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鬼鸣谷,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崞村镇与涿鹿县武家沟镇交界处的一条鲜为人知的神秘峡谷。</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2日,五一小长假的第二天,我随清扬户外远赴张家口,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宣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一点五十左右,车在宣化崞村镇下坡底村附近的410县道旁停下来,我们整装出发。云暗沉沉的像能拧出水,风更是硬的刺骨,逼得人不得不加衣服。我们跟着领队一蓑烟雨跨过一道小桥,从路边一个不起眼的缺口切下去,沿着荆棘丛生的小路走进了山野……</p> <p class="ql-block">石板铺的小路不长,在山谷前就变成了沙石路。不知道“鬼鸣谷”的名字来源,也网查不到这条山谷,只是刚到谷口处我的第六感就告诉我:这条峡谷应该会有很多惊喜等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我们踏着尚算平坦的沙石小路进入盘曲的幽谷,谷两侧的山体并不高,更无密林,除了盛开的大花溲疏和黄刺玫只有寥寥灌木,之所以称谓“幽谷”,委实是其造型诡异多变的岩壁和如同迷宫般的九曲十八弯的谷道,每一个转折都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满着未知与新奇……</p> <p class="ql-block">随着谷地的深入,脚下渐次坎坷,天也愈加得阴沉,狭长的山谷便更显幽暗神秘,再加上前队走的极快,稍有转折,就留下我独自面对这条仿佛要将人吞噬的“巨龙”,逼得我不得不紧快脚步,幸好有红金龙大哥总是会在不远处等待。</p> <p class="ql-block">穿出狭长的山谷,我稍稍松了口气,脚下也轻快起来,一不留神便走过了头,轨迹在谷口不远就已经转折向上了。上了坡,平坦的机耕道两侧开满了黄刺玫,挂满黄花的枝条随风摇曳的娇俏妩媚……</p> <p class="ql-block">机耕路没走多远,一蓑烟雨等在路边,我们又进入野路。穿过一片黄刺玫与荆棘交杂的灌木丛再次进入峡谷。</p> <p class="ql-block">峡谷依旧是造型诡异的迷宫般的盘曲谷道,转折之后却是除了未知还有无尽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攀第一道岩壁时,我除了后悔穿错鞋子(鞋底遇水超滑),就是庆幸没有下雨,当时还不知道,这只是鬼鸣谷给我们上的第一道“开胃菜”……</p> <p class="ql-block">没出意外的攀上第一道岩壁,继续前行。山谷成向上趋势,开始偶有攀爬,没有太大难度,直到追上前队,看着“堵车”的队友“大呼小叫”,方知路被洪水冲断了,只能“八仙过海”的绕行。</p> <p class="ql-block">没有路的路爬的艰难,雨滴也终于沉不住气掉下来,陡且滑,让我不得不加倍小心,终于有了块立足之地,便想拍段视频,却没拍几秒,身后第一次玩户外的小姑娘胆子小,直让我别拍了,在前面带路,呵呵!实话说,上山,还不是最难的,从半壁翻回谷底才真是较劲,胆小如我只能被迫“屁降”了。那位第一次户外的小美女则是彻底把路堵死了。雨,愈发的急了,清扬在下面更急,我站在崖壁上却稳住了神,冒雨拍了段视频,呵呵!当下到谷底的我被告知前方还有三、四处崖壁要攀,情绪并无起伏,却实实没有没料到之后的断崖一处比一处爬的艰难,一处比一处惊险刺激……果然,我的第六感很准,这鬼鸣谷内不但变化莫测,更是刺激惊魂!</p> <p class="ql-block">跟着清扬的声音来到又一道岩壁下,两米多高的斜壁若是平时也难不到我,只此刻青灰色的石壁上泛着水光实在瘆人,虽然上面垂下了救援绳,我依旧不敢踏足。在左边有凹台的地方攀爬失败湿足后,选择从右侧贴着崖壁“四驱”爬上去,幸而崖壁下尚有干燥的落脚点,还有灌木可攀,有惊无险的攀爬成功。下面的队友有的跟着我从崖边爬上来,也有缘绳而上的(好像平先生抓着绳子上时脚滑了磕了膝盖),当然也有在左边凹台处和我一样失足的,呵呵!</p> <p class="ql-block">热热闹闹的,大家都爬了上来,继续向前,上上下下的路,对我这小短腿委实不友好,不得已处就屁降,哪怕被红金龙大哥说:裤子会磨破。</p> <p class="ql-block">转过弯再次看到“堵车”,不用近前也知道又要“攀岩”。这次更是没有“退路可言”,只有直直的崖壁上斜靠着的那根没我小腿粗的枯树干。被雨水打湿的树干也滑,腿短的我,总算在队友的前拉后推下勉为其难的上来啦,刺激!