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西安中心城区向东30公里,来到位于临潼区的骊山。</p><p class="ql-block">这骊山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山,它曾是帝王游幸之地。容自然风光、汤泉胜地,历史遗迹为一体,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旖旎的名山。这里有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号称“西北第一滑”的骊山滑索。</p> <p class="ql-block">骊山是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主峰九龙顶海拔1300多米,山上松柏长青,壮丽翠秀,似一匹青苍的骊驹,又因系西周时骊戎国所在地,所以称为骊山。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满天之时,骊山沐浴在万道霞光之中,从远处看,好似一匹身披火焰的骏马,尤显壮观。此景便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晚照”。</p> <p class="ql-block">在山前霓裳羽衣广场,一座名叫《长恨歌》的主题雕塑特别醒目。雕塑表现了男女主人公唐明皇与杨贵妃绵绵情丝与无尽的思念。一对有情人在仙乐围绕中将阴阳两隔的思念与相会升华为爱的双翼,再现了“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一流传千古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骊山山脚下就是著名的华清宫。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风光锦绣。这里有众多的温泉资源,周、秦、汉、隋、唐等历代帝王在此修建离宫别苑,自古就是温泉沐浴胜地。相传西周的周幽王曾在这里建离宫,到了唐代又数次增建。唐玄宗时改称华清池,是唐代皇家和王公大臣的洗浴之地。相传唐玄宗在此和杨贵妃共浴,演绎了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到了清代,就连逃难而来的慈禧太后也不忘在此游玩享乐。</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整体建筑为仿唐建筑群。景区由三部分组成:东部为沐浴场所;西部为园林游览区,主要有芙蓉园、九龙湖、毛泽东《长恨歌》书墙、唐御汤遗址、环园五间厅、梨园等景点;园林南部为文物保护区,千古流芳的骊山温泉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芙蓉园是以芙蓉湖为中心 ,以“静”态观光为主的唐风唐韵皇家园林区。园区内有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长生殿”、温泉神女亭、芙蓉湖、得宝楼、果老药堂,御茗轩等景观。芙蓉园汇集了表现爱情文化的景观小品、绿色植被等主题元素,园区内处处可见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展现出华清池的爱情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盟誓台是为纪念唐玄宗李隆基和爱妃杨玉环七夕盟誓而修建的。盟誓台正中为连理树,在长久的生长过程中紧紧相依,互融而合二为一。相传为李隆基与杨玉环亲手所栽。</p> <p class="ql-block">九龙湖是一处人工湖,分为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九龙桥)东西横贯。堤上西为晨旭亭,东为晚霞亭,相互对应,与上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龙吟榭下伸一大龙头,龙口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龙吟榭。九龙桥上有八龙吐水,与龙吟榭下的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p> <p class="ql-block">九龙湖南岸和东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飞霜殿、宜春殿、宜春阁等仿唐宫殿,整个景区以红色为主调,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碧波粼粼的九龙湖宛如瑶池仙境,沿湖四周殿宇对称,廊庑逶迤,龙桥横亘,柳荫匝岸,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在九龙湖上,每晚上演大型实景山水历史舞剧《长恨歌》。通过山水风光、古典乐舞、诗歌旁白、高科技灯光音响及特效等表现手法,充分展示了大唐盛世的恢宏气象和千古绝唱的爱情传奇,让观众穿越时空,领略一千多年前发生在骊山脚下、华清池畔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受浓郁的盛唐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华清池,亦名华清宫,素来以温泉汤池著称。唐御汤遗址发现于 1982年4月,1990年9月建成开馆。考古工作者曾在此清理出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等五组唐代皇家汤池遗址,出土了汤池殿基、石墙、宫殿柱础、莲花方砖、圆形陶水管道及其他建筑材料3000 余件,成为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组皇家御用汤池,同时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沐浴史和皇家等级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莲花汤:也称“御汤九龙殿”,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专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因汤池的平面呈莲花形,安装有莲花形喷水出水口而得名。莲花汤的汤池造型奇特,墨玉砌成双层台式,上层平台用六组拱券石砌成盛开的莲花形状,吻合唐玄宗尊崇道教,“慕长生”的愿望;下层为八边形,象征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p> <p class="ql-block">海棠汤: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因其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又因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专供贵妃沐浴而建,亦称“贵妃池”。汤池设计新颖,构思超俗,双层台式,由24块墨玉(青石)砌成,通体黝黑,光可鉴人。上层台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2米,高0.74米;下层台东西长3.1米,南北宽2.22米,高0.52米。池底中央有一直径0.1米的圆形出水口,曾安装莲花喷头,寓意为海棠花的花蕊。是研究我国浴池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传说杨贵妃在华清宫沐浴秘方,以防风、荆介、当归、羌活、皂角、香日草、藿香、白芷、蒿本、川芎、甘松、水红花、茉莉花、丹桂花各等分,捣成粉末煎汤,掺入温泉中沐浴,可清除各种难闻气味,并且一日之内其香不散,还可以使皮肤变得滑润细腻。传说沐浴之后,杨贵妃还会全身涂上一种特制的润体膏,使用之后遍体愈加显得嫩滑香润,身软如绵。此方用人乳、象精、白蜜、藕汁等熬制成膏,称作贵妃沐浴膏。