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之行第二日(2/3)

人间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4日,气温36°,今天是我们福州之行的第二日。这美好的一天是从寻觅美味开始的。一早,我们走上街头,寻觅传说中富有福州当地特色的网红早餐店。</p> <p class="ql-block">  忽然发现马路沿街种植的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植物,它有一人多高,像灌木丛一样呈巨大的球状。赶紧翻看百度,哦,原来它叫“红鸡蛋花”,生于南美洲,好看,一般用于装饰街道与庭院,但有毒,像夹竹桃一样,尽量不要触碰它。</p> <p class="ql-block">  穿过一条马路,我们便找到了朋友推荐的小店:福信鱼丸。店面不大,只有一间房宽,却有两三间房那么深,瘦长瘦长的,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起眼。</p> <p class="ql-block">  进得店来,一股浓重的鱼腥味便扑面而来,看来,这是正宗的鱼制品店。只见机器正把大盆鱼肉泥制作成鱼丸,店员则把机器制好的大鱼圆下进热气腾腾的巨大不锈钢锅里。所谓“鱼丸”,最大的就如成人的拳头大,里面包着肉圆,它太大了,一个吃饭的小碗只能装1~2个。</p> <p class="ql-block">  比洗脸盆略小一点的汤碗里盛着巨大的鱼丸。</p> <p class="ql-block"> 这是小号的鱼丸。</p> <p class="ql-block">  我吃不下这么大的鱼丸,就点了鱼面。鱼肉与淀粉组成的透明“鱼面”里面夹杂着鱼馄饨,一切都是鱼制品,味道好鲜美!</p> <p class="ql-block">  小店价格亲民,实在不错,难怪成了网红店。</p> <p class="ql-block">  吃饱喝足后,我们在上午8:50开车赶到“福建博物院”。此时,博物院的大门前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是利用暑假带孩子过来的,还有几个夏令营模样的团队,小营员们都规规矩矩地排队等候。</p><p class="ql-block"> 9点,博物院开门了。</p> <p class="ql-block">  福建博物院占地面积很大,是由多栋独立的建筑组成,每栋建筑就是一个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博物馆是“福建博物院历史博物馆”。在炎炎夏日进入中央大厅,觉得凉爽多了。大厅内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展览。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左边的“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览。</p> <p class="ql-block">  我们跟着美丽、博学的女导游开始了参观。女导游声音亲切、音质悦耳。我们游客戴上耳机,一字不落地聆听着导游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  我则边听导游的解说,边与导游互动对话,边有选择地拍照、标注,生怕出了博物院就一问三不知。</p> <p class="ql-block">  我是扬州人,发现展厅里赫然出现:福建在春秋战国时期竟然隶属于扬州。这让我很惊讶:古代扬州有这么大么?是不是“此扬州非彼扬州”?不管了,先自豪起来再说,赶紧拍照、标注!</p> <p class="ql-block">  这个彩陶仿佛一粒豆子,“彩陶豆”这名字起得形象。它的出土告诉了后人:彼年,福建的古人类不光追求吃饱,还开始美化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  铙,这个字读nao,第二声。</p> <p class="ql-block">  原来,福建直到秦时才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此时,我打心底里千分万分敬佩始皇帝——嬴政。</p> <p class="ql-block">  到了公元308年,中央王朝又调中原8个姓氏的家族进入闽地,这八姓分别是: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我的祖辈——黄氏也在移居之列!这八姓家族成员把中原文化带进了“七闽”,在“七闽”这片崇山峻岭中生存、繁衍。后来的林则徐、林徽因等名人都出生在福建。</p> <p class="ql-block">  一代又一代入闽的八姓家族在福建大地上创造出了灿烂文明和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中,孙女一直紧跟着讲解员的步伐,还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显得很有兴趣。