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绰号,亦称外号、浑号,通常是根据某人的生理、心理特征等因素给予的非正式名字。据考证,此词汇最早出现在元朝,是在蒙古语影响下产生的词,其词源是蒙语的 COL。</p><p class="ql-block">几乎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个绰号。到目前为止,本大瞎就曾拥有五个绰号:“余儿风”,初中同学所取,有占本大瞎欺头的意图;“鱼鸡蜂”,取本大瞎名字的谐音,大学同学“阮小二”取的,原为“鱼鸡疯”,后一同事将“疯”改为“蜂”,都是动物了,稍显文雅;“老木”,夫人所赐,看来老婆大人对本大瞎很不满意呢;“余大侠”,为大瞎在龙泉驿区工作时,同事取的,飘扬本大瞎“侠肝义胆、义薄云天、光明磊落”,这有拍大瞎马屁的嫌疑;“余大瞎”,本大瞎自取的网名,原想借用英名“余大侠”,因网上取名为“大侠”的人实在太多,遂改为“大瞎”,这个绰号,比较贴切,“大”~本大瞎在“川耗子”中,身材还算伟岸;“瞎”~高度近视,眼镜片圈圈套圈圈,眼镜一摘,就两眼一抹黑,啥也看不见了,尽管你长得沉鱼落雁、羞花闭月,对本大瞎来讲,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有人说,一般而言,自己所取的绰号,褒贬有意、蕴涵丰富;他人所命,嬉笑怒骂、诙谐幽默。本大瞎认为不尽然。</p><p class="ql-block">不管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还是虚似世界中的人都有绰号。你老兄没有绰号,那不可能。你的绰号~“黑皮”,大家都知道,只是你还暂时不知道而已。你可能感到难堪、尴尬,那没法,谁叫你皮肤这么黑呢,这个绰号跟定你了,跟一辈子哦。</p> <p class="ql-block">不要说我等草民都有绰号,就是中外大人物都有绰号,安倍晋三,日本人给他取的绰号叫“生肉”;奥巴马~“笑脸机器人”;撤切尔夫人~“铁娘子”。鲁迅~“白象”,林语堂所取,他说鲁迅是“一头令人担忧的白象”。鲁迅对这号很满意,他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紧;第二,强韧地慢慢地走走。宋庆龄对自己的绰号~“二叔婆”也满意,据说“廖胖子”(廖承志)蹲了几年监狱,出来后见到宋,激动地叫“孙夫人”,宋没答应,想了一会儿说:“你还是叫我叔婆吧!”。邓公有一个绰号是毛主席取的,1973 年邓公第三次复出时,毛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亲自宣布恢复邓的职务,毛说:“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文学作品和电影戏剧中的许多人物都有绰号,如《水浒传》中的 108 将,人人都有一个绰号,宋江~“呼保义”、吴用~“智多星”、林冲~“豹子头”、柴进~“小旋风”、鲁智深~“花和尚”……</p> <p class="ql-block">不但每个人有绰号,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往往也拥有一个共同的绰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绰号就把他们的特点给抓住了。胡汉民给英国人取的绰号是“老番”,日本人~“矮屐”,俄国人~“红毛”,美国人~“花旗”。过去,四川人的绰号叫“川耗子”,这是形容川人个子小巧,精明、狡猾,生命力强。北京人~“京油子”,以前皇城根儿下的百姓不得不多长个心眼,伴君如伴虎,不但有虎,“宰相家人七品官”,去屙个尿都要碰上几个七品以上的,这些人可惹不起,弄不好就被诛连九族,满门抄斩,因而北京人就和谁都保持一定距离,对谁都不过分亲热,谁都不得罪,发现风向不对,马上转舵,好汉不吃眼前亏。北京人挺会说,嘴上跟抹了油似的,树上的鸟儿都可以说下来,“口说无凭”,北京人深谙此理。天津人~“卫嘴子”。天津通陆、河、海运,商埠码头众多。天津人揽生意全凭一张嘴,说话诙谐、幽默,“十个京油子斗不过一个卫嘴子”。湖北人~“九头鸟”,“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有九个脑袋,你玩得过他?陕西人~“愣娃”,陕西人脾气火暴,认死理。山东人~“山东棒子”。山东人个子大,直来直去,宁折不弯;山东人闯关东,手里往往拎着一根大木棒;山东人的主食为玉米,玉米其形如棒。山西人~“老西儿”,山西地处太行山以西;山西人喜食醋,醋古称醯……</p> <p class="ql-block">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异于他人的容貌、体质、性格、习惯、谈吐、举止和爱好等,这些,乃至姓氏名字都可能成为别人给你取绰号的素材。本大瞎还是“愤青”时,爱给别人取绰号,这些绰号大都来自动物界和现实中或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反面人物;如果你姓朱、史、蒋、母、藩等,那该你倒霉,“猪儿爸”、“吹屎爬”、“蒋光头儿”、“母豆儿”、“藩金莲”,这些绰号给你取定了。唉呀,本大瞎好讨人嫌哦!本大瞎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仍恶习不改,喜给别人取绰号,但这些绰号大都来自植物界和现实中或文学影视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如“赖梅花儿”、“张荷花”、“爬地草”、“何青松”、“哪叱”、“蜘蛛侠”、“活雷锋”、“高仓健”、“小姚明”等,这些绰号受听,唉呀,本大瞎好逗人爱哦。</p><p class="ql-block">绰号,形象、生动、诙谐、幽默、贴切,蕴含丰富而含蓄,兄弟姐妹、同事同学、朋友哥们间叫起来,活色生香,透着一股亲热劲儿。你给他取个好的绰号,他口头上谦虚,心里面却早已欣领;你给他取个孬的,他恼怒,弄死不认领,这时我们要坚持,喊他十天半月,叫的人一多,他就默认了,就叫得答应了。</p><p class="ql-block">本大瞎认为,当领导的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给自己取的绰号搞清楚。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的绰号叫“李拆城”,原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季挖挖”,原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拆迁大佐”,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六百帝”,原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玉痴省长”,原天津政协副主席、公安局长武长顺~“武爷”...,这些绰号足以让人“明者见危于刑,智者见祸于萌”,若这些贪官早一点知道自己的绰号,可能就不会沦为阶下囚了。</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绰号会深深地存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有的人的绰号一辈子都记得,正名却不见得。咱们机关大院里,曾有一个开车的师傅,绰号叫“狗哥”,人人皆知,但他的姓名刘 XX 却少有人知道。一天领导翻阅职工花名册,见一人的姓名刘 XX,愣住了,我们单位没这个人呀,大笔一挥给划掉了。中秋节到了,办公室照花名册买月饼发给大家,没刘XX的份,“狗哥”去找领导理论一番,才把事情搞清楚,。领导给刘 XX 先生道了歉,补发了月饼。某年参加同学会,见面后,本大瞎对有些同学叫不上名字了,但他们的绰号却似潮水一般涌上心头:“疙瘩儿!”“半吨!”“干虾儿!”“方脑壳!”“老骨头!”“翻译官!”“小队长!”“兵马俑!”………还是同学亲啊!</p><p class="ql-block">老兄、老弟、老姐、老妹,你的绰号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