</p> <p class="ql-block">太子汤:建于唐贞观十八年(644年),1982年发掘出土。系用砂石和青石混砌而成,长5.2米,宽2.77米,残深12米。池上殿宇为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单层建筑。先后有李承乾、治、忠、弘、贤、显、旦、重俊、隆基、瑛等十位太子在此沐浴。</p> <p class="ql-block">星辰汤: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改造以前的汤池,赐名“御汤”,为唐太宗沐浴所用,后唐玄宗因“御汤”的形状酷似天上的北斗七星,故更名为“星辰汤”,以求苍天北斗保佑李氏王朝永固帝位、流传万代。</p> <p class="ql-block">尚食汤:是皇帝专门赏赐等级较高官员或随行的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唐宫内设有尚食局,其官员与皇帝朝夕相处,为皇帝服务,皇帝赐他们汤池沐浴,汤池就以官号取名。除尚食局外,随皇帝出行的还有尚药、尚舍、尚乘、尚辇五局官员,他们与尚食局官员同等重要,故也是赐汤沐浴对象。</p> <p class="ql-block">尚食汤平面呈长方形,形制简单,面积约30平方米,中间有石隔墙将汤池分为东、西两池,身份低者,合洗东池,身份高者,独浴西池。尚食汤虽有“尚”字之名,却非御用之物。</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工匠们在冬天利用温泉水在墙内循环制成暖气,因而每当雪花飘舞时,在别处是雪,到了这里便落雪为霜,故名飞 霜殿华清池,名曰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官。到了唐玄宗时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此时才称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之上,所以也称华清池。</p> <p class="ql-block">飞霜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寝殿。据记载,唐玄宗从开元二年到天宝十四年的41年时间里,先后来此达36次之多。白居易《长恨歌》就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p> <p class="ql-block">1959年,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在此参观时欣然提笔写下了“华清池水色清苍,此日规模越盛唐。不仅宫池依旧制,而今庶民尽天王”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如果来这里想粘一下帝王的贵气,可以去临近的香凝池小浴一下。不过想在这里沐浴一次温泉价格不菲,价格都在数百元至上千元不等。</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环园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特色的雅致小院,建于1878年,原为清朝驿馆,在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年间得到重建,并改名"环园”。内有五间厅、桐荫轩、白莲榭、荷花阁、杨妃池、之字桥、阿房长廊等建筑,后成为清代、民国时期关中胜景。</p> <p class="ql-block">五间厅是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它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p> <p class="ql-block">在五间厅旁,有一座沐浴室,建于清代,室内汤池仿唐代贵妃池形制。1703年,康熙西巡驻跸于此。1900年,慈禧、光绪西逃曾两次驻跸环园,于此沐浴。</p> <p class="ql-block">1936年10月、12月,蒋介石两次下榻五间厅,作为临时行辕,并将此池作为行辕沐浴室。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均遭拒绝。无奈之下,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由此发生。</p> <p class="ql-block">1957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来此游览沐浴,题写“杨妃池”三字。1982年2月,五间厅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在骊山半山腰,有一块巨石,远望像老虎身上的斑纹,因此叫虎斑石。石上有一座建于1946年的凉亭,是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捕处,20世纪 50年代改名为“捉蒋亭”,并在亭内石壁上题词,叙述西安事变的大致经过。2003年改名为“兵谏亭”。</p> <p class="ql-block">另外这里还陈列着西安事变时扣押蒋介石所使用过的飞机、火炮、装甲车等兵器十余件。透过这些兵器,让人们仿佛看到80多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兵谏战斗场面。</p> <p class="ql-block">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发生在华清宫的往事已成为历史的记忆,如今人们只能从一些文字记载、历史遗迹以及钢筋水泥重建的仿唐建筑中去感悟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些凄美故事,同时也留给后人许多遐想:</p> <p class="ql-block">“开元盛世”让大唐日益辉煌,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又把唐朝拖入无可挽回的深渊。李隆基“越界”沉溺于“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而在历史的接力赛中遗憾“掉棒”。杨玉环不自觉地充当了政治的靶子。假如李隆基对杨玉环能爱得理智一点,假如李隆基不给杨国忠那么大的权利,假如……李隆基最终“此恨绵绵无绝期”,将个人悲剧升华为历史的咏叹。历史不会重来,事事都要有一个度,也许这都是美丽惹的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更多西安系列游记,欢迎查看“雨中漫步”美篇主页(美篇号:5813417):</p><p class="ql-block">1、《游西安明城墙》:</p><p class="ql-block">2、《书院门寻古》;</p><p class="ql-block">3、《访于右任西安故居》;</p><p class="ql-block">4、《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发生地之一》;</p><p class="ql-block">5、《神奇的小雁塔》;</p><p class="ql-block">6、《说不尽的大雁塔》;</p><p class="ql-block">7、《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重温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8、《西安钟鼓楼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9、《千年地下兵团之谜:走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0、《华清宫:寻找长恨歌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