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底、8月初,正值我国华东地区盛夏之际,应同学朋友之约,与家人一起济南乘机飞抵哈尔滨,开启了为期一周的中国极地之旅。此行第三站,便是从中国最东边陲小城~抚远,乘绿皮火车回到松花江畔的冰城夏都~哈尔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夏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西南部,黑龙江省省会、副省级市,是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哈尔滨市下辖9个区,7个县,2个县级市,土地面积53076.4平方千米,总人口939.5万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市位于松花江流域,地处松嫩平原东缘,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暂凉爽,冬季漫长寒冷。哈尔滨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东北先进制造业基地、向北开放门户、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哈尔滨以农产品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2024年,哈尔滨市生产总值为6016.3亿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是中国北方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城。哈尔滨历史可追溯至2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是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19世纪末,因中东铁路修建成为国际化枢纽,众多外国移民涌入,形成多元文化交融格局。1946年,哈尔滨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如今是东北工业重镇与冰雪旅游名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特色:建筑艺术方面,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风格标志性建筑;中央大街汇集70余栋欧式建筑,有“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中华巴洛克风情街融合欧式与中国传统元素。饮食上,俄式美食与东北菜相互结合。宗教方面,东正教、犹太教等遗迹并存。冰雪文化是哈尔滨的一大特色,冬季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等享誉全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遗迹:有与中东铁路相关的哈尔滨火车站、中东铁路印象馆;东北地区最大的文庙、萧红故居、张学良公馆等;还有东北烈士纪念馆、李兆麟将军纪念设施等红色遗迹,见证了抗联历史。总之,哈尔滨以“冰城夏都”之名,将千年历史、异域风情与现代活力交织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松花江畔的主要景点:包括中东铁路桥、防洪纪念塔、斯大林公园、太阳岛风景区等,其中:中东铁路桥横跨哈尔滨南北两岸、防洪纪念塔是标志性建筑,斯大林公园以俄式风情著称,太阳岛则是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东铁路桥(滨洲铁路桥)始建于1900年,是松花江上首座跨江铁路桥,作为中东铁路枢纽工程,历经沙俄殖民、日占时期及新中国建设,2014年停运后改造为观光步行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背景与建设:中东铁路桥是沙俄通过1896年《中俄密约》攫取筑路权后修建的,属中东铁路(原称东清铁路)西部线(滨洲线)咽喉工程。桥体由波兰华沙铁工厂制造钢桁梁,经海陆联运两万多公里运抵哈尔滨,1901年竣工,1903年随中东铁路全线通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斯大林公园:是松花江南岸、1750米长的带状公园,与抗洪纪念塔、中央大街相连,是哈尔滨市民、游客休闲健身、游玩的好去处。公园融合俄式建筑、艺术雕塑与江景,冬季可体验冰帆、雪橇等冰雪活动。公园保留1912年铁路江上俱乐部等历史建筑,曾为多部影视剧取景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松花江空中过江、观光索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松花江游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防洪纪念塔:为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而建,由中苏设计师联合设计,塔身浮雕生动再现抗洪场景。2017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周边与中央大街、斯大林公园形成步行游览圈,夜晚可观赏音乐喷泉和灯光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中央大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松花江南岸,属国家级AAAA景区,全长1450米,总面积18547平方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街道。1996年8月,政府开始改造整治中央大街,并于1997年6月将其改造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6年,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又称“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主要景点:有防洪胜利纪念塔、马迭尔宾馆等。此外,中央大街还拥有西餐节、老街音乐汇等旅游文化活动,多个影片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拍摄、取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央大街,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哈尔滨的城市名片,于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11月,中央大街被确认为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中央大街先后获得“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等称号。2024年元旦3天假期,中央大街客流量198万人次,日均接待游客超过66万人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占地721平方米,是哈尔滨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圣·索菲亚教堂,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3月开始建设,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木结构随军教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9月,圣·索菲亚教堂开始在现址进行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圣·索菲亚教堂建设完成。后文化大革命期间,圣·索菲亚教堂遭到严重破坏,成为哈一百仓库,被层层叠叠的建筑物包围着。1997年6月,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2007年,圣·索菲亚教堂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6年,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松北区境内的旅游景区。总面积88平方千米,太阳岛文化风情景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太阳岛,包括太阳岛东、中、西三区,总面积7.05平方千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阳岛景区,建于1958年,是新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公园。近几年,太阳岛景区依托太阳岛,重点提升了太阳湖、俄罗斯风情小镇、水阁云天、栖凤台、坐龙广场、松鼠岛、笨熊乐园、雪雕艺术园、冰雪艺术馆、东北抗联纪念园等景点,打造了集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于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07年5月8日,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黑龙江省第一家,哈尔滨市第一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5年5月,太阳岛外滩湿地已正式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阳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摄影制作:紫氣東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