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致癌物”被揪出,请停止食用,不妨告诉家人

云松堂老中医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p class="ql-block">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已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尤其当家庭成员中有人被确诊癌症时,不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更可能引发经济负担。每个人都对癌症心生恐惧,但与其恐慌,不如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癌症虽可怕,但预防更重要。远离致癌因素、识别并规避致癌物,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一级致癌物”已被揪出,世卫组织郑重呼吁:请停止食用,不妨转告家人。早在1993年,黄曲霉毒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其危害性极高。研究表明,摄入超过1毫克的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引发DNA病变,超过20毫克则可能诱发癌症。它对肝脏的破坏尤为严重,极易导致肝癌,甚至危及生命。黄曲霉毒素B1在污染食物中最为常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这种毒素之所以危害巨大,是因为它含有双呋喃环结构,能有效抑制蛋白质合成,严重损害人体机能。</p> <p class="ql-block">根据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不仅会干扰mRNA和DNA的合成,还会抑制细胞蛋白质的生成,造成全身性的健康损害。其毒性是氯化钾的10倍、砒霜的60倍。若不慎摄入,极易引发肝脏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我们务必提高警惕,远离这些潜在的毒素来源。</p> <p class="ql-block">以下四种食物最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千万要管住嘴,别再食用。首先是发霉的坚果,如杏仁、核桃、花生等。坚果一旦发霉变质,内部结构被破坏,极易滋生大量黄曲霉毒素。有些人试图通过暴晒来清除毒素,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彻底消除风险,反而可能引发中毒。其次是发霉的红薯。红薯虽为健康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但如果储存不当,表面出现黑褐色斑点,说明已被霉菌污染,食用后会加重肝脏负担。</p> <p class="ql-block">第三是腐烂的水果。水果种类繁多,营养丰富,但若保存不当,极易腐烂变质。腐烂部分虽可切除,但黄曲霉毒素已可能渗透至果肉深处,即使去除了坏的部分,也无法完全清除毒素,长期摄入可能引发慢性中毒,如腹泻、头晕等症状。第四是久泡的木耳。木耳多为干货,需泡发后食用,但若泡发时间过长,极易滋生细菌,产生米酵菌酸。这种毒素耐高温,普通加热无法破坏,极易引发食物中毒。</p> <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有效预防黄曲霉毒素中毒呢?首先,应及时清理家中发霉变质的食物。很多人有囤货习惯,但若储存不当,食物极易霉变。一旦发现霉变,应立即丢弃,并将储存环境保持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状态。其次,要控制细菌繁殖。细菌在适宜温度下繁殖迅速,因此食物储存时应尽量控制在2~8℃之间,可通过冷藏或冷冻方式延长保质期。熟食冷藏时应做到避光、隔氧,防止交叉污染。</p> <p class="ql-block">最后,勤清理冰箱也是关键。冰箱虽能延长食物保质期,抑制细菌滋生,但若长期不清洁,反而会成为霉菌滋生的温床。尤其在炎热季节,更应定期清理冰箱,将生食与熟食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只有从源头做起,才能真正远离黄曲霉毒素,守护家人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