</p> <p class="ql-block">继这个陡壁之后不远就又是一处断崖,高且直,贴着崖壁立着一棵带枝桠的树干。因为高,安全起见,先上去的队友垂下了救援绳作为安全带,大家依次而上,平安着陆!我咋总感觉有点儿群情兴奋呢,嘿嘿!</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不远,我就真的有点傻眼了,泛着光的青石壁告诉我,别上!无路可退的我犹疑再三只能选择从右侧崖边连跪带爬手脚并用的往上攀,这次没有树枝借力,崖壁都被我抠掉一块,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在前面队友的指点下,蹭到安全地带,半天才回过神来。清扬继我之后也上来了,不久红金龙大哥也跟上来,垂下救援绳,后面的队友便也平安的攀着救援绳从右侧爬上来。终于听到一蓑烟雨说,这是最后的攀登!</p> <p class="ql-block">可以放心大胆的往前闯了,连大花溲疏也变得妩媚动人。一蓑烟雨在前面招呼我们快点过去,说有好东西给我们看。鸟巢,还是有鸟蛋的鸟巢,等我和清扬拍够了却被红金龙大哥告知,那鸟蛋已经坏了。</p> <p class="ql-block">放松下来,伙伴们便看到了野韭菜,采的兴高采烈,我眼中却只有紫花地丁和马先蒿带着雨露的娇羞……</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十分左右,我们踏上了公路,向柏林寺进发(行程原计划是分大小线的,小线在刚出谷口的三岔路就应向上回到停车位,大线则是徒步到柏林寺,除了在第一处崖壁前就原路返回的一名队友外,没有人走小线)。我们在019县道的林荫下急行军,时断时续的雨很是恼人。三点半,我们看到柏林寺村的路标,我们的中巴车也开上来了。坐车到柏林寺村也不过十分钟左右,下车,继续徒步上柏林寺,这次是轻装上阵(下了车才想起来,没吃午饭,在车上也忘了垫补点儿吃食)。</p> <p class="ql-block">出了小山村,柏油马路蜿蜒向上,没走多远就碰到了先头部队的细雨绵绵夫妻,之后就被一蓑烟雨又带上了野山,一路披荆斩棘一步一滑的只为少走几段“弯路”,于是齐齐“发誓”,回程坚决走公路。</p> <p class="ql-block">自灌木丛回归公路不久便到一座石塔屹立在对面山顶上,塔下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有青灰色的庙宇自浓绿中飞出翘角,那便是宣化柏林寺了。</p> <p class="ql-block">宣化柏林寺旧称古山石佛寺,本地村民传说始建于北魏。但据现存明正德七年重修碑文记载:该寺始建于唐肃宗至德年间(距今约1260多年),于明正德、嘉靖、隆庆年渐次完成石窟、石塔雕凿;又经清嘉庆年增建,终成规模。柏林寺主要建筑是三座石窟、一座多宝佛塔、大雄宝殿和地藏殿,还有玉皇殿、财神殿、龙王殿、孔子殿、东西禅房等。</p> <p class="ql-block">依山凿建的大雄宝殿分上下两层,居全寺中心。下层为地藏殿(原为三官殿,门楣上刻有"三官圣境"石匾,文革期间毁坏)。</p> <p class="ql-block">孔子殿,位于大雄宝殿东侧。</p> <p class="ql-block">柏林寺内共有西佛洞、千佛洞、东佛洞三座石窟,共凿刻佛像325尊。西佛洞位于大雄宝殿西北侧。洞内正中供奉为释迦牟尼佛,两边站立为阿难与迦叶尊者。左边普贤菩萨倚坐在象身上。右边文殊菩萨倚坐在狮身上。窟内靠东原来是一尊大铁佛,文革中被毁损,后塑一尊弥勒佛铜像。洞内南壁下边一组合像,中间为观音菩萨乘吼,左边为普贤菩萨乘象,右边为文殊菩萨乘狮。洞顶为龙凤藻井图。</p> <p class="ql-block">中佛洞燃灯佛殿位于大雄宝殿东北侧最高点,距地面高约15米左右。石窟正中为燃灯佛。右一功德碑,载有:大明隆庆元年上至隆庆四年修造燃灯佛殿等字样。洞顶是彩绘八卦穹窿顶。</p> <p class="ql-block">从千佛洞下的观景台遥望耸入云天的多宝佛塔。</p> <p class="ql-block">东佛洞与多宝佛塔浑然一体,巧夺天工。正中佛龛内供奉药师佛手捧宝塔。</p> <p class="ql-block">柏林寺五层八面的多宝佛塔,高约12米,塔基至第四层均系整块山石凿筑,第五层用本色石八块磨对砌筑,塔顶为另雕后置于东佛洞之巅。塔身各层每面线刻浮雕佛像三尊,造型端庄,刻工精细,因独特的巨石结构和规模被誉为“京西第一石塔”。(柏林寺资料均来源于景区介绍)</p> <p class="ql-block">从柏林寺下来,公路走的极为轻松顺畅,不过二十分钟左右便回到柏林寺村,今日行程到此结束。坐车前往宣化。是夜宿宣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