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ABLRMtdiUheLGu_RQxctvw" target="_blank">来自南谯融媒的视频新闻</a></p> <p class="ql-block">滁州市广播电视台报道</p> <p class="ql-block">市图书馆制作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zZiIgkqbq6BBSauv1pUYAQ" target="_blank">南谯区人民政府报道</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ahcaijing.com/html/2025/chuzhou_0826/578940.html" target="_blank">安徽财经网报道</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15_lEEatwmYTUArtEpk1hA" target="_blank">南谯文旅宣传报道</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5AjvUqnw_SIwB1ARXq_2oA" target="_blank">滁州市图书馆报道</a></p> <p class="ql-block">滁州市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倾情举办的《烽火记忆 声传使命》诗文朗诵会正式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杨海燕 印爱玲 汪玲珠 肖纪荣 老师们真情融入,激情悲壮的朗诵,泪目了!</p> <p class="ql-block">《娃娃兵》,听着心里真的好心疼,好难过……</p> <p class="ql-block">精彩演绎,让人泪目不止!</p> <p class="ql-block">英雄的灵魂,不朽!</p> <p class="ql-block">滁州市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成功举办</p><p class="ql-block">“烽火记忆,声传使命”诗文朗诵会</p><p class="ql-block">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市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于2025年8月23日在市图书馆隆重举办“烽火记忆,声传使命”为主题的诗文朗诵会。来自社会各界的近两百名观众齐聚一堂,通过铿锵有力的朗诵与深情动人的表演,共同回顾峥嵘岁月,缅怀先烈伟绩。</p><p class="ql-block">诗文朗诵会共有 “烽火记忆”、“英雄礼赞”、“声传使命”三大篇章。朗诵者以经典篇章再现抗战史诗,讴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感恩先烈用血肉之躯换取当前和平幸福生活。演出以诗朗诵、歌曲、舞蹈等形式为基础,还特别邀请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现场讲述老兵的故事,多形式传递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诗文朗诵会将朗诵艺术与红色主题的结合,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让历史“声”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观众感叹诗文朗诵会既是一次艺术享受,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深刻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彩。</p> <p class="ql-block">许晓辉 老师辛苦了,所有节目视频背景非常大气磅礴、音乐也是荡气回肠。大赞!</p> <p class="ql-block">㊗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诗文朗诵会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现场花絮</p> <p class="ql-block">默默奉献的最美志愿者</p> <p class="ql-block">来自傅国河老师的分享</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为什么会从8年改成14年? </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完全取得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在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对抗日战争的描述,都是说的八年抗战,那是因为中国的全面抗日战争是从1937年7月开始。</p><p class="ql-block"> 而在1937年之前,日本人就已经侵略了我国大片国土,所以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4年抗战的说法,开始取代8年抗战。</p><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然后就占领了我国东北地区。在1932年1月28日的时候,日本人又发动了突袭上海闸北的一·二八事变。</p><p class="ql-block"> 1933年1月1日,日寇又开始进犯山海关,开始侵略我国华北地区,然后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阻击日寇,爆发了长城抗战。</p><p class="ql-block"> 在1937年,日寇挑起卢沟桥事变前,我国已经在大片国土沦陷,在这些沦陷区内,有许多中国军民在坚持同日本侵略者战斗,所以我们的抗日战争,不应该只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算起,而是要从日本人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p> <p class="ql-block">一、重大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 1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p><p class="ql-block">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日军迅速占领东北三省,并建立伪满洲国5。