</p> <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大厅左边博物馆的参观学习,越过中央大厅,我们又进入右边的“楮墨承礼,丹青载道”的翰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展厅,两面墙上就呈现出古色古香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书法的世界。展出的大多是明清时代福建的名人墨宝和官吏们的往来公文、书信真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晚清书法家翁同稣的真迹,他是咱们江苏常熟人。</p> <p class="ql-block">  我惊叹汉字书法的大气,惊叹蝇头小楷的温婉,惊叹各种字体各美其美的神韵,更惊叹古代文人无比扎实的书法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  出了此展厅,越过圆形中心大厅,便是“福建省美术馆”,可惜时间不够,也可惜孙女一心想去“自然博物馆”,我们就与它擦肩而过了。</p> <p class="ql-block">  自然博物馆是孩子们的最爱,馆里全是放暑假的孩子们欢乐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  从海洋动物,到陆地动物,到空中骄子——各种飞鸟,只要是在福建出现过的动物,这里全都有它们的标本。</p> <p class="ql-block">  鲨鱼太大了,几乎所有来参观的孩子都喜欢钻进鲨鱼模型的肚子里拍照。我也给孙女拍了一个鲨鱼肋骨内的特写。</p> <p class="ql-block">  由于天气太热,阳光太辣,我们只参观了孙女想看的几个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出了自然博物馆向南步行不远,便见约三层楼高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的青铜塑像面朝南方威武耸立在博物院的最南端。</p> <p class="ql-block">  博物院南临一条清澈的河流——福建西湖,湖边绿树成荫,湖上横跨一座三孔拱桥,桥下游船来来往往。景色甚是秀丽!</p> <p class="ql-block">  博物院南边河岸边的榕树高大成片,参观结束后,我们便来到河边歇息、拍照。</p> <p class="ql-block">  稍稍午休后,我们又从市区出发,追着退潮的时间,开车近一个半小时才到达赶海胜地——下沙。下沙海滩沙子细腻,建筑物很少,极少有人工雕饰的痕迹。但面积非常非常大,甚至可以用“辽阔”来形容。一条通往海边灯塔的宽阔大道将海滩一分为二。</p> <p class="ql-block"> 沙滩上开摩托真的爽歪歪。</p> <p class="ql-block">  有几个年轻人在沙滩摆拍“飞翔”,我也给他们抓拍了一张,年轻人全都笑盈盈的,一点儿也不介意我的闯入。</p> <p class="ql-block">   有很多当地人在赶海。</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追着大海退潮的时间来赶海的。我们一行人拎着专业的赶海工具,像模像样地向海滩深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  海水退潮后,沙滩上,无数只小螃蟹“倏”地钻出洞口,又“倏”地钻进洞里,引得孙女兴奋得哇哇大叫,不停地在螃蟹洞口挖来挖去。</p> <p class="ql-block">  被挖出来的小螃蟹吓得四处乱窜,我家两大一小——三个孩子则激动得用小螃蟹接龙……</p> <p class="ql-block">  夜幕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孙女生怕小螃蟹们被海鸟吃了,或被沙滩摩托压了,就挖了一个深深的坑,把赶海获得的“战利品”与小螃蟹一起放进坑里,填满沙土,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小螃蟹,躲躲好,千万不要让海鸟发现你。你快回家吧!和明天的潮水一起回大海吧!一定要好好活着哦!……</p> <p class="ql-block">  夜色越来越深,沙滩上华灯初上,各色餐厅、茶饮、临时舞台竞相登场,热闹的夜市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又沿着海岸线上的柏油马路踏上返城的路……</p> <p class="ql-block">  晚上8点多,我们回到了市区,又寻到一家门面比较大、大堂里有空调的网红店——刘家饭店开吃。</p> <p class="ql-block">  终于习惯了这么巨大的碗,奇怪的是这个店的面碗和汤勺居然是金属的,拿起来很有重量,看起来质量不错。每一份又是这么多的料,咱们就慢慢吃着呗。</p> <p class="ql-block">  这是刘家店里的招牌菜——红糟鸭米粉,孙女点的,她直呼好吃。</p> <p class="ql-block">  有眼福的人,在福州欣赏到了许多美景;有口福的人,在福州品尝到了众多海鲜;有玩福的人,在福州体验到了赶海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福州,确实是有“福”之人必来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