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陈守都艺术简介</p><p class="ql-block">陈守都 男,1955年7月出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浙江省磐安县人。自幼爱好书画,既无庭训之优,亦无名师指点,自学成才。人生经历过工农商学兵的坎坷道路,当过特种政治兵、毛主席的住地警卫战士、迎送外宾(外国首脑)。长期以来,对书画艺术执著追求,笔耕不辍,同时涉猎广泛,诗书画印全面发展。《陈守都诗词选集》作品近3000首,有多首诗词在报刊杂志发表。在书法领地,遍临诸家,博采众长,硬软兼施,双管齐下,毛笔和钢笔同时擅长真草隶篆行魏诸体,其作品“结体严谨端雅,线条苍劲挺健,用笔清秀流畅,风格潇洒豪放,传统功底较深厚”。近年来,在国际和全国大赛中获金奖5次,银奖10多次,铜奖20多次,作品及艺传被编入30多部大型典集和辞书,作品曾赴日本、加拿大、港澳台等地展出,被海内外多家书画院、画廊和博物馆收藏。被授予“世界高级硬笔书法艺术家”,“世界书画艺术名人”,“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新中国书画六十年代表人物”,“国宝级艺术家”,“青花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成就奖”,“共和国诗书画功勋人物”等称号。</p><p class="ql-block">主要入选有:《中华好诗词好格言作品集》、《中华当代诗词精选》;首届“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国际现代书法集》、《中国书画艺术家大典》、《国际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世界书画家铭录》、《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中国书法家选集(1900—2000)》、《当代书法》、《世界美术大典》、《新中国书画六十年》、《共和国艺术家辞海》等。</p><p class="ql-block">主要获奖有:荣获“当代中华诗神”荣誉称号,首届“育才杯”全国硬笔书法艺术大赛三等奖、国际硬笔书法家精品展铜奖、庆祝建国45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国际展银奖、“唐诗宋词颂”书画印作品大赛赴日展优秀奖、庆祝中国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画摄影艺术大赛二等奖、“中和杯”全国书画大赛银奖、中外当代书画艺术家名鉴二等奖、跨世纪中原优秀作品大型展银奖、“庆祝建国50周年暨澳门回归”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特别金奖、第五届国际书画作品展金奖,首届中国文艺杰出成就奖书画艺术金奖,荣获《新中国书画六十年》金奖,“青花杯中国传统文化最高成就奖”,共和国诗书画功勋奖金奖等。</p><p class="ql-block">现为: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职称:一级书法师。</p> <p class="ql-block"> . 前 言</p><p class="ql-block">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是古典文学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文字中生命力最强的文字,为世界上现存唯一的表意文字,其中波斯、埃及和玛雅古文字均已失传,只有我国的汉字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生生不息。中华诗词的产生缘于汉字的独有功能为其提供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其它任何文字都没有的平仄格律,是中国人民对世界人类文明中文化遗产的重要贡献,它如巨人般屹立在世界东方。</p><p class="ql-block">中华诗词渊源流长。从《诗经》、《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词一直到现代自由诗,历时三千多年,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数以千计、名闻中外的伟大诗人。仅唐代,全唐诗库共收录诗人2529人的诗作42863首,共计900卷,宋、元、明三代就《别裁集》收录的诗就有11600多首,中华诗词一直盛传不衰,充分表现出其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并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毛主席曾说:“旧体诗一万年也打不倒”。</p><p class="ql-block">中华诗词博大精深。诗词是韵律文学,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形式,人们把它称之为“文学之文学”,它具有形式精湛、艺术高雅、音韵优美、节奏明快、文字简炼、内容丰富、语言精美、意境深邃、哲理含蓄、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等优点。诗能揭示人生哲理,倡导正气,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诗能反映和揭露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负面,针砭时弊;诗能吟咏抒怀,陶冶心灵和情操。