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遇西藏

小老汉

<p class="ql-block">  说走就走的旅行似乎对我这样年龄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少了许多年轻时的激情,却添了岁月沉淀下来的多虑。从初夏开始的“说走”一直到孟秋“就走”也是“多虑”了整整一个炎热的夏天,终于有了“就走”的启程。只是临行前,还是有一个尚还上班的驴友因工作关系推迟了同行,虽然有点小遗憾,但还是约好在某个方便的时段联系汇合的地点,我便开始了我的第六次进藏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都江堰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 我到过都江堰数次了,这之前都是蜻蜓点水,仅仅知道这是个比较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而已。这次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体会一下也是为了拖延点时间等待没有归队的那位忙于工作的驴友。</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我们是从阳城出发夜宿四川绵阳市,第二天冒着阴雨到达那个现在叫做都江堰景区的。都江堰景区大门门额上“都江堰”三个金黄色的楷书大字,是中共元老董必武所题,其笔力遒劲,方正大气。但当你细细品尝这幅门匾时,却对那个都江堰的“堰”字倍感困惑:堰字右边应该是由是匚偏旁和妟组成的,“妟”是由“日”和“女”字组成的,而都江堰景区大门的门匾上那个“妟”字下面却是一个“安”,应为一错白字。但也有好事者说,这是当年(1959年)董必武老先生给都江堰景区题写门楼扁的时候,有意为之,寓意着对都江堰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想到董老必武老先生作为一个前清秀才,应该不会犯如此低等的错误吧。景区大门两边是一副对联,为民国时期川军将领邓锡侯所撰。上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下联:“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上联赞颂了李冰继承大禹治水的伟业,修建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下联则赞美了都江堰的风景之美,堪称全川第一。</p> <p class="ql-block">  进景区是需要买八十元的门票,李冰父子俩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修建的这个造福于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的水利工程几千年以后除了具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等功效外,还多了一项收取百姓费用的功能。不过让我狂喜的是,我这个恰好花甲之年的人按规定是可以免费进入的。感谢政府啊,在我有生之年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不需要花钱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大地母亲的肌肤。于是我大摇大摆地在都江堰的入口处用身份证来回进出了数次,从此我再不会为浏览祖国大好的江山而犹豫自己囊中钱袋的羞涩了——如此怎么能不让我狂喜呢?</p><p class="ql-block"> 都江堰修建于公元前256年,是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现今依旧在造福人民的大型水利工程,好不夸张地可以说它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该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不仅仅消除了岷江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的水患,更是为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天府之国”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九人在景区门外雇了一个“野”导游,景区体制内的导游要比景区外的“野”导游贵一半。幸喜我现在拿上身份证可以随便出入,便又折回在景区外广场请来一名“体制”外导游。现在的导游也是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技术保护着自己的“知识产权”,每个出了钱的游客获得一个蓝牙无线耳机,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耳机得到导游点对点的服务,这样不仅仅杜绝了原来像我这样花不起钱的“白嫖”分子的讨便宜,更是能够专心的听到导游清晰无杂音的景区讲解。</p> <p class="ql-block">  关于都江堰名字的由来,导游说:“都”是成都的意思,“江”是岷江的由来,故有“都江堰”之说,我觉得这样的解释有点牵强附会,不过我没有什么考据也姑且如此吧;导游说: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些我倒是深信无疑的。是的,当你站在被那鱼嘴分离开来的岷江的交汇处时,当你站在这两千多年青春不谢的河堤时,你除了对老祖宗智慧的崇敬和敬佩之余,是否也会对我们现在打着惠民的“豆腐渣”工程而脸红呢?是否为那些无用的“面子工程”而深感内疚呢?在这两千多年风韵依旧的水利工程面前。</p> <p class="ql-block"> 阴雨中,我们离开了都江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