此事件揭开了中国局部抗战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1月28日)</p><p class="ql-block">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p><p class="ql-block"> 日本在卢沟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标志着全国性抗战的起点3。次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号召全民族抗战3。 </p><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 </p><p class="ql-block"> 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大规模屠杀,估计30万人丧生1。民间名士陆全福留下遗言:“我不怜死,因为我将死于国耻之上”1。 </p><p class="ql-block">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p><p class="ql-block"> 日军以28万兵力进攻上海,中国军队以70余师坚守3个月,毙伤日军4万余人,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3。</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从屈辱中奋起、从苦难中重生的关键历程,展现了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精神力量。通过铭记历史事件与英雄事迹,我们能更好地传承抗战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和新四军从何而来</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和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需要,从红军改编而来的两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7。具体历史背景及改编过程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八路军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1、改编背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达成第二次合作,共同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整合红军力量,中共中央决定改编红军主力部队。</p><p class="ql-block"> 2、改编过程:编制调整 :原红军主力部队(如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整合为八个军区,形成“八路军”编制,下设15个师。</p><p class="ql-block"> 3、活动区域 :主要驻防陕甘宁边区,领导为卫立煌,承担华北敌后抗战任务。</p><p class="ql-block">二、新四军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1、改编背景:同样在1937年国共合作背景下,南方八省(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的红军游击队需统一整编,以形成更有效的抗日力量。</p><p class="ql-block"> 2、活动区域 :主要在华中地区(如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开展游击战4。</p><p class="ql-block">三、两支军队的核心区别</p><p class="ql-block"> 1、地域分布:八路军驻防华北敌后,新四军活跃于华中敌后。</p><p class="ql-block"> 2、编制规模:八路军由红军主力改编,编制较大(含15个师);新四军由南方游击队整合,规模相对较小。</p><p class="ql-block">四、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两支军队在抗战期间分别承担了华北和华中的敌后抗战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中流砥柱,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日为什么确定在9月3日</p><p class="ql-block"> 9月3日被定为抗战胜利日,主要基于以下历史依据和官方确认</p><p class="ql-block">一、法律程序完成的标志</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代表正式接受。这一法律程序的完成,使9月3日成为抗战胜利的法定纪念日。</p><p class="ql-block">二、国民政府及新中国的官方确认</p><p class="ql-block"> 1946年,国民政府首次宣布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于1951年再次确认该日期,并延续为法定纪念日。</p><p class="ql-block">三、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确立</p><p class="ql-block">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将9月3日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国家举行纪念活动,从法律层面强化了其庄严性。</p><p class="ql-block">四、历史意义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9月3日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也象征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一日期通过法律、历史事件及官方确认,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综上,9月3日因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法律效力、中国官方的持续确认及立法保障,被正式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仅用8时间,毛主席是怎么让八路军,从几万人发展成百万雄狮的? </p><p class="ql-block"> 在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间,八路军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共歼灭了日伪军125万人。