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边口长城,地处张家口市桥东区东望山乡北部,南距宣化20公里,西邻大境门15公里,是连接中原与塞北的重要隘口。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赵长城,后经北魏、北齐修缮,最终由明代大将军常茂主持扩建定型,成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 —— 题记</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3日,清晨的阳光照在古老的清远楼上,昨日的雨将天空洗涤的湛蓝洁净,仿佛一切都是最好最好的安排。七点,我们坐车离开宣化,目标:青边口长城。</p> <p class="ql-block">八点左右,车停在距宣化20公里的青边口长城脚下,我们整装出发,迎着凛冽的山风向长城进军。</p> <p class="ql-block">头一天的雨令上山的路泥泞不堪,风刺骨而烈,肆无忌惮的扑的人一身一脸,清咧的能让你喘息困难,传说中的榆叶梅也只是偶尔一朵两朵在寒风中瑟缩……遇到迎着朝阳下来的摄影师,均是提着“长枪大炮”,忍不住便问了一句:拍到日出了吗?答曰:那是自然!志得意满的样子真真“碍眼”,呵呵。</p> <p class="ql-block">一眼千年,青边口长城,一道碎石垒就的城墙就这样自我的眼底扑向山顶,恰似一条披着鳞甲满目疮痍的青龙迎着朝阳作势腾飞,冲向天际,面对如此雄壮而苍寂的画卷,莫名的唇间便冒出一个词:飞龙在天!</p> <p class="ql-block">青边口长城与我常见的长城不同,城墙是依着山势由碎石块垒积而成,这些碎石也并非长城"塌方"后的样子,网查,这种用不规则的山石垒成的边墙其实是一种修建长城的特殊工艺,被称为“干插边”,常见于河北西部与北部的长城段落。城墙边有警示牌和工作人员防守,我虽然很想触摸一下这碎石城墙,却还是忍住了。</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这个围起来的坑洞不知道是几个意思?</p> <p class="ql-block">跟着队友沿城墙下的山路继续前行。绕到一半感觉不对,果断的弃路从野,自路边的山坡直接插上去,拉拉扯扯磕磕绊绊的与半山腰的清扬、红金龙大哥他们汇合,相跟着爬到第一座敌楼。站在敌楼旁的土坎上四顾,眼前是坚不可摧的敌楼和难以逾越的碎石城墙,远望是空旷沉寂的古战场,苍劲的画面中还有一抹粉红,那就是我心心念念的青边口的榆叶梅了。只可惜,我看到的榆叶梅大多都凋零了,据敌楼下的长城管理员说,都是昨天那场雨惹的祸。</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沿城墙下的小路向着第二座敌楼迂回。山路起伏绵延,蓦然回首,身后的敌楼如狼牙般钉在山巅,死死地咬住过往的刀光剑影,孤傲的抵御着岁月的风霜……</p> <p class="ql-block">第二座敌楼下有一段土坎般的路与碎石城墙相连,我感觉这应该也是城墙的一部分吧?走过这段土坎路我们终于可以同青边口长城零距离接触了,欧耶!</p> <p class="ql-block">在碎石中嘚瑟打卡后,继续沿墙下的小路绕行,穿过一片荆棘丛又爬了段陡坡方来到敌楼下(不上敌楼可以不用爬坡)。这座土黄色的敌楼已经坍塌了一半,却在这蔚蓝的天空下因少了份萧瑟而更显悲壮!</p> <p class="ql-block">敌楼东南边的榆叶梅很茂盛,枝桠间残存的花朵让我能脑补出昨日长城内外的无限风光!对此我唯有扼腕叹息一句:无缘啊!当然,此刻你若细听,或许能尚听到那残破的楼与凋零的花在炽烈的阳光窃窃私语着不朽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看到其他团队的驴友们走在碎石城墙上,我们便没在下去,直接踩着碎石向下一座敌楼进军。