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之旅:走进山西黄河壶口瀑布

<p class="ql-block">  黄河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中国第二大瀑布,位于晋陕峡谷中段,黄河北干流南段,山西省吉县与陕西省宜川县之间,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万里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壶口瀑布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推向世界的35张王牌景区,入列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壶口瀑布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被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p><p class="ql-block"> 5月中旬,我们从山西省吉县进入壶口瀑布景区游览,这时候,雨季还未来到,黄河上游来水量不多,流水尚清,但壶口瀑布实景还是让人感到震撼。</p> <p class="ql-block">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的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p><p class="ql-block"> ——梁衡《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  散文《壶口瀑布》板刻。梁衡,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p><p class="ql-block"> 散文《壶口瀑布》,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壶口瀑布的磅礴与雄壮。</p> <p class="ql-block">黄河壶口景区河床境况,游客是从这里走到瀑布跟前观赏的。</p> <p class="ql-block">宽阔的河床</p> <p class="ql-block">黄河一路奔腾咆哮至秦晋峡谷到了这里,常年河水流量在1000立方米/秒—3000立方米/秒,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小河槽宽30—50米,深约30米。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全部倾注到30~50米宽的河槽中,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与山西壶口瀑布景区相望的陕西壶口瀑布景区</p> <p class="ql-block">水底冒烟,黄河来水入“壶口”处,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p> <p class="ql-block">在坚硬的河床石壁冲出一道弯弯曲曲的河槽,将黄河之水收入槽里,这情景让人遐思。</p> <p class="ql-block">进入龙洞,可抵近壶口瀑布下方,观赏瀑布咆哮壮观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抵近河槽边,观赏黄河水在壶口倾注而泻,冲入河槽,顿时,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显示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不息不复回”的宏伟气势。</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壶口,在这里,他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回到延安,音乐家洗星海为这首诗谱了曲,那首杰出的《黄山大合唱》就此诞生了。眼前的场景,那首《黄河大合唱》的乐曲仿佛在耳边响起。</p> <p class="ql-block">  壶口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槽,溅起浪涛翻滚,烟雾升空,形似巨壶内河水沸腾,景色奇丽。站在悬崖岸边观瀑,《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雄壮的歌声在心中顿时响起。</p><p class="ql-block"> 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国人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她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厚重的人文历史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