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短歌行》是魏武帝曹操的名篇。说起曹操,真是一言难尽。学生时代读《三国演义》,得知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来看京剧《捉放曹》,讲述曹操刺杀董卓遭遇通缉,被县令陈宫擒拿。陈宫对曹操寄予厚望,弃官一起逃跑。不料曹操生性多疑,对盛情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并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骇世名言。之后又看《蒋干盗书》,曹操误中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将荆襄降将蔡瑁张允斩首,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剩下十八骑残兵败将退走华容道,遂有关云长义釋曹操的精彩大戏。在京剧的剧目中,曹操都是一副大白脸,呈现奸臣相,刚愎自用,生性多疑,草菅人命,是典型的反派角色。</p><p class="ql-block"> 及至年长,阅读魏晋时代的诗歌,尤其是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名篇,受到震撼。他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名句,与青少年时代了解的曹操形成強烈反差。他的《短歌行》至今我尚能背诵,诗中的通达彻悟和潇洒自如的表述,令人叹服,百读不厌。</p> <p class="ql-block"> 《短歌行》</p><p class="ql-block">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 <p class="ql-block"> 当年观看京剧《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内有“横槊赋诗”一折,由京剧名家袁世海扮演曹操。袁世海素享”活曹操”的美誉,他把曹操纵横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剧中袁世海诵读《短歌行》,慷慨激昂,苍凉悲壮,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由于剧情需要,诗中自“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契阔谈䜩,心念旧恩”的十六句省略了。这多少有点遗憾。</p><p class="ql-block"> 我上中学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在报刊上高调发声,为曹操”翻案”,并写了一出话剧,名曰《蔡文姬》。话剧中的曹操不再是大白脸,而是一位正气凛然的政治家形象。现在回首往事,郭沫若此举并非是猛然发现历史真相,为曹操仗义执言,而是另有原因。曹操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更无须后人为他“翻案”。他的种种作为,表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的性格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此而已,岂有他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