</p> <p class="ql-block">踩在碎石垒就的城墙上,由不得我感叹古人的智慧!这样的碎石城墙不但节省了糯米浆或石灰等粘合剂,还可以直接利用山体的不规则的岩石,既节省运输成本,又使长城墙体与山势自然融合。石块间的缝隙也是天然排水沟,适应山区多雨雪的气候。这种干插石垒工艺砌成的墙体更是稳固而坚实,更因为梯形的墙体(两侧用大石块垒砌,中间填充碎砾石)形成坡面减速带以阻滞骑兵冲锋。当然,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敌军便是冲上来了大抵也是跟我一样举步维艰吧,哈!哈!</p> <p class="ql-block">面对如此雄壮恢宏的长城风光,举步维艰的我在每一抬首、一回眸间都忍不住要掏出手机,于是乎,到得第三座敌楼下时,我身边只剩收队的红金龙大哥一人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敌楼依旧是坍塌了的,我突然起意想登楼远眺,心动便行动,缘石而上。楼上北侧的箭窗尚存,窗外,来时走过的长城仿若游龙在山巅腾挪,起伏绵延的深深浅浅的绿色山峦间散落着深深浅浅的粉色花树,波澜壮阔中尽显“江山如此多娇”!</p> <p class="ql-block">红金龙大哥在催发无效时,也没忍住跟着我上来了,呵呵!</p> <p class="ql-block">下了敌楼,我俩继续沿城墙追赶队伍,我也继续寻找各种角度前拍后拍。实话说,这碎石墙对脚有旧伤的我是很不友好的,更何况是错穿了徒步鞋的我(鞋底软)。可以想见当时的我,是怎样的一个步步惊心,小心翼翼。此刻,一蓑烟雨带着前队早已不知跑到了哪里。幸好,一路向上的碎石城墙拖慢了清扬和彭大夫他们的脚步,很快我俩就追上了他们。“归队”的我和追梦欺负清扬和彭大夫走的慢,硬是不肯错过任何美景,一路肆无忌惮的拍!拍!拍!</p> <p class="ql-block">体验过了青边口干插边长城的虐,在崩溃前夕,我们选择脱离长城,回归山野,换一个角度去看青边口。</p> <p class="ql-block">在城墙上看山坡上的榆叶梅是星星点点的,回到山路的我们却时不时的就陷进“梅花阵”,其间还不断有杏花冒出来迷乱人心。</p> <p class="ql-block">爬升大时,清扬和彭大夫终于落在了我后面,呵呵。爬到一处平台处,趁他们没上来,我和追梦又翻到城墙上去拍照。身前身后的碎石长龙在花海中蜿蜒出绝美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虽然平台处有我们团队里的一对小夫妻在吃饭,清扬他们并没有在那里逗留,我们也从城墙下来,跟着继续前行。又在花海中走了一段路,大约十二点四十左右,一蓑烟雨传话说他们已经在最高的敌楼休息吃饭了。于是我们也找了一处有花有阳光的宝地坐下来,休息,吃饭。其间,那对小情侣越过我们先行一步。</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路餐后,稍事休整,我们继续闯“梅花阵”。岂知,“梅花阵”好过,山路难寻,路走着走着就断了。我们在荆棘与巨石间上上下下,摸爬滚打的总算是有惊无险下到正路上。红金龙大哥则直接翻上了那最高的敌楼。</p> <p class="ql-block">为了保存体力,我没有跟着红金龙大哥上敌楼,却在回到城墙下时又忍不住登上碎石墙回望它,正看到红金龙大哥小心翼翼从上面下来,我敌楼也顾不上看了,只管暗自庆幸自己的“自知之明”!</p> <p class="ql-block">远眺,长城与公路连在了一起,脚下的路在城墙下也很是分明了,只是下山一向是我的短板,眼看着红金龙大哥与我擦肩而过,很快就消失在灌木丛中,我不得不尽可能的加快脚步追上去。</p> <p class="ql-block">越过第五座敌楼,终于追上了队伍,我和追梦又翻上城墙看了看。阳光下,碎石白的耀眼,榆叶梅已在城墙上扎了根……</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下来,清扬带着追梦、侠妹和彭大夫便要从小线的轨迹上下撤了,我则跟着红金龙大哥继续前行,因为邯郸的几个队友走错路了,红金龙大哥要去接应。