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盘龙区龙泉街道宝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简报:以“党建+非遗+文化”绘就“文化家园、和美宝云”新图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活化非遗资源、厚植社区文化根基,宝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党建”为引领、“非遗”为载体、“文化”为内核,扎实开展“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文化家园、和美宝云”社区品牌,现将工作开展情况简报如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党建引领,搭建非遗文化传播“主阵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强化组织统筹:社区党委牵头成立“非遗进社区”工作专班,联合辖区非遗传承人、文化志愿者、共建单位组建服务队伍,明确活动计划、责任分工,确保非遗文化传播有方向、有保障。</p><p class="ql-block">2. 整合资源力量:对接盘龙区非遗保护中心,邀请剪纸、扎染、滇剧等领域非遗传承人入驻社区;联动辖区学校、文化场馆,共享场地、师资资源,为非遗活动开展提供硬件支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非遗落地,激活社区文化生活“新活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开展非遗体验课堂:定期组织“剪纸寄情”“扎染创艺”等体验活动,传承人现场演示技艺、讲解文化背景,居民亲手参与制作,累计开展12场,覆盖社区居民300余人次,让非遗“可触可感”。</p><p class="ql-block">2. 举办非遗文化展演:结合传统节日,举办“非遗闹元宵”“滇剧进社区”等展演活动,非遗传承人通过戏曲演唱、传统手工艺展示等形式,展现非遗魅力,吸引近500名居民参与,营造浓厚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文化赋能,筑牢社区和美共建“同心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培育社区文化骨干:从参与非遗活动的居民中选拔文化爱好者,开展非遗技艺进阶培训,培育15名社区非遗文化骨干,带动更多居民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传帮带”的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2. 深化文化惠民服务:将非遗元素融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非遗文化墙”“非遗展示角”;为社区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困境儿童)提供定制化非遗体验服务,让文化惠民覆盖更广泛群体,进一步凝聚社区向心力,推动“文化家园、和美宝云”建设走深走实。</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屋子,我收拾好背包,准备前往宝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一名社区文化志愿者,我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推动“非遗传承、坚守文化”的理念,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今天的活动是“非遗进社区”,主题是“文化家园、和美宝云”,我将协助组织一场关于非遗技艺的展示与体验活动。</p><p class="ql-block">走在龙泉街道上,空气中弥漫着初春的清新,街道两旁的绿树与花坛为社区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和谐。宝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坐落在街道一侧,建筑外观虽不张扬,却透着一股亲民的温度。走进大厅,已有几位居民在等候,他们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仿佛即将参与的不仅是一场活动,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p><p class="ql-block">活动开始前,我与几位非遗传承人一起布置展台。剪纸、刺绣、陶艺、传统乐器……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历史的温度与匠人的心血。一位年长的老师傅一边摆放他的手工陶器,一边轻声讲述着这门技艺的源流与传承的艰难。他说:“我们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而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它、记住它、爱上它。”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也更加坚定了我参与这项工作的意义。</p><p class="ql-block">活动正式开始后,社区居民纷纷驻足观看、动手体验。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尝试剪纸,老人们则围坐在刺绣展台前,一边回忆着年轻时的技艺,一边向传承人请教针法。现场还有传统乐器演奏,悠扬的乐声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手工艺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年代。</p><p class="ql-block">我穿梭在人群中,协助讲解、拍照记录,也与居民们交流他们对非遗的看法。一位阿姨感慨地说:“这些老手艺,小时候常见,现在却越来越少了。社区能组织这样的活动,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她的言语中透着怀念与欣慰,也让我更加意识到,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情感与记忆的延续。</p><p class="ql-block">活动接近尾声时,我站在服务中心的门口,看着大家带着笑容离开,心中满是温暖。今天的“非遗进社区”不仅是一场展示,更是一次文化的播种。它让“党建+非遗+文化”的理念落地生根,也让“文化家园、和美宝云”的愿景更加清晰。</p><p class="ql-block">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它应该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每一个普通人的心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份文化传承的参与者与见证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