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唱者—皮埃尔·狄盖特</p><p class="ql-block">本文选自改编版演唱—那英</p><p class="ql-block">翻唱—凤来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地位与影响</p><p class="ql-block">《国际歌》曾被作为第一、第二国际的会歌,苏联国歌及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歌,其原版无“原唱”概念,而是经作曲者皮埃尔•迪盖特首唱后集体传唱的工人阶级赞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p><p class="ql-block">作词:1871年,法国诗人、革命家欧仁·鲍狄埃在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于悲愤中写下《国际歌》歌词,控诉剥削阶级,歌颂无产阶级的斗争意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曲并演唱者: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歌词谱曲,采用大调式与进行曲节奏,让歌曲兼具感染力与号召力,并于同年6月23日首次公开演唱 ,从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迅速在全球工人运动中流传。</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歌》最早由笔名为列悲的译者于1920年译成中文。瞿秋白最早将歌名译为《国际歌》,并于1923年6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季刊。1962年4月28日,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根据萧三1939年的译文进行修改,经过集体审定后刊登在《人民日报》。</p><p class="ql-block">《国际歌》曾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1922年至1944年为苏联国歌,1931年至1937年为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国歌。中国共产党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程序的第一步为奏(唱)《国际歌》。从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闭幕时,都会演奏《国际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国际歌 歌词:</p><p class="ql-block">起来 饥寒交迫的奴隶</p><p class="ql-block">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p><p class="ql-block">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p><p class="ql-block">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 起来</p><p class="ql-block">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p><p class="ql-block">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p><p class="ql-block">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p><p class="ql-block">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p><p class="ql-block">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 让思想冲破牢笼</p><p class="ql-block">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趁热打铁才能成功</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p><p class="ql-block">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p><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p><p class="ql-block">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特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歌词:语言直白有力,无华丽修饰,用“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等比喻,将剥削阶级的压迫与无产阶级的反抗欲望具象化,极具煽动性。</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旋律:采用4/4拍进行曲速度,开头低沉压抑(对应“苦难”),副歌部分旋律上扬、节奏紧凑(如“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形成情绪反差,既传递苦难,更激发斗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核心主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阶级觉醒: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直接唤醒底层人民的反抗意识,指出“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强调无产阶级需靠自身力量解放自己。</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理想追求:以“英特纳雄耐尔(International)一定要实现”为核心口号,表达对消灭阶级、建立公平社会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际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一首歌,响彻全世界。奠定了其非凡的历史地位与意义。</p><p class="ql-block"> 它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精神符号,见证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至今仍是激励全球劳动者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文化标志,具有跨越时代的思想与情感力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谢您的聆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