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诗人徐志摩

高山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昵 称:高山兵</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492554</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志摩,原名章垿,后改名志摩,1897年1月15日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的一户富裕家庭,名门望族。他家亲戚涵盖政军界、学界、文学界等多个领域:表叔沈钧儒,姑表弟金庸,表姐夫钱学森,表外甥女琼瑶,还有叔辈亲戚蒋百里等。其父徐申如更是拥有电厂、钱庄、丝绸庄的实业巨贾。徐志摩很小就在私塾读书,11岁就完成了启蒙教育,进入开智学堂学习四书五经,14岁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徐志摩从小具有文学天赋,在杭州读书时就开始发表文章,以笔当箭射向旧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11月19日,一架飞机撞上济南开山,机上有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徐志摩,34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却留下比生命更绵长的回响。他是胡适口中的“情圣”,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争议的爱情传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壹•旧式婚姻之困</p><p class="ql-block">1915年,徐志摩从浙江一中毕业,考入上海一所学院。当年十月,18岁的徐志摩在父母包办下,和上海宝山巨富张润之15岁的女儿张幼仪结婚。当时徐受新思想影响,追求自由恋爱,对此婚姻不满意。其实,张幼仪也很优秀,12岁就考入苏州师范学校,后成为银行业的佼佼者,还在上海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只是其相貌平平,与徐“美貌加智慧”的爱人标准不符,两人的结合可算是“强扭的瓜不甜”。</p><p class="ql-block">婚后,徐志摩为躲避妻子,没有在上海念完浸信会学院的课程,于1916年秋,北去天津的北洋大学预科攻读法学。第二年该校并入北京大学,徐也成了北大学生。期间,徐既钻研法学,又攻读日文、法文及政治学,并广泛涉猎中外文学。由于徐长得潇洒,文采斐然,好交朋友,加之他在北平拜国学大师梁启超为师,很快成为北平知识界和社交界的双料名人。当时徐父母盼孙心切,让儿媳张幼仪到北平与儿子一起生活。不久,张幼仪怀有身孕,徐父母很为高兴,认为儿子的心会被孩子牵绊住,小俩口会转为和美。结果证明,徐家老人是一厢情愿。1918年,徐志摩的长子徐积锴出生,徐不但没有初为人父的欢天喜地,反而为躲避妻儿,再次远走去美国留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贰•纠葛粱林之恋</p><p class="ql-block">1918年8月,徐志摩在美留学第一年,学习历史、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课程,经十个月的努力就学完了规定的课程,获得学士学位。随后,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习经济和文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他在美读书两年,获得硕士学历。之后,他前往欧洲,1920年来到英国,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半年,又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正是那时,徐志摩遇到了林徽因,且还是浙江同乡。那年,林徽因17岁,长得非常漂亮,且受过良好的教育,算是美貌与智慧兼具的新女性,令他心仪。可惜那时林到英国,本是为未婚夫梁思成陪读,名花有主。而梁思成是徐志摩老师梁启超的儿子,因这一关系,加之在异国他乡相逢,三人很快就熟络了,为徐追林提供了空间。在交往中,徐向林诉说婚姻的不幸,林表示了理解和同情,俩人在心灵上迅速靠近。在这时期,从不写诗的徐志摩灵感大发,写下了许多理想主义的诗句,如《我所知道的康桥》等。对此,在林在晚年曾对人谈到:徐志摩爱的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她预见若两人真的结合,怕自己没有诗样的浪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叁•冷对幼仪之责</p><p class="ql-block">张幼仪对徐志摩一直是真诚的,1920年,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孩子不惧舟车劳顿赶到英国探夫。不曾想,在异国他乡小夫妻相逢,他表现得非常冷淡,俩虽同床,但形同路人,他心属林徽因。到1921年,徐志摩不念妻子与孩子之情,向她要求离婚。当时虽已是民国,但离婚仍是件不光彩的事,对被告方打击很大。尤其她已有一个孩子,且已再次怀孕两个多月,这徐志摩都清楚。然张幼仪也是位性格坚强的女性,面对他的无情,没有以泪洗面,而是同意离婚。