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06971</p><p class="ql-block">昵称开心老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名人纪念馆位于杭州南山路2—1号、太子湾公园旁,在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南隅,南屏山荔枝峰下,与江南名刹净慈寺,西湖十景的“花港观鱼”“雷峰夕照”相毗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建于1988年,是一座白墙黑瓦红檐的仿清园林建筑,占地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掩映在松柏桂树之中,兼具北方四合院与江南庭园的构筑手法。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白墙黛瓦掩于苍翠间,章太炎纪念馆静立西湖之畔。庭院里先生塑像目光如炬,仿佛仍在呐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名炳麟,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他是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挽救民族危亡,章太炎奋起投身革命,为辛亥革命和缔造民国立下了赫赫功勋。晚年的他又捍卫民主共和,坚持革命气节,被鲁迅为“有学问的革命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章太炎一生致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史学、文学、哲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文笔古奥自成一家形成了独特的“章学”,堪称国学泰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95年,章太炎加入强学会,后因与康有为等观念不合离开。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倾心于反清革命。1901年,章太炎在东吴大学任教,倡言反清。1902年,因散布反清言论流亡日本,结识孙中山。1903年,他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引发“苏报案”,被判处三年监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6年出狱后,章太炎赴日本参加同盟会,出任《民报》总编辑,与改良派展开论战。武昌起义后,他回到国内,曾担任孙中山政府总统府枢密顾问等职,但因与同盟会及袁世凯等存在分歧,多次经历政治变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07年,他在东京创立“章氏国学讲习会”,为鲁迅等开设特别班。1935年,他回到苏州,成立“章氏国学讲习所”,直至病重仍坚持讲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培养了黄侃、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人,对中国近代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期他还参与了护法战争,提出“联省自治”主张,晚年则淡出政治舞台,但仍抨击蒋介石专制独裁,劝说张学良抗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序厅介绍章太炎生活的历史背景与家庭情况等;革命厅介绍其革命生涯;国学厅介绍其国学成就,展览以大量历史图片和文物,详细展示了章太炎的辉煌一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馆内手稿墨迹淋漓,字里行间是“七被追捕,三入牢狱”的锋芒。展柜里的古籍、印章、诉说着这位国学大师兼革命家的峥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资料照片,其中以海内孤本、邹容《革命军》及《言书》《膏兰室札记》等章太炎手稿和书法真迹最为珍贵,是中国收藏章太炎先生文物最为丰富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年风云过此处的墨香与骨气,仍然慈养着来追寻游人,缅怀先人的豪情壮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纪念馆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章太炎墓,墓为圆顶混凝土结构,墓碑上“章太炎之墓”几个篆字系他本人生前亲书。</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pik83a" target="_blank">一代儒宗马一浮</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