而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从最初的4.5万人,发展到了超过100万的规模。这支庞大的队伍不仅为后来的全国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了新中国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支庞大的队伍是如何从几万人逐步壮大的呢?毛主席在其中发挥了哪些关键作用呢? </p><p class="ql-block"> 首先,八路军的壮大与群众的支持密不可分。在红军转变为八路军后,广泛的群众支持成为了八路军发展的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为了实现全国抗日统一战线的目标,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商讨后,决定与国民党达成合作,主动接受国民党的改编。红军在这一年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根据需要将队伍分为三个师,每个师大约15000人。于是,八路军的初始规模便达到了45,000人。尽管面临自我革新的压力,八路军依然坚持以共产党为核心领导,不断努力完成中国革命的伟大使命。 </p><p class="ql-block"> 从红军到八路军,这一名称的变化带来了八路军声名的迅速传播。而其群众基础的深厚,也在征兵中得到了体现。一听说八路军来到了,就纷纷奔走相告,积极参与报名,气氛热烈。可以看出,八路军广泛的群众支持,使得其队伍迅速壮大。 </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八路军壮大的重要原因,是它在抗战初期就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胜利。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的爆发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中国”的计划,成为全面抗战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一胜利激发了全国民众的抗日热情,并为八路军赢得了更多的群众支持,同时也为八路军开辟了广泛的抗日根据地。 </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后,八路军迅速发展,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建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巩固了在华北地区的抗战阵地。1937年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成立标志着八路军的进一步壮大,随后又在其他地区,如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建立了多个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为八路军提供了坚实的后勤支持,也帮助八路军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进一步吸引了大量百姓加入。 </p><p class="ql-block"> 到1938年4月,随着晋察冀、晋冀豫等军区的成立,八路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数也迅速增加。不到一年的时间,八路军的规模就突破了15.6万,远超最初的4.5万人。这不仅是因为八路军战斗力强大,还因为它的政策和行动与百姓的利益高度一致,使得大量志愿者愿意加入其中。 </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以及其卓越的纪律性。在扩军后,八路军并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而是始终秉持纪律,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一纪律要求八路军战士在行动中严格听指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并且对百姓宽容有加。每一项纪律的实施,使百姓们看到了八路军的道德高地,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信任与支持。</p><p class="ql-block"> 这些纪律要求不仅在红军时期得到了严格遵守,进入抗日战争后,也成为了八路军的核心精神。例如,在1935年时,毛主席将这些纪律编成歌曲传唱,甚至在解放战争时期还对其进行了修订和补充。正是这些纪律性与责任感,增强了八路军的凝聚力,也让其得到百姓的尊重与爱戴。 </p><p class="ql-block"> 随着八路军规模的不断壮大,尤其是到了1940年2月,八路军的队伍已达到40万,拥有超过100个团。随着百团大战的展开,八路军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主力,这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也凝聚了更多百姓的力量。正因为毛主席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路军始终受到百姓的尊敬,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共同为实现国家的使命而战斗。 </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些措施,八路军成功地从最初几万人的规模,发展到了百万大军。可以说,毛主席的领导以及八路军坚持的革命纪律,是其壮大的关键因素。