</p> <p class="ql-block">我和红金龙一直追到这座最残破的敌楼下也没看到那几个队友,对讲机里也说不清他们的位置,我俩只能继续按轨迹往前追,总算远远的看到了陷在灌木丛中的几个身形,应该是他们已经回到了轨迹上。急追过去,终于在一座小山头上追到了他们,除了他们还有那对小夫妻。</p> <p class="ql-block">会师后,路基本是下行,偶尔的爬升坡度也不算大,我们时而钻树林,时而穿花丛,可以称得上是急行军了。自一片荆棘榆叶梅交杂山坡闯下来时,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红绿相间的山坡之上是许久未见的敌楼。</p> <p class="ql-block">算来这应该是第七座敌楼了,也是我走过的最后一座。被榆叶梅环绕的敌楼已坍塌了一半,有一种残破的凄美,令人久久不忍离去。</p> <p class="ql-block">从敌楼下来,回顾来时路,蓝天、白云与丛林、花海衬托着青边口长城如同一幅壮丽的画卷,铺展在天地之间……</p> <p class="ql-block">轨迹到底是从哪里错过的?我们也不知道,却看到坡下有一队驴友正在行进中。好在路尚可行,我们找准方向朝着他们切下去,下降时遇到北京的户外的领队给我们指点方向,速降到一排窑洞前,北京的队伍刚嘚瑟完离开。</p> <p class="ql-block">绕过那片窑洞便基本没有啥起伏,路走的顺畅,我同红金龙大哥边走边聊就又忘了看轨迹,结果就是被北京的小姑娘们带跑偏了。明明看到自己的车和队友就在沟对面,却只能望沟兴叹。眼前的深壑“吉凶难料”,我们只能原路退回到轨迹上。一蓑烟雨在对讲机里给我们指路,红金龙大哥带着我在前面探路,确认方向后,红金龙返回接应队友,我则独自一人在灌木“隧道”中急转直下。不时回头张望,多数是只闻其声不见人影,接近谷底时到是看到了被灌木湮没的队友的身形,我便放心大胆的在谷底跨过小溪,转而向上攀登。快登顶时,遇到极速下降的消防救援队,估计是有事发生。上到崖顶,崖边围观游客说是下面有人受伤了。我们没有遇到,想来应是在我们错过的那段路上。红金龙大哥呼我时,我站在崖边已经看到了他们,告知我已经上了公路,便转身去找车归队。还是坐在车上舒服啊,司机师傅特许我们后队坐车上那段陡坡(前队已经徒步走了),嘿嘿!青边口长城徒步到此结束!数据没有记录,按群里发的轨迹,全程12公里左右,累计爬升558米。是夜依旧宿宣化。</p> <p class="ql-block">后记: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户外人的快乐,甚至连我自己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可我知道,每当看到波澜壮丽的山河,我都能感受到内心的激情和澎湃,看到烂漫的山花,我都会欣喜若狂,那种切身的感受是任何语言文字甚至影像都无法复刻的,更何况局限于嘴拙和知识词汇的储备量有限的我,很多时候都无法准确地表述内心的感受,甚至很多时候我都不想用浮夸的赞美去亵渎大自然的那份宁静与美好,所以每当我身不由己情不自禁地呐喊出那句:好美啊!这三个字便代表了我所有的心声!大抵如此,户外让我懂得了“敬畏”,找回了“热爱”,我喜爱山川河流鲜花田野,我喜爱走进大自然,在山野间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自己犯些小错,在虐与快乐中遇见那个童年的我:简单的开心,单纯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另注:本文照片类同者甚多,盖因自身一向犯有取舍困难症,如今又没了投稿加精的困扰,单纯只为记录,便都留了下来,不喜勿喷哦,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