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东北(三)——漂流和大帅府

万隆椰香

<p class="ql-block">大帅府外景。导游说 结构像故宫</p> <p class="ql-block">满文</p> <p class="ql-block">东北三大怪;女人吊烟袋,窗户纸糊在外,生个孩子吊起来。</p> <p class="ql-block">在书本上看到的“满州炕” ,今天眼见为实了。</p> <p class="ql-block">门当户对</p> <p class="ql-block">大青楼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八旗</p> <p class="ql-block">快乐东北(三)——漂流和大帅府</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玩漂流是在深圳的“世界之窗”。漂流的路程有三分之二是在山洞里,在山外漂的旅程也就二百米?就这二百米,有让人防不胜防的刺激。</p><p class="ql-block"> 先是在山洞口前穿好雨衣 ,然后两人一组坐进圆圆的漂流筏。山洞內凉嗖嗖的,灯光互明互暗,神秘感十足。头顶上人工造的钟乳石,有着随时要掉下来戳穿我们的感觉,加上时不时传来提醒我们主意安全的声音,更增加了惊恐感。临出口处提醒“拍照”,自然吸引人的目光转向摄像头。照片10元,也可以不要。退回十几年,10元也不敢“乱花”。</p><p class="ql-block"> 漂着漂着, 豁然开朗 ,出来山洞,准备登岸。“哗,哗”人工降雨从天而降。脱雨衣动作快的淋着了,像我这样慢动作的就没“沾着光”。被淋的没淋着的,嘻嘻哈哈 ,开怀畅欢。</p><p class="ql-block"> “蓝蓝的天上白云漂,白云下边漂流好……”这是在山东松山的漂流。晴空万里,白云悠悠,溪水潺潺,顺势而流。小溪两旁,垂柳成荫 ,遮蔽溪儿,小花小草摇曳,招手致意。水中没有月亮有太阳,溪里没有鱼儿有倒影。一棹春风一叶舟 ,胜过闲庭信步。收一份静心,获一双悦目,惬意啊。</p><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松花江,导游说玩两个小时的漂流。女儿叫上我和孙女同乘一舟。前后左右都是游客,基本上是同时启航 ,但不多时便拉开了距离。</p><p class="ql-block"> 我和女儿划浆技术不佳,小小船儿欺负人,偷懒,不前进,只在江里打转转,似乎前进一尺都要有黄金白银做酬劳。“妈, 别费劲了,随波逐流吧。反正两个小时就漂过去了。不耽误上岸就行。”</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上烟雨蒙蒙,仙气腾腾,百舸爭流,欢声笑语。游客有划桨你追我赶,玩起了赛龙舟的;有放任自流,哼着小调,悠然自得的。女儿和孙女触景生情?玩起了古诗词“接龙”?“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舟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我没有诗词储备,只做听客不入诗。</p><p class="ql-block">“老师!老师!我们搁浅了!”一阵急促的喊声。“妹妹坐船头,哥哥岸上走……”女儿边开心调侃边拿起桨划向他们,“妈,您撑着,我拽着船帮, 看能不能挣出他们来。”说来也怪 ,我用桨顶着 ,顶在一块大石头上,女儿伸出胳臂,用力抓住船帮,居然就解了危。</p><p class="ql-block"> 下午 奔向大帅府。</p><p class="ql-block"> 崔导说他是沈阳人,到哪儿都可以讲解得倒背如流,唯独在家门口,就讲不了了。就像陈佩斯在陈强面前演不了戏一样,就像葛优在葛存壮面前没了戏一样。这是什么病啊。</p><p class="ql-block"> 无巧不成书,崔导找的导游竟然是山东章丘人。(看视频吧)。</p><p class="ql-block"> 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没能细看,只听老乡导游讲解,怀着遗憾打道回府了。</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