那时,张幼仪也没有做人流,而是去了德国的二哥家待产,第二年在德国生下次子徐德生。这时徐志摩赶到德国,既看妻子和新生孩子,更为办理离婚善后事宜。夫妻俩在德国见面,心照不宣地签订了离婚协议。对此,徐志摩被外界指责为“负心汉”时,他在《猛虎集》自序中写道:“不敢说是忏悔,但总算是承认了自己的懦弱与愚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徐志摩与张幼仪签订离婚手续时,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的林徽因也在为终身托付徐志摩还是梁思成而作巨大的心理斗争。林徐俩结合虽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但双方亲友都有不同意见,加之她未婚夫梁思成的真情呵护,终是作出了理性抉择,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肆•倾情小曼之痛</p><p class="ql-block">徐志摩为追林徽因而从英国回到国内,后因失恋而痛苦,经常在北平与朋友们聚会。在一次聚会中认识了好友王赓的妻子陆小曼,一位民国时期很有名的女性,一见钟情。她十六七岁已通晓英、法两国语言,还能弹钢琴、画油画,加之年轻貌美,性格直爽,善于交际。但丈夫是一名军官,公务较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妻子。于是为了让妻子高兴,任由她在闺蜜圈或自己的朋友圈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时间一久,陆徐俩就产生了感情,陆小曼被徐志摩的才华和热情洋溢的情书所迷惑,大胆果断地结束了与王赓的婚姻,转而与徐志摩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双方父母知道徐志摩与陆小曼相恋的消息,都表示反对,但由于他们俩的我行我素,根本不在乎父母的感受。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举行了婚礼。徐志摩还请老师梁启超做了证婚人了。在婚礼上,梁启超对自己的学生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俩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面对证婚人的这番话,据说陆小曼脸变得通红,徐志摩则羞愧低头并求老师“顾全学生颜面”。现场气氛极度尴尬,尽管婚礼继续,但“尴尬的气氛依旧没有散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婚后生活可谓是五味杂陈。恋爱时他曾笑王赓不解风情,顾不了陆小曼。这时轮到他自己时,才知俩人生活在一起,远比写洋洋洒洒的情书难。陆小曼富贵人家出身,花线大手大脚、沉溺于夜生活、还吸上了鸦片和传有绯闻,使这个浪漫天才,结果活成了最卑微的丈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伍•空难离世之叹</p><p class="ql-block">1928年,徐志摩回到英国剑桥(旧称康桥),触景生情。回想几年内的经历,百感交集:在这里他追求林徽因,不惜抛妻弃子,终还被拒;现他与朋友妻陆小曼走到了一起,现实又是这样。在回国的轮船上,他写下了最著名的诗篇《再别康桥》。这时的徐志摩,显然想起了当时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的初恋林徽因的好,去北平时俩人还偶有接触,陆小曼知道后醋劲大发,夫妻龃龉不断,后他再次见到她在抽大烟,忍无可忍地说了她,从而发生口角。此时极度苦闷的徐志摩得知林徽因要在北平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便决定前往。他于1931年11月19日早上八时,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飞机在大雾中撞上了济南开山而遇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徐志摩遇空难,陆小曼非常悲痛,她戒掉了大烟,还著文《哭摩》悼念。随后她细心整理了徐志摩一生的作品,编成《志摩日记》《徐志摩诗选》《志摩全集》等,“遗文编就答君心”,也算为丈夫“人走诗留”做贡献。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听取友人建议,学习山水画寄托情感。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员及上海中国画院画师,1965年在上海病逝,终年62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徐志摩用生命践行了他的诗学:“在青草里打滚,在白云里打盹。”当我们在《再别康桥》里读到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的诗句,或许能理解:这位永远留连在情感迷宫里的诗人,真正厌倦的不是爱情,而是爱情里必须承担的责任。</p><p class="ql-block">篇终。谢谢你的关注与浏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8.26</p><p class="ql-block">(注:图自网络,文原创)</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