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牢记历史 <p class="ql-block">在我年少求学时,语文课本里《血战台儿庄》的字字句句,如同一把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我的心。那些文字描绘出的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场景,是如此震撼,让我将这份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铭刻在心底。</p><p class="ql-block">201 6年11月10日那天,在朋友们的陪伴下,我终于踏上了台儿庄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一下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我们首先走进了台儿庄一战的史料馆,馆内的陈列仿佛将我拽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p><p class="ql-block">一幅幅黑白照片,记录着战争的残酷与惨烈。战士们那坚毅的面容,即使在枪林弹雨中,也未曾有过丝毫退缩。他们的眼神里,透着对家国的忠诚,对侵略者的愤恨。还有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简陋却承载着战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看着这些,我仿佛能听到战场上的枪炮轰鸣,能感受到战士们冲锋时的激昂呐喊。</p><p class="ql-block">走出史料馆,漫步在台儿庄的街道上,历史的印记随处可见。斑驳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弹孔仿佛是岁月留下的伤疤,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苦难。古老的建筑虽历经修复,但仍能从一些残垣断壁中,想象出当年战斗的激烈。每一块青砖,每一片瓦砾,都像是一位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默默地见证着那段悲壮的历史。</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清晰地看到了日本侵略者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台儿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团结一心,奋起反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中国军民不屈精神的象征,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前行,从“台儿庄大战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的牌匾下走进一座建筑。这座砖砌拱门下的木质门框,似乎承载着无数历史的重量。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穿着迷彩服的男子,他的神情肃穆,仿佛也在感受这段沉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史料馆外,一座纪念建筑矗立在阳光下,上方写着“血战台儿庄”五个大字。建筑前摆放着许多真实的武器和弹药,仿佛在无声地讲述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两侧的雕像栩栩如生,一位手持武器,一位高举旗帜,仿佛仍在鼓舞着后人铭记这段光辉岁月。</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石墙前,两个士兵雕像凝固在战斗的姿态中,一个站立持枪,一个蹲姿瞄准,背景中一门大炮和沙袋仿佛将人带入了真实的战场。空气中仿佛还弥漫着火药的气息,耳边似乎回荡着战士们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一面灰砖墙上,“打倒日冠”四个大字格外醒目,笔力遒劲,仿佛是那个时代人民心中最坚定的信念。站在这面墙前,我仿佛看到了无数军民高举旗帜,誓死抗敌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我们来到了一块石碑前,碑上刻着“八路军抗特南抗日纪念园”的字样,下方还有“八路军第115师 1939.9”的铭文。石碑周围是石墙和石磨,环境庄严肃穆,让人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生怕打扰了这片宁静。</p> <p class="ql-block">路边,一个木制的路标立在石墙上,指向“115师政治部”和“115师司令部”的方向。秋天的树叶随风飘落,背景中的树木与石墙交相辉映,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在第三展室前,一块中英文的指示牌写着“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的字样,背景是石墙和树木,环境古朴而安静。走进展室,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一件展品都在讲述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参观了一座古老的石屋,门口挂着“八路军平遥县军分区”的牌匾。石屋内部结构古朴,石墙与木梁交错,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当年战士们在这里开会、部署任务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小屋石墙由大小不一的石头堆砌而成,显得古朴而沧桑。这里曾是战时的重要据点,如今虽已荒废,但那段历史却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在一条木制吊桥上,两人缓缓行走,阳光洒在桥面上,绳索随风轻晃。背景中的山丘与植被构成一幅宁静的画面。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也感受到了和平的温度。</p><p class="ql-block">如今,在中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翻开尘封的相册,看着8年前在台儿庄拍摄的那些照片,心中感慨万千。我精心地将这些照片复制编制,创作成美篇,献给这场意义非凡的纪念活动。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台儿庄一战的历史,铭记那段血与泪的</p> <p class="ql-block">此篇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