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我的母校西工大(五)

W.G.32291229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撰稿:W.G.3229122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插图:W.G.、感谢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配乐:《贝加尔湖畔》孙楠、张碧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风起 雪落,不经意间,我们都成了岁月的过客。当再回首往事时,沉淀下来的 不只是对过往的追忆。还有那些如风的歌、如诗的画,与被岁月打磨凝炼,而逐渐认知的自我。</p> <p class="ql-block">七、“不负韶华行且知”</p><p class="ql-block">(一)梦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上小学时,老师常布置作文《我长大以后…》,鼓励我们张开梦想的翅膀,憧憬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我儿时的梦想是:长大后当一名人民海军,身穿海魂衫 头戴大檐帽,<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气活现地,</span>巡逻在祖国的海疆~</p><p class="ql-block">可是等我长大以后,却正赶上那个暴风骤雨的年代。那时,我们被汹涌澎湃的红色激流裹挟着,以前所未有的气势 “荡涤着旧势力的污泥浊水”……其间,冲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基础的同时,也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那时的我,即是共和国历史的 亲历者,也是身受极端意识形态荼毒的 受害者!</p> <p class="ql-block">当“上山下乡”的风帆扬起,我们于风雨人生中投身广阔天地---“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炼一颗红心,做个新型农民”的那一刻,梦想于我,已是朦胧迷茫 遥不可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年我招工进厂,成为一名航空仪表装配工。三个月后,被送往宝鸡212厂实习。一年后回厂仅三个月,又被</span>推荐上大学。回望一路兼程的青葱岁月,真诚为自己能成为时代的幸运儿,而深感荣幸 感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我怀着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进入大学校园,清纯的面庞现出的,既有对知识的渴求,也身感“工厂的重托、父辈的希望、与国家使命”的重量。让我不止一次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刻苦努力学习,要对得起这份沉甸甸的信任!”</span></p> <p class="ql-block">大学校园,是我们造梦的地方。然而,每人的梦想又各不一样。有人渴望,成为改变世界的学者;有人向往,三尺讲台传递薪火。更多的人,响应国家的号召,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论梦想是在教室、在校园,在池畔、在操场;每个平凡的瞬间,都可能埋下梦中的种子,静待一日破土而出,生根发芽。</span></p><p class="ql-block">也许梦想,是挑灯夜读下的一张图纸;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灵魂碰撞出的一朵火花,</span>实验室里勇敢的尝试;它都是,每次试错后跌倒 又爬起的勇气。</p><p class="ql-block">大学校园是每个人追梦,也是我们试错的地方。虽然,每人的梦想都各不一样。无论你的梦想是微小 还是宏大,是扎根泥土 还是奔向远方?这里都是,梦开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后排:齐爱荣、杨莉华、冯淑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前排:杨艳丽、我、王雅兰、陈红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二)“不负韶华行且知”</p><p class="ql-block">1、“理想很丰满”</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复苏时期。那时,作为全国重点理工科院校,“西工大”也处在“工农兵上大学”的岁月。那时的学习氛围,始终伴随着频繁的政治运动。这对学历本就参差不齐的我们来说,确实造成了不少的干扰和影响。正因此,大多数学员才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永远忘不了,在这里度过三年多的校园生活---</p><p class="ql-block">的确,大学生活是我们一生中最难忘的青春时光。校园里的每一天:即有小桥流水,也有大江东去……</p><p class="ql-block">当天边,露出一抹朝霞;操场上,早起的学子 已展开<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姿;跑道上,晨练的人们 亦奋勇向前。教室里,校园中,晨读的</span>学员 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八个月补习结束 马上按专业分班,正式进入大学学习阶段。这时,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基础等大学基础课 接踵而至……</p><p class="ql-block">学习的难度与强度一下提高:一节课的内容能涵盖中学几周的。上课的节奏也变为跳跃式的,那是 从中学的“平面直观”,直接跳跃到大学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逻辑思维 + 立体</span>抽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稍不留神 就无法跟上。</span>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让我一下有了与之前大不同的压力!</span></p><p class="ql-block">直到这会儿,我才深切体验到,什么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所以,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教室或图书馆度过。晚上教室、图书馆关闭,回到宿舍,继续“点灯熬油”看书学习。</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西工大”作为全国重点理工科大学,那时许多教师都承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工大”八十年代学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了为“工农兵学员”夯实教学基础的重任。‌至今仍清晰记着,教<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span>《高等数学》的王德如老师。