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榆林古城忆旧之六:济济有众石头城

商子周

<p class="ql-block">1976年,佳县招待所。左起:吴继武、赵锁奎、范新禧、于安敬、张景文、商子周、喻纯祥 </p> <p class="ql-block">他们曾经躬耕于佳县。后排左起:王兴、范新禧、马志欣,前排左起:齐静淑、金莉、胡瑞华</p> <p class="ql-block">“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路生梅——人生几个甲子年!</p> <p class="ql-block">  因为胃癌普查,流行病、病因综合考察,在佳县这座石头城里断断续续住了一年时间,和医务系统的许多同龄人结缘终生。 </p><p class="ql-block">‍ 佳州古城,是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它高高矗立于黄河西岸的石头上,石街、石墙、石窑洞让她别有风韵,遂得名“石头城”,与南京古城同名。不过,南京的石头城,如今只是位于清凉山西麓一带的遗址,建成以“石城怀古”为主题的石头城公园。而佳县的石头城自宋代开建至今千余年,却从未易地,可谓名副其实。城池东临黄河,西南有佳芦河围绕,三面凌空绝壁,素有“铁佳州”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文化大革命期间,榆林地区十余县造反派纠集数千人,持大刀长矛,步枪机枪围攻数月之久,竟无功而返,足见其地势之险要,城池之坚固。 </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清楚记得石城佳县的绰绰风姿,白云山、香炉寺、云岩寺,记得神泉毛主席住过的窑洞,记得黄河发洪水时的怒涛,河边捞河柴的船工,记得招待所门前如篮球场大小的“东方红广场”,记得佳县许多难忘的故人和往事。 </p><p class="ql-block">‍ 一座石头城,一方勤劳朴实的百姓、孕育得这片黄土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仅元、明、清三朝,便有文武进士、举人近百名,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文官武将、专家教授、文化名人层出不穷。石城这片土地,既孕育了土生土长的佳县百姓,也滋养了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过的一众贤达和仁人志士。 </p><p class="ql-block">‍ 佳县医务界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新一代,有许多品德高尚,出类拔萃之辈。据佳县老同志回忆,上世纪50年代,佳县就曾分配来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的曹方大夫,不幸的是,在那个视知识分子为改造对象的年代,一件莫名其妙的医疗纠纷让他身陷囹圄,文革后期才得以平反昭雪。蒙冤20余年,浪费了大好的青春才华,吃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这既是那个时代,也是个人的悲剧。 </p><p class="ql-block">‍ 1958年,从武汉医学院毕业的楚留安是佳县县医院的第二名大学生,人地两生的他操着一口标准的河南话,在只有13名医护人员的县医院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特殊年代基层工作的经历让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内外妇儿,无所不通,一生的坚持,从没有离开这座石头城,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奉献给了佳县人民。 </p><p class="ql-block">‍ 文革期间,佳县有近百名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如北京医学院、中医学院的王兴、胡瑞华夫妇、马志欣、齐静淑夫妇、路生梅等,还有我的同学吴继武、校友李宏、王振汉夫妇、范新禧、金莉夫妇、李德琦等人,他们多年辛勤耕耘,服务百姓,在当地有口皆碑。 </p><p class="ql-block">‍ 佳县卫生系统的同龄人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王兴夫妇(北京医学院),马志欣夫妇(北京中医学院),都是那一代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人才。王兴的睿智、稳重、大气、出色的组织能力以及做为领袖人物的凝聚力,马志欣的正直、聪明、幽默、文采,以及带点孩子气的率真和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让我终生难忘。我们常常围坐在县招待所的炕上促膝长谈,彼此述说着心中的迷茫和无奈,相互鼓励,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明天。 </p><p class="ql-block">‍ 北医毕业的路生梅没有参加普查队,和她认识,但交往不多。一如前辈,小路也始终没有离开佳县,她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坚守,坚守心中的理想,信念。你难以想象,五十年,年复一年的面对丘陵沟壑、漫天黄沙,面对简陋的医疗设施和条件,面对同学、同事调入大城市、出国深造,事业有成的思想波动和冲击,依然能够心如止水,矢志不渝,无怨无悔,在佳县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片贫瘠的土地,这份坚持,这种境界,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吾辈只能高山景行,仰止弥高,永远无法企及。2024年,路生梅获得 “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这是党和人民对她一生坚持的最高荣誉和肯定。</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关键时刻的决定,往往取决于你的胸怀、眼光、勇气和魄力,体现的是“大智慧”,还是“小聪明”,得益于你的人生阅历、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和感悟能力。当然,无论是选择留在佳县坚持,还是离开去追求另一番人生,都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份执念,没有好坏对错之言,只是选择了一条不同的人生道路而已。 </p><p class="ql-block">‍ 离开佳县的许多人都选择了继续读书或者在条件更好的医院深造提高。王兴夫妇都考取了研究生,夫人眼科专业,王兴师从颌面外科大家张震康教授,后留学美国,曾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主编,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马志欣回京后弃医从政,官居北京石景山区卫生局长、科委主任、环保局局长等职,他的悟性,常人无可比拟,毫不相关的专业,都能玩得得心应手,且颇有建树,不易。夫人小齐(静淑)在石景山区医院工作。那年送内人祖母赴京,居所距她供职医院咫尺之遥,曾登门拜托,为齯齿老人日后求医谋得方便,后来,也的确多有关照。 </p><p class="ql-block">‍ 佳县有许多西安医学院的校友,同年级同学吴继武,在黄河边上偏远的媳镇公社医院工作,他的笛子吹得非常好,可与专业人员同台媲美,我们曾同在年级文艺宣传队。他出身中医世家,离开佳县后,继承祖传的中医导引术,对肥胖病进行专项研究,独创了循经推拿减肥术治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被授予“民族医药之星”的称号,创办“北京WJW肥胖病防治研究所”,在国外开办中国自然疗法减肥中心,为中医养生走出国门作出卓越贡献。 </p><p class="ql-block">‍ 学弟范新禧调入西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办公室主任,他文化艺术功底深厚,妙笔丹青,书法行云流水,笔走龙蛇,绘画线条流畅,色彩丰富,美感尽收,是同学中难得的人才,夫人金莉在中心医院从事眼科专业,事业颇有成就。 </p><p class="ql-block">‍ 王兴、马志欣天生聪慧,悟性极高,受教于京城名校,见多识广,虽为时世所迫,屈就于僻壤,然心怀鸿鹄之志,全凭一己之力,奋斗不息,改变命运,最终造就了大医、明吏。小路坚守心中理想,品德高尚,正如王兴所言,“我们在佳县留下了青春,留下了我们的第二故乡情,但老楚,小路留下了他们的一生。”人生之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这种平凡的伟大,才是最值得敬佩和怀念。我的校友、同学吴继武等人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在事业上也大有所为。而我选择绥德二康,即使调回西安,毕竟西部穷乡,昔日抉择咫尺之间,日后竟差之万里。如今,时过境迁,莫言窑洞长谈,即使是相会厅堂,也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p><p class="ql-block">‍ 佳县的那段日子已经远去,年轻时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的豪气,踌躇满志,扬扬自得的傲气也已随着流逝的岁月消磨殆尽,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和永恒的友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