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处在明朝最风光的时期

一下子中头彩

<p class="ql-block"> 童宽名重其世</p><p class="ql-block">章宽即童宽,字栗卿,家住香溪后沙溪以北的南市码头旁,故号后溪生。香溪始祖文炳公第十一世孙,正一公蒙正之后,恒心堂宪十三公长子,行侯三八。童复章姓后的第二年(1508),章宽考中了进士,成就了“一门七进士”的雅号,香溪章氏盛名轰动朝野。先生与前几位章氏进士官员一样,为官公正无私,忠君爱国,刚正不阿,为民作主,敢于逆权倾朝野的太监刘瑾,是官者之楷模。郑州百姓为章宽先生生前在子产庙旁建有生祠受人祭祀,是香溪章氏中进祠的“神”级人物。由于章宽的政绩凸显,朝廷特为香溪章氏“一门七进士”赐建一座“科甲群芳坊”于老街。</p><p class="ql-block">章宽,祖上历代从儒,祖父童存泽,名沛,号味松,博通经史攻诗文,不乐仕进,隐于医。曾祖父名鍑,以寿冠带。高祖父童文,善草书有诗文存于《敬宗录》。宽公幼时贪玩,成熟较迟,弱冠之岁,俨然是个公子哥儿,纨绔子弟,读书不知努力,只知应付父母和教书先生罢了。</p><p class="ql-block">弘治癸丑(1493)年,探望在陕西木奄当官的父亲童佐,便跟随父亲住宿在偏僻的葭州(今陕西佳县)州馆里,在那里读书。先生看了那里的生活环境,有了几年炎凉世态的经历,方知读书之重要。</p><p class="ql-block">先生天生聪颖,自此非常努力,是个迟熟早成的典型人物。不久,补为庠弟子(秀才),治《易》经,以葭州籍中陕西正德二年(1507)秋,乡试成为举子。正德戊辰(1508)登吕柟榜进士。先生中进士后,初授山东道监察御史。当时,宦官刘瑾受正德之宠,勾结乡党,蒙骗皇上,权倾天下,许多绅乡宦官皆拜在门下。而先生秉承香溪章氏官品、官风之精神,从而藐视奸宦刘瑾。 </p><p class="ql-block">庚午(1510)年,宽公因逆刘瑾,被黜为平阳府推官,还没有上任之时。太监刘瑾一夜之间被正德查办,凌迟处死。刘瑾虽被处死,但朋党勾结,根深蒂固,余势仍然十分强势猖獗。 </p><p class="ql-block">壬申(1512)年,先生升迁郑州,刘瑾宦党,已败落。人们开始觉得朝廷清明。先生也开始再次振作,以民生为旨,体察民情,为民作主,所做之事,把民情、民生、民意放在首位,感人肺腑,深入人心,使百姓有国泰民安的感觉。郑州人民感恩载德,凑集钱物,为宽公建造生祠于子产庙傍,常年祭祀。这是宽公政绩的体现,也是香溪章氏人文精神的体现。 </p><p class="ql-block">甲戌年(1514),宽公升为苏州府同知。先生向来自重不屈,抑于权势,不肯低头,不肯出钱送礼买官。</p><p class="ql-block">年仅四十岁,这个年龄应该正是当官做事的鼎盛年龄,可他还是为了保持清正廉明的为官本质,不肯行贿上官,宁愿致仕还家。 </p><p class="ql-block">先生确是为官者的楷模,他当官敢同一手遮天的刘瑾死党抗争,心性不改,一次次为民、为朝廷抗势,深得当地百姓爱戴,以宽公的官德与官绩赢得了百姓捐钱建生祠,予以春秋祭拜的敬仰。赢得了明武宗的赏识,为香溪章氏赐建“科甲群芳坊”。 </p><p class="ql-block">先生是个孝子贤孙,事祖孝字为先,尊祖敬宗,曾于正德庚午年(1510),被黜而未任平阳府推官期间,主修香溪章氏宗谱一次。1519 年,捐资捐地基,在族人的协助下,主持迁址重建竣工规模宏大的章(童)氏大祠堂——五凤楼,显赫五百年。