410 至 38.415 组成。TS 38.410 为 NG 接口综述;TS 38.413 定义 RAN 和 AMF 的控制面信令消息的 NGAP 协议等。</p><p class="ql-block">Xn 接口协议:包含 TS 38.420 至 38.423。如 TS 38.420 是 Xn 接口综述,TS 38.423 规定 Xn 应用协议(XnAP)。</p><p class="ql-block">按用户面与控制面划分</p><p class="ql-block">用户面协议:从上至下包括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MAC)及物理层协议(PHY)。SDAP 层为 5G 用户面特有,主要负责 QoS 流与无线承载间的映射。</p><p class="ql-block">控制面协议:从上至下包含非接入层协议(NAS)、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PDCP、RLC、MAC 和 PHY。NAS 层协议功能在核心网的 AMF 实体上执行,主要处理 UE 和核心网间的非接入层信令。</p><p class="ql-block">按网络架构划分</p><p class="ql-block">独立组网(SA)协议:涵盖完整定义 5G 端到端架构的相关协议,以支持实现 5G 超低时延、高可靠等全部特性,支持 URLLC、网络切片等关键功能。</p><p class="ql-block">非独立组网(NSA)协议:定义借助 4G 核心网达成 5G 快速部署的架构与流程协议,其为过渡方案,部分 5G 功能依赖 4G 网络协议支撑,无法实现完整 5G 性能。</p><p class="ql-block">此外,国际电信联盟(ITU)针对 5G 频谱分配制定相关协议规则,以确保各国建设 5G 网络时避免频谱干扰。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也有部分聚焦于底层通信协议和硬件标准的内容与 5G 技术存在关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