而这种从群众中来、为群众所依靠的力量,最终形成了强大的抗日战斗力,使八路军成为中国抗战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那么多的“二鬼子”是从哪来的</p><p class="ql-block">1、日本直接扶植的傀儡政权武装 </p><p class="ql-block"> (1)伪满洲国军 :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组建伪满洲国军,最初由东北军残部、土匪武装组成,后经整编装备,成为日军在东北的主要镇压力量。</p><p class="ql-block"> (2)华北治安军(皇协军) :1937年后日本在华北扶植伪政权,组建华北治安军,以原北洋军阀、地方民团、土匪及部分国民党残部为主,协助日军维持占领区治安。</p><p class="ql-block"> (3)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军 :1939年日本扶持蒙疆地区建立伪政府,组建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军,名义上归属国民政府,实则独立运作。</p><p class="ql-block"> (4)汪伪国民政府军 :1940年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后,整合南方沦陷区伪军,形成规模最大的伪军系统,名义指挥华中、华南地区。</p><p class="ql-block">2、国民党政府的间接参与</p><p class="ql-block"> 部分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因腐败统治、经济崩溃被迫投靠伪政权,或被日军收编后改编为伪军。例如华北政务委员会和蒙疆联合自治伪政府虽名义上归属国民政府,但实际处于半独立状态,拥有独立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3、经济与生存压力驱动</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崩溃,民众生活困苦,大量人通过加入伪军获取生计。日军通过提供武器装备、优厚待遇吸引当地武装和民众,形成伪军数量快速增长的动力。</p><p class="ql-block">4、日军“以华制华”战略需要 </p><p class="ql-block"> 总结 :伪军是日本侵略者与国民党反动派共同操纵的产物,其形成是政治压迫、经济剥削与军事需求的综合结果,最终在抗战胜利后被大量收编或消灭。</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在抗战中为什么要频繁拼刺刀</p><p class="ql-block">其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p><p class="ql-block">1、弹药极度匮乏</p><p class="ql-block">八路军缺乏自身工业生产能力,武器弹药严重短缺7。平均每人仅配备少量步枪,刺刀更少(平均100多人配一把刺刀),导致战斗中常面临“子弹打光即白刃战”的困境。</p><p class="ql-block">2、战术策略选择</p><p class="ql-block"> (1)节省资源 :白刃战可避免消耗剩余弹药,同时利用日军依赖机枪扫射的战术缺陷(射速慢、无法快速反应近距离冲突)。</p><p class="ql-block"> (2)集中优势兵力 :通过“三枪八路”战术,先用枪压制后发起白刃战,最大化歼灭日军有生力量。</p><p class="ql-block">3、日军战术限制</p><p class="ql-block"> 日军虽拥有充足弹药,但面对八路军灵活机动的战术(如伏击、近战突袭),其机枪扫射难以应对近距离肉搏,反而被迫转为白刃战。</p><p class="ql-block">4、精神与训练因素</p><p class="ql-block"> (1)战斗意志 :刺刀战体现“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激发士兵的战斗热情。</p><p class="ql-block"> (2)专业训练 :八路军重视刺刀训练,主力部队普遍掌握此技能,而日军虽武士道精神强,但实战中常因战术僵化陷入白刃战。</p><p class="ql-block"> 综上,八路军拼刺刀是资源匮乏下的无奈选择,也是战术灵活性的体现,同时承载了民族精神与战斗意志。</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和新四军为什么主打游击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之所以将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方式,从根本上讲是敌强我弱形势所决定的。同时,我国是大国,地域广大,日本虽是强敌但兵力有限,只可能占领城市与重要交通沿线,这就为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提供了广阔空间。</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八路军挺进华北作战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平型关大捷,实为惨胜。</p><p class="ql-block"> 参加平型关战斗的八路军第115师有第343旅2个团、第344旅1个团约6000人。进入第115师伏击圈的日军有两部分,即新庄淳中佐率领的第六兵站汽车队约500余人,桥本中佐临时指挥的辎重大车队近600人。进入伏击圈的日军被压缩包围在两山之间的峡谷里,因为两支日军是汽车队和辎重大车队,因而不全是战斗人员,但仍显示出很强的战斗力,敌我双方激战6小时才解决战斗。</p><p class="ql-block"> 平型关战斗是典型的伏击战,八路军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形,但在战斗中仍付出重大牺牲。日军第六兵站汽车队四五百人与八路军第343旅第686团反复争夺老爷庙高地,该团3营9连140人只幸存10余人,连排干部全部牺牲。副团长杨勇、营长邓克明身负重伤。</p><p class="ql-block"> 这场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然而,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在看完战报后沉默良久,最终说道:“这样的仗,不能再打了。”</p><p class="ql-block"> 到达陕北的主力红军改编成八路军后,全军三个师,按编制每个师1.5万人,全军4.5万人,装备也严重不足。至于由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新四军,由于长期分散游击,刚刚集中之时装备恐怕还不如八路军。