这是宽公对家族最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明朝先前的皇帝都知晓香溪章(童)氏每位官员,都俱有高尚的官德且十分贤能,刚正无私,清风廉政,爱国爱民,甚至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朝廷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明武宗朱厚照得知香溪章氏迁址重建宗祠,于是御笔“八婺名宗”龙匾,封敕给香溪章氏一族,挂于祠堂享堂之上,以弘扬正气,激励官员振颓扬清。这是香溪章氏所受到的最高奖赏,也是八婺大地以一个宗族得到的最高封敕与奖赏。这是香溪人的荣耀,也是兰溪乃至金华八婺的最高荣耀。</p><p class="ql-block">先生又于明嘉靖庚子年(1540)为香溪章氏撰写《世系说图》,再次理清渊源与传承,特别是对祖宗之恩不忘其本,以让后辈谨记于心,传于后世,其文载于后。 </p><p class="ql-block">先生回乡数十年,皆居于香头,归隐于后沙溪香头潭之北的集镇中段,名曰“藏春园”,自号后溪生,终日以诗书、垂钓自乐,似乎忘记了人间得失,似乎忘记了官场的升迁谪贬, </p><p class="ql-block">忘记了百姓对他的崇拜与敬仰。他不据功,不自傲,坦然面对过去未来,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芬芳足迹,成了为民立身行善的楷模。先生谦虚地自赞曰:</p><p class="ql-block">“才不逮而叨承乎爵禄,貌不扬而人惭乎章。两载滥竽台端,一麾遽尔颠踣。是以无善可称,无功可录。惟其不自,裁量之心恒远。慕乎,古人之芳躅”。</p><p class="ql-block">从自赞文词中可见宽公谦逊之极。 </p><p class="ql-block">太史泾野吕公寄之诗曰:“何处藏春一草堂 ,万竿烟雨即沧浪。葭州仙子兰脂隐,罢钓孤舟载夕阳。笑傲逸游翛然物,不知人间有得丧”。 </p><p class="ql-block">先生生卒没有地方考证,谱上只记载:娶陈氏,生三子献古、献可、献民,三女,长适佥事姜麟子庠生翼鸿,次适永康侍郎徐讚子庠生文玑,三适汤溪知县胡东子庠生大颐。侧室张氏生一子献功。 </p><p class="ql-block">先生属于香溪章氏恒心堂(正一公蒙正后裔),是始祖章文炳公第十一代裔孙,世居香头。可惜至今未见恒心堂后裔现生活在何地,更不知其房谱有没有存。恒心堂一脉中的绅乡与官员如童鍪、童存正、童柷、章宽、章朝重等事迹考证,只《香溪章氏宗谱》上寻得一鳞半爪。 </p><p class="ql-block">香头明代最荣耀、最光彩的三件大事都因童宽而出现:一、正德三年,童宽考中进士,有了“一门七进士”盛誉而轰动朝野,故而朝廷赐建“科甲群芳坊”石牌楼一座;二、童宽主持迁址重建“大祠堂”五凤楼五大间两庑房,另建厨房宿舍十余间,使得香溪章(童)氏有了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祠堂内具备最为丰富多彩的各种祠宇雅室配置;三、因大祠堂的建成,受正德皇帝封敕并御笔赠送“八婺名宗”龙匾一块,挂于祠堂享堂之上,成为香溪最风光的一个文化新时代。</p><p class="ql-block">一个在盛世重名,风光无限的人物,因他的谦逊不骄,至今成了名不经传,而不被今人所看重。惜哉!</p><p class="ql-block">章宽有着清正廉明之官风,奉献于民之精神,而其功高德远。一个能在任官时被当地百姓建生祠,春秋祭祀的大名人,我辈也该为之再颂其德,再扬其名,使之再度列名人榜,弘扬正能量,传承、光大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