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许多不经意的擦肩而过,留下无尽懊恼与悔伤。我与百望山的邂逅就差点如此。 多年前我和几位同事为职工挑选秋游地点,慕名而来却只草草一瞥,见到不起眼的山丘、灰暗的碑林、泛黄的山色……颇失所望,悻悻而归。 本以为与她就这么浅浅的一面之缘了。哪知最近我大发懒劲,出城爬山的兴头大减,又预报全天有雨,于是决定就近转转,结果收获了一场失而复得的美好。 扫了辆共享单车一路向北,过火器营桥,昆明湖路西侧,南水北调核心区二期工程建成,一条崭新的木栈道穿行在花红草绿柳丝间,是个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p class="ql-block"> 更让我大吃一惊的是颐和园东墙外,新建的六郎庄公园,稻田、花圃、草坪、荷池、溪流、假山、小桥、亭榭、柳林……一派田园风光,美极了!清风入怀,花草织梦,让赤脚在乡村田埂上长大的我秒回故里,如痴如醉。</p> 又向北,过安和桥,想起那首好听的曲子。见到京密引水渠两岸玉砌雕栏间,汤汤碧水,潾潾清波,依依垂杨,仿佛置身江南水乡。 其东侧新建“清河之源”滨水公园,往日脏乱破败的老龙口沟(又名黑山扈沟,是北京城北部排水河道清河上源,属北运河水系),洗尽尘垢,妆容一新,清幽雅致,韵味十足,宛如一幅流动的生态画卷。 <p class="ql-block"> 浑忘却时间与方位,不觉已离家十公里,来到了那座印象依稀的门楼——“百望山森林公园”,又不由自主地迈步而入。</p> 人生有时只需要一次静静的驻足、一次默默的倾听、一次深深的凝望,就会收获意料不到的神奇与精彩。这次不慌不忙的信步闲游,终于让我切身感受到百望山脱俗的颜值魅力与深邃的内涵气质。 百望山森林公园在颐和园北3公里处,是距市区最近的自然生态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达244.6公顷。百望山属太行余脉,主峰海拔仅210米,却是太行山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山峰,故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称。 《长安夜话》云,“百望山南阻西湖,北通燕平。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峰,故曰‘百望’。” 传说北宋杨六郎与辽兵曾在山下大战,佘太君登山观战,为子助威,因此又叫“望儿山”,今存佘太君庙、教子台等遗迹。故尔,山下两个村庄分别叫东北望(旺)、西北望(旺)。 百望山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素有北京城市氧源之称,是北京市重要的绿色屏障和天然氧吧。眺望周匝山岭,皆蔚然而深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山间之晴晦雨雪、四时朝暮景色变幻、极尽妍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数十年持之以恒植树造林丰功伟绩之缩影。 辽金以来,随着北京城政治地位的上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长,西山一带浩瀚无边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破坏。至清末,西山森林所剩无几,到处荒山秃岭。 肇始于1950年代初期的西山地区绿化工作,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持久攻坚。由于百望山地质条件恶劣,多为石头山,造林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此,采取了“客土造林”的方法,即把石头扒开,挖坑后填入土壤再种植树苗。 经过数十载艰苦努力,几代人接续奋斗,才有了今天的满坡锦绣、无垠绿海。有鉴于造林之不易,生态之可贵,百望山公园勒石为记,建成七处碑林景点,有亭、廊、墙、阁诸形制,约700余碑刻,散布各处,供游人观瞻。 这些碑刻包括老一辈革命家关于林业建设的题词及著名书画家的作品,以绿色文化建设为中心,述前人殊勋,倡生态文明,弘书法艺术,不啻为新时代的兰亭雅集,思想意义尤有过之。 拾级而上,经过留金园不远,见到华国锋同志题写的“太行前哨”碑。华老有大智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其书法筋韧骨坚、华丽端庄、浑然大气,达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观之让人感慨万端! 半山腰是一处碑林,层层叠叠,蔚为壮观。最下方山石上是张友渔题写的“百望山”山名碑,顶层为吟诗阁,内置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雪》诗碑。 碑林中一方石碑让我动容,是冯玉祥将军的军令,“马啃一树,杖责二十,补栽十株”。 很快上到山顶,见到三开间的佘太君庙,立有北宋名将杨业夫人佘太君石像一尊,左右侍立者为杨六郎和杨八姐。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经过评书大师刘兰芳演绎,更是家喻户晓。 东山腰另有景点“望儿台”,传说佘太君曾在此谢绝儿子杨六郎送行,督促其下山迎战辽兵,并在此观望。 佘太君庙背后是“望京楼”,站在这里眺望京城,的确比香炉峰、鬼笑石、凤凰岭等诸峰要清晰得多,不仅颐和园、圆明园、玉泉山等历历在目,而且电视塔、中国尊、奥运“大钉子”等地标也一览无余。<br> 佘太君庙西南里许天摩沟腹地,有一座庄严肃穆的黑山扈战斗纪念园,建于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2015年。巨大的崖壁上锲刻着着杨成武将军题写的碑文,朱红行楷,铿锵有力。还有一面生动再现当年激烈战争场面的浮雕墙和一组雕塑。<br> <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8日,国民抗日军在此伏击日寇,击落敌机1架并歼敌60余人,史称“黑山扈战斗”。1996年老战士在当年队伍进发的地方,种植“游击队之林”并立碑纪念 。</p> 从杨家将到抗日军,炎黄儿女不屈不挠抵御外侮强寇,战斗精神代代相承;从佘太君满门孤寡到邓玉芬为抗日痛失丈夫和6个儿子,英雄母亲隔着时空相遇,大爱大义直薄云天!今天我们乐享和平幸福、沐浴胜利荣光,当铭记历史,“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br> <p class="ql-block"> 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似其貌不扬的百望山竟有非同凡响的美貌。从“儿时山林”景点到古树园,这条几百米长的幽幽山谷,树木参天,泉水涓涓,景致清幽。还有百年引水渠、老房子、天摩拱门及附近的圣母山、圣母院遗迹等。</p> 圣母院,是法国天主教圣母会在百望山修建的修道院,始建于1919年,最初由法国传教士购买百望山土地后建立,作为神职人员疗养所。建国后由解放军309医院接管。其主体建筑尚完整,未开放。院内保留了石砌圣母山、荷兰传教士威廉墓碑等遗迹。<br>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以炮舰轰开我国国门,对我肆行经济文化侵略。传教是方式之一,特别是利用我国民嗷嗷待哺的困境,市恩于民,化刀光剑影为脉脉温情,具有一定的欺骗性,须以警惕。<br> 从怀素亭往北,是“曲径烟深”木栈道,架在山谷小溪边,沿途佳木葱郁,绿意盎然,四周轻岚如烟,脚下泉水叮咚,恍然仙境。<br> <p class="ql-block"> 见到不少孩子在溪谷里兴致勃勃地玩水,年轻真好!惠风桥也很美,桥下的天澄湖上一群野鸭正自在嬉水,人与自然原来可以如此和谐。</p> 真是相识恨晚!这么近、这么美,百望山,我定会常来相会,相期以老!<br> <p class="ql-block"> 2025.08.23记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