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仇家鹄</p> <p class="ql-block"> 广东潮州古城,始建于东晋,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历代州府之治所,全球潮文化的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位于古城中心全长1948米的牌坊街,现存22座明清石牌坊与南洋风格骑楼相映成趣,形成全国独一无二中西合璧文化景观。集中展示潮州科举、节义与历史名人事迹,其中状元坊、四进士坊等最具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1370年的一座宫殿式三层歇山顶阁楼一一广济楼,是潮州的地标建筑,列潮州古城七城楼之首,襟江控岳,护邑镇桥,与广济桥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b>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河北赵州桥、福建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古代四大古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浮桥,潮州人称梭船,广济桥初建为84艘梭船及一个桥墩,至明嘉靖九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墩”的格局。浮桥设计有开启和闭合功能,桥梁专家茅以升称誉广济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span></p> <p class="ql-block"> “过河拆桥”典故,源自广济桥独特的浮梁结合结构,每日通过拆解18艘梭船实现通航与行人通行的切换,自明代延续至今,成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观。此“过河拆桥”并非贬义,是指其浮桥部分的昼夜开合。</p> <p class="ql-block"> 从广济门起始,韩江上依次矗立奇观、登瀛、朝仙、飞躍、右通、中间隔着18艘木船连接的浮桥,济川、冰壶、凤鸣洲、凌波、观滟、澄鉴、到仰韩阁止。梁舟结合,重瓴联阁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美景。</p> <p class="ql-block"> 桥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广济桥的独特奇观。近千年来惠济方便了南来北往的人群。</p> <p class="ql-block"> 来潮州,一定要观瞻纪念韩愈而修建的韩文公祠,这是广东第一座祠堂,也是我国现存纪念韩愈的一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p> <p class="ql-block">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是封建王朝官吏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充满哲理的名篇。</p> <p class="ql-block">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任刑部侍郎的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来到潮州已经51岁了。韩文公祠里的51级台阶据此纪念。</p> <p class="ql-block"> 他在潮州任上不到八个月的时间里,励精图治为百姓做了四件好事。第一驱除鳄鱼患,当时鳄鱼的危害非常严重;</p><p class="ql-block"> 第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的耕作技术;</p><p class="ql-block"> 第三赎放奴隶,奴婢可以用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可以还人身自由;</p><p class="ql-block"> 第四开办教育,韩愈把在职期间的8个月的俸禄全部都捐给了学校。</p><p class="ql-block"> 资料显示,韩愈来之前潮州进士3人,他来之后到南宋期间已经高达172名,学风浓郁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 四项惠民政策,极大推动了潮州发展。一个人改变一座城,韩愈被当地人奉作神一样的存在。从此,这里的江和山都随了他的姓。</p><p class="ql-block">山叫做韩山,对面的河流叫做韩江。</p> <p class="ql-block"> 韩山原名笔架山或双旌山,因韩愈常登临此山并于此设立学堂,后人改称韩山;韩江,古称鳄溪(因鳄鱼泛滥)、员水,韩愈治理水患并撰写《祭鳄鱼文》,百姓纪念其功绩,更名”韩江”。</p> <p class="ql-block"> 观瞻韩文公祠下起了雨,烟雨濛濛。碑林的长廊里聚集了许多游客,驻足品鉴立有众多名人名家撰就的赞誉韩愈的碑刻。楚图南作“千秋硕儒几功罪,一代雄文振古今”,若有所思。韩愈诗文俱佳,有口皆碑,是封建王朝官吏廉洁勤政为民的典范。至今具有教育警示意义。韩山矗立韩文公祠,永远是百姓心中的丰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