翻读中华诗词巨著,我们可以从字字珠玑、琅琅上口的中国古典诗词中领略到诗词的优雅,感受到诗词的神韵,欣赏到诗词的美妙。</p><p class="ql-block">诗词是文化艺术浓缩的精华。“诗言志”,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这一代有义务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着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充满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一爱国主义理念,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自已从小就喜欢古典文学,特别是诗词有浓厚的兴趣,情有独钟。因为白话文、自由诗,一写字数就多,篇幅就长,而古典文学,古体诗词,就象压缩饼干,文字数量少,隐含信息多,包涵内容广,表达寓意深,象金华火腿腊肉骨头,啃啃津津有味,再啃还有余香。为之,自己长期以来对诗词执着追求,孜孜不倦,忙里偷闲,将通过笔墨抒发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感受吟咏成诗词。</p><p class="ql-block">人生七十古来稀,命运如梦也如戏。我阅历丰富,经历过工农商学兵的各种生活。曾经当过特种政治兵、毛主席住地警卫战士、迎送外宾(外国首脑),种过田,干过临时工,做过生意,当过村长,破格招干,当过乡镇干部、县机关干部,最后成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公务员的公务员。多彩的生活,为我的诗作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和良好养分,触景生情,睹物兴思,因时而写,因事而吟,有感而发,言由心生,真实记录自己坎坷人生道路和工作生活轨迹,抒写时代风云变化和社会世态炎凉的情境,工作之余,始终把写诗当成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生活的补充,努力培养爱美灵性,不断陶冶高尚情操,在诗词的艺术王国中找到了许多工作和生活的乐趣。现将几十年来写成的近3000首诗稿中筛选出2000来首整理出版,以便翻阅,品味生活,回味人生。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诗词格律学识浅薄,所以许多作品境界不高,诗意欠浓,对仗不工,韵律欠佳,没有做到更好的字斟句酌、反复琢磨、不断推敲,精细加工,所以比较青涩,比较粗糙,半成品中差错难免,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和行家里手的斧正。 </p><p class="ql-block"> 磐安县财政局退休公务员 陈守都 </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七月</p> <p class="ql-block"> 后 记</p><p class="ql-block">诗云:“人从天堂到地狱,路过人间赏情趣。借问多少过百年?空手来又空手去。”人生是一个过程,只不过是路过人间一段时间而已。每个人从自己的哭声中来,在别人的哭声中去,来到世上存活少则几十年,多则百余年。我这一辈子,经历过无数的日沉月浮和白天黑夜,度过了许多的寒来暑往和春夏秋冬,就像电视连续剧,一集接一集在屏幕上展现于眼前。有童年的天真欢乐,有少年的梦想理想,有青年的雄心壮志,有中年的豪情壮举,有老年的闲情逸致。见识过无数的人情世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也到过许多地方,留下了深刻的足迹,见证过许多沧桑世事和变幻风云,品尝过无数甜酸苦辣和世态炎凉,承受过多少是非恩怨和得失成败,留下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能将人生的旅途中所见所闻值得书写的人和事,用笔写下来,融入到诗词中;能把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有趣的内容,用诗词语言记录下来,定格在纸质上,此乃是人生之幸事,也是平生之愿也。 </p><p class="ql-block">诗言志,诗为心声。人来到世上,走过的旅程总该留点痕迹,活在现实里,总该有所收获,不然的话,忙忙碌碌一辈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等于白忙活。我虽然是一个平凡人,但在工作中积极努力,曾经评上县劳动模范、省级银尚达人,在生活中身心健康,在艺术上追求完美,几十年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辞辛劳,笔耕不辍;我写的虽是平常事,但用简练的诗词来记录了旅程,表达了心境,抒发了情怀,阐述了观点,表达了内心世界,吐露了真实心声。现将它整理成,成了自己心爱的珍贵诗集,也成为人生的回忆录。这些诗词如果让后人翻阅,也可以分享我们的过去,从中能寻找到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前行奋斗不息的部分相关答案。愿将自己精心浇灌的诗词这朵艺术之花,与大家分享。</p><p class="ql-block">诗稿打印之初,承蒙县委宣传部领导鼓励和县文联胡主席和吴主席提供修改意见和出版建议,深表谢意。</p><p class="ql-block">谨以此书献给自己和妻子七十岁生日礼物。</p><p class="ql-block"> 磐安县财政局退休公务员 陈守都 </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