</p><p class="ql-block">王德如老师是七十年代数学系的知名教授、系里的数学标杆。他以严谨的授课风格‌、清晰的讲授思路和精致俊逸的板书著称,形成了他深刻的教学影响力‌。</p><p class="ql-block">他坚持每年修订教案、重写讲稿,体现了对教学的高度敬畏和专业精神,持续了四十余年‌。王德如教授代表了七十年代高校教师对教学质量的坚守,其事迹不仅见于校史记载,更通过师生口述和家庭传承,成为西工大教育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他主要从事基础课教学,从未带过研究生,但毕业多年的学生常回校看望他。这足以说明,他授课的精彩 和深远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四十来岁,端庄的脸庞 不拘言笑---上课铃响,他稳步走进阶梯教室,眼神扫视过学员后,嗓音洪亮:“好,现在我们继续第*章 第*节的~~核心概念…” 没有寒暄、没有过渡,效率之高、直插主题。</p><p class="ql-block">讲到核心重点时,他慢慢抬起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字斟句酌、目光如炬</span>:“请大家记住以下重点:~ ~ ~ !” 语言非常精炼,没有丝毫修辞和感叹。然后再把讲过的重点,提纲挈领、字体工整<span style="font-size:18px;">娟秀</span>地写在黑板上,便于我们课后复习。他的《高等数学》课,多年来为广大学员追崇!所以绝不能落下!于是,我根据讲义对照课堂笔记,把自己钻进书本里,反复啃公式、做习题,结果不错!为此自认为,高数是几门课里学得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图书馆前(1973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2、“现实很骨感!”</p><p class="ql-block">可是我的《大学物理》却不像《高等数学》那么幸运。因为它不再是《高中物理》那样简单的牛顿力学,而是更立体抽象的力学体系。这些都需要你张开逻辑思维的大脑,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微积分和矢量分析:麦克斯韦方程组、刚体转动惯量等的抽象</span>概念,具象化去解构<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仍记得教《大学物理》的吕文培老师。吕老师三四十岁,齐耳短发衬托着微胖的脸庞---上课铃响,她快步走进教室,用清亮的嗓音:“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内容:……当讲到核心重点时,她会蓦然抬头,声音提高八度 抑扬顿挫地:“请记住~~~!” 然后低头 再抬头, 提高嗓门 抑扬顿挫:“~ ~ ~ !” 地重复一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充满活力四溢的朗朗气息,依然遮挡不住我对</span>《大学物理》的焦虑。老师在讲台上大吹法螺时,我似乎都听懂了;但下来做题:哪道题适用哪个定理、套用哪个公式,却<span style="font-size:18px;">懵得我晕头涨脑 直出冷汗,</span>依然对不上号!好友学霸 CHL,看出我的困惑就主动过来,将她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与其独有的解题方法,掰开了揉碎了,一遍遍地循循善诱 对我进行辅导。</p><p class="ql-block">记得那年的大热天,我在图书馆找一僻静角落,头顶一块打湿的毛巾---根据老师讲的重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CHL辅导我的方法,仔细对应找出问题,结合独有的解题思路,一一对应解套。“无奋斗不青春”!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数不清涂满题解的稿纸,这份坚持 终让我走出困顿。</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六号楼后面小花园(1973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无论大学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都是基础课中的基础,必须学好!否则其后陆续开始的《电工基础》《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晶体管电路》《自控原理》等基础课,就无法继续跟上了。</p><p class="ql-block">那会儿觉得《大学外语》,相对这些大学基础课,也就是小菜一碟,所以没太在意。没想到,第一次摸底 成绩就很不理想。外语老师找我谈话,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外语的重要性,可能你现在并不觉得,但是等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你才越来越觉出它的分量!而且你有很好的外语天赋---口齿清晰,表达力强,形象又蛮好。真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你的优势,做出令人刮目相看好的成绩?老师的诲人不倦,激起了我的好胜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8521班毕业三十周年纪念(2005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此后,无论是在教室里 还是在校园中,我都是“书不离手、曲不离口” 嘤嘤不休~没多久 成绩迅速提升,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p><p class="ql-block">有了较好开端,后续<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学基础课与专业课,虽仍旧是 跌跌撞撞 高低起伏,但</span>“青山肃穆、残阳如血,多少次经历风风雨雨;最终,不也迎来了如诗的黎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对于《大学化学》我觉得工作用不上,所以提不起兴趣,</span>学得最差。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我却在桌下 “别有洞天”~时至今日 我脑海里只留下,他洪亮无比 带有南方口音<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氦、氖、氩、氪、氙、氡” 惰性气体的六个元素符号。</span>一晃,五十年光景逝去,现在仍觉得对不起我们的化学老师。在此,深鞠一躬 以示谢罪!</p> <p class="ql-block">大学校园是造梦、更是试错的地方。无论,我们的梦想是微小还是宏大,是扎根泥土还是奔向远方?这里,都是梦开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风起 雪落,不经意间,我们都成了岁月的过客。当再回首往事时,沉淀下来的 不只是对过往的追忆。还有那些如风的歌、如诗的画,与被岁月打磨凝炼,而逐渐认知的自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08.26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重修于西安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