</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八路军用这样劣势的武器,根本无法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展开大规模的阵地战,更不要说展开决战。挺进敌后建立根据地之后,虽然八路军、新四军得到了大发展,但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并没有改变,唯有游击战才能在消灭敌人的同时保存自己。</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是谁</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是左权。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叔仁,原名左纪权,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按计划转移突围时,在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突围中被日军伏击牺牲,年仅37岁。左权将军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的牺牲是八路军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左权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核心指挥者之一。他不仅参与在黄崖洞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伤亡166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000余人,被中央军委誉为“反扫荡模范战斗”。还策划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爆发后,左权在战役的筹划和指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场战役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大大提振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使得日军疯狂的报复。</p><p class="ql-block"> 左权牺牲之后,太行山军民悲恸万分。,八路军总部为左权举行了公葬仪式,为了缅怀左权的革命精神和抗日事迹,辽县5000余民众联名上书,请求以将军之名命名故土。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p><p class="ql-block">彭雪枫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p><p class="ql-block"> 1944年4月18日,侵华日军开始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第一步——平汉作战,于5月9日打通了平汉铁路,5月25日攻占河南省政府、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洛阳,河南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为了恢复新四军第4师原开辟和创建的豫皖苏边区,1944年8月15日,时任第4师师长的彭雪枫率第11旅第31、第32团,第9旅第25团和师属骑兵团及萧(县)铜(山)独立团1个营,从泗洪县东南的半城集等地出发西进,于20日在宿县以北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萧县以南地区。国民党顽军极力阻止新四军西进,在新四军的反击作战中,师长彭雪枫于9月11日在夏邑以东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他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原名彭修道,1907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p><p class="ql-block"> 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第5师师长,1935年2月部队缩编,第5师编为第13团,彭雪枫任团长。在攻克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中率部担负主攻任务。同年9月调任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等战役。</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和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是谁</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是左权。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字叔仁,原名左纪权,八路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按计划转移突围时,在山西辽县麻田十字岭突围中被日军伏击牺牲,年仅37岁。左权将军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他的牺牲是八路军和中国抗日战争的重大损失。</p><p class="ql-block"> 左权是华北敌后抗战的核心指挥者之一。他不仅参与在黄崖洞保卫战中以少胜多,以伤亡166人的代价歼灭日军2000余人,被中央军委誉为“反扫荡模范战斗”。还策划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爆发后,左权在战役的筹划和指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场战役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更大大提振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使得日军疯狂的报复。</p><p class="ql-block"> 左权牺牲之后,太行山军民悲恸万分。,八路军总部为左权举行了公葬仪式,为了缅怀左权的革命精神和抗日事迹,辽县5000余民众联名上书,请求以将军之名命名故土。