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有话说之四 <p class="ql-block"> 这两天,人们见面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天终于凉了。人们终于如释重负,逃出了苦热的折磨。</p> <p class="ql-block"> 这𠆤夏天,热的历害,不说是绝后吧,至少是空前的。据统计,从六月下旬到现在,超35度的,有49天;超37度,有16天;报43度的,有9天。特别是7月15日,天气特热,烈日高照,万里无云,大地就像火烤一样,人们犹如生活在火炉之中,暑热难奈,苦不堪言。人们惊呼,这还没有入伏,咋就这么热啊!那天网络统计,全国十大火热之地,第一名吐鲁番,第二名就是宝鸡。</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今年夏天这么热呢?这还是要问人们自己。过渡的工业化,过渡的热排放,过渡的环境破坏。使地球变暖加快,平衡稳定的气候环境被打破,出现了世界多地高温极致和各种灾难性天气。有网友侃到:对于未来多少年,今年是最凉爽的了。但愿一切顺好,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 今日处暑,处,止也,预示着暑热至此结束。千金难换处暑秋,暑若不止,秋则不至。所以古人才会说:处暑无三日,新凉值千金。处暑,我们失取的是肆意的夏,得到的却是饱满的秋。夏与秋转换,热与冷过度,夏天就成了故事,而秋天则成了风景。这𠆤时节的白居易最爱那一抹凉风:"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王维最爱那一场新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而元稹则一脸从容:"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当青春的绿变成苍老的黄,当热烈的夏变成冷静的秋,不必遗憾,不必感叹,只需多一份看淡,多一份珍惜,这人生的每一段路程,何尝不都是生命的馈赠。"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新",处暑並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会在下一个旅程,相逢更好的自己。春种浮华,夏长躁动,而秋收的是一份天高云淡的从容。处暑时节,愿人间厄运如那滚滚暑气,就此消散,愿世间美好,就如同这八月清秋,款款而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天不热了,我也就无话可说了。留着秋冬再说吧。</p><p class="ql-block"> (2025.8.23 凌晨)</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