1942年9月18日,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正式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p><p class="ql-block">彭雪枫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p><p class="ql-block"> 1944年4月18日,侵华日军开始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的第一步——平汉作战,于5月9日打通了平汉铁路,5月25日攻占河南省政府、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驻地洛阳,河南大片国土沦入敌手。为了恢复新四军第4师原开辟和创建的豫皖苏边区,1944年8月15日,时任第4师师长的彭雪枫率第11旅第31、第32团,第9旅第25团和师属骑兵团及萧(县)铜(山)独立团1个营,从泗洪县东南的半城集等地出发西进,于20日在宿县以北越过津浦铁路进入萧县以南地区。国民党顽军极力阻止新四军西进,在新四军的反击作战中,师长彭雪枫于9月11日在夏邑以东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他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p><p class="ql-block"> 彭雪枫,原名彭修道,1907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p><p class="ql-block"> 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1梯队队长、红3军团第5师师长,1935年2月部队缩编,第5师编为第13团,彭雪枫任团长。在攻克娄山关、遵义城等战斗中率部担负主攻任务。同年9月调任陕甘支队第2纵队司令员。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等战役。</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中被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是谁</p><p class="ql-block"> 阿部规秀(1886年-1939年11月4日),山地战专家,日军中将。 </p><p class="ql-block"> 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刚晋升中将,部下的日军就损失了500多人。10月25日,阿部规秀接到调令,让他到天皇身边做侍从武官。11月4日晨,阿部规秀亲率日军1500余人,分乘90多辆卡车,企图寻歼我第一分区主力。战斗进行到下午四时,李二喜奉命连发四炮,阿部规秀腹部和双腿被炸伤,约5小时后毙命。</p><p class="ql-block"> 其毙命过程如下:</p><p class="ql-block"> 就在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负责迎头阻击任务的八路军第一团团长陈正湘、政委王道帮接到侦察兵报告,发现位于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一个名叫教场的小村庄附近,一座独立院落设有日军的临时指挥所。二人随即命令配属的分区炮兵营迫击炮连,对准目标轰击。</p><p class="ql-block"> 18时许,迫击炮连连长杨九秤指挥迫击炮连,向这个临时指挥所轰击。随着巨大的爆炸声,毫无准备的临时指挥所里的日本军官立刻倒下一片。遭到突然袭击,被打得晕头转向的日军拖着尸体和伤员,狼狈逃离。阿部规秀就在这个指挥所里,他的右腹部和双腿被迫击炮弹片炸伤数处。负伤后约3个小时,即11月7日21时50分,阿部规秀因失血过多而毙命,卒年53岁。</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为何中国没能派军进驻日本?</p><p class="ql-block"> 1943年的开罗会议。当时,中、美、苏三国首脑齐聚一堂,商讨战后对日处置方案。</p><p class="ql-block">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急于兑现战后安排,催促中国尽快派兵进驻日本。国民政府也不甘示弱,迅速制定了派兵计划,挑选了最为精锐的部队准备驻日。</p><p class="ql-block"> 当时,国民政府自身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抗战时期的疲惫不堪,外加国内长期的政治斗争,让国民政府在对外事务上显得力不从心。选派驻日部队的过程中,虽然挑选了新一军第38师这样的王牌部队,却几经调整,最终改派荣誉师,并将兵力重新整编为第67师。</p><p class="ql-block"> 这支部队还没等到出发,就被调往内战前线。</p><p class="ql-block"> 原本训练有素的驻日部队,最终在海安、如皋一带遭受重创,甚至被歼灭了一个旅和一个团。</p><p class="ql-block"> 另外,盟军内部也复杂且博弈。对美国分区占领日本的初衷是为了瓦解日本军国主义,但更深层次的意图则是通过盟军的共同参与,制约苏联在东亚的扩张。可国民政府的实际行动却让美国的计划打了水漂,中国既无法派出驻日部队,也无法在国际事务中与美英联手对抗苏联的势力扩张。这无疑让其对国民政府的能力产生了质疑。</p><p class="ql-block"> 此外,中国不能派军进驻日本,也是受到国内经济状况的限制。根据美国的占领政策,各国驻日军队的补给和维持费用需自行承担。对于刚刚经历抗战的中国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虽然后来美国同意从援华经费中拨款支持中国驻军,但国民政府的内忧外患早已让驻日计划失去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p><p class="ql-block"> 作为战胜国,却无法实际参与对战败国的占领,这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显得尴尬。原本属于中国的战胜国荣耀,最终被国内的内乱、国际的博弈以及现实的经济困境所吞噬。</p> <p class="ql-block">抗战结束之后,台湾是如何光复祖国的?</p><p class="ql-block"> 1945 年,八年抗战结束,日本向同盟国投降。根据四大同盟国的协议,日本应当归还所有侵占其他国家的领土。于是台、澎地区归还中国,台湾光复。但是,当时大陆全面的内战已经开始,国民党政府忙于大陆上的阋墙之争,也没有能力派遣足够的人力和军力,接收日本离去以后的台湾。陈仪遂因地利,奉命从福建接收台湾。 </p><p class="ql-block"> 八年抗战期间,福建不在主要的战线上,日军只占领了福建几个主要城市,并没有占领全省。当时福建的管理情况是相当地方性的,中央政府在重庆,无法照顾到遥远的福建。陈仪在福建,俨然半独立,手上的资源也有限。 </p><p class="ql-block"> 他的军力是将各个地方性的团队和游击队,组编为一个军的番号建成的,其装备和训练都不够正规军的规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仪带着如此一支部队进入台湾,实在是不适当的选择。台湾同胞在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之后,回归祖国,心里十分兴奋,大家一心以为,从此可以摆脱二等国民的身份,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华民国国民。当时全岛准备欢迎中华民国的国军,但是从码头上下来的,却是衣衫褴褛、装备粗劣、训练不足的一群军人。在台湾同胞印象中,日本皇军地位高、军容盛,两者相比,对中国军队的形象,陡然大失所望。</p><p class="ql-block"> 1945 年到1948 年之间,台湾非常混乱。陈仪本身奉命接收台湾,是因为他跟日本关系非常密切,即所谓“日本通”。他和中央的关系并不良好。居留台湾,中央鞭长莫及,他要求台湾一切都有特殊待遇,有自己的货币,有自己独立的行政权。他的政治理念,乃是在国共之间另辟蹊径,寻找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两者兼顾的方向。他的梦想,是使台湾在相当程度上隔离于中国本土的纷争,有机会实现他的理想。因此,他也拒绝中央派兵支持。于是,中央派来台湾的正规军,只有嘉义机场上的防卫部队和高雄的要塞部队。全台湾军队和警察的力量,其实非常单薄。 </p><p class="ql-block"> 幸而台湾同胞在日本统治下,长期以来已经训练了守法的习惯,一时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80周年为什么要举办大阅兵</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3日举办大阅兵的核心原因在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同时传递历史责任与和平发展的坚定立场。</p><p class="ql-block"> 1、历史纪念意义 </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9月3日中国正式宣布抗战胜利4。2014年立法确认该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25年阅兵延续了这一传统,强调铭记历史、缅怀先烈2。</p><p class="ql-block"> 2、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共同记忆 </p><p class="ql-block"> 9月3日不仅是中国的抗战胜利日,也是俄罗斯“对日胜利日”、韩国“光复节”次日,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1945年)的纪念日1。通过阅兵强化全球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共同记忆。</p><p class="ql-block"> 3、展示国家实力与和平立场</p><p class="ql-block"> 选择非国庆日(10月1日)举办阅兵,凸显“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主题。2025年阅兵将展示歼-35、无人编队等先进装备,传递中国作为二战主战场贡献者的实力与担当3。</p><p class="ql-block"> 4、震慑潜在威胁与历史虚无主义 </p><p class="ql-block">通过阅兵向海外敌对势力展示军事实力,回应历史虚无主义1。2015年阅兵后,2025年再次举办强化了“底线不能碰”的信号3。</p><p class="ql-block"> 5、活动安排与成本控制</p><p class="ql-block"> 阅兵式与分列式结合,时长约70分钟,避免与国庆阅兵冲突9。国庆当天仅保留文艺活动,确保纪念日主题突出。</p><p class="ql-block"> 综上,2025年9月3日阅兵通过庄重仪式强化历史认知,展示国家实力,同时呼应国际和平主题,具有深远的政治与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滁州市朗读者爱心公益协会/辑</p> <p class="ql-block">《铭记九.一八》</p><p class="ql-block">朗诵:高兴业、朱永生</p> <p class="ql-block">《宁死不屈的如花战士》</p><p class="ql-block">朗诵:汪玲珠、肖纪荣、杨海燕、印爱玲</p> <p class="ql-block">《卢沟晓月》</p><p class="ql-block">朗诵:高宁、李玮</p> <p class="ql-block">《我爱这土地》</p><p class="ql-block">朗诵:张斌、杨红玲</p> <p class="ql-block">《狼牙悲歌》</p><p class="ql-block">朗诵:徐彪、陈旭、陈冰、袁永峰、孙斌</p> <p class="ql-block">《英雄母亲邓玉芬》</p><p class="ql-block">朗诵:王志琴</p> <p class="ql-block">《我的心灵被你们震撼了——娃娃兵》</p><p class="ql-block">朗诵:孔慧、张言标</p> <p class="ql-block">《红铁》</p><p class="ql-block">朗诵:黄庆丰、许晓辉</p> <p class="ql-block">《在欢呼的人群中》</p><p class="ql-block">朗诵:李学军</p> <p class="ql-block">《不朽》</p><p class="ql-block">朗诵:杨明</p> <p class="ql-block">《永不消失的声音》</p><p class="ql-block">朗诵:梁泰宁、刘玮玮、朱瑜</p> <p class="ql-block">歌曲《游击队之歌》</p><p class="ql-block">演唱者:张斌、李国华、陈冰、陈旭、许晓辉、徐彪、傅国河、黄志强</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袁永峰、郭文静</p><p class="ql-block">文字提供:傅国河</p><p class="ql-block">收集整理:杨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