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春天里

<p class="ql-block">读完《追风筝的人》,心头仿佛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抑、悲伤、温暖交织其中,久久不能平复。最终,所有情绪如潮水般退去,留下的是内心的释然与深思。</p> <p class="ql-block">童年的阿米尔,目睹哈桑遭受欺凌却选择沉默与逃避,甚至为了掩饰内心的愧疚而陷害哈桑父子,迫使他们离开。那一刻的怯懦,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梦魇。</p> <p class="ql-block">这道背叛的伤口,深深扎进阿米尔的灵魂,时刻刺痛着他的良知。直到拉辛汗轻声说:“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唤醒了他尘封已久的勇气,也让他终于踏上归途。</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因一时的怯懦或自私而犯错,但真正的勇敢,不是从未跌倒,而是敢于直面过去的阴影,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这是阿米尔的觉醒,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他历经生死,只为找到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当他心甘情愿地为索拉博追起那只风筝时,他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p> <p class="ql-block">那只高高飞起的风筝,既是自由与快乐的象征,也暗含着控制与依附的隐喻。它在空中盘旋,牵动着无数人的情感与命运。</p> <p class="ql-block">风筝线时而断裂,时而缠绕,正如人生中那些无法割舍的羁绊与必须做出的选择。每一次牵扯,都是命运的提醒,让我们学会放手,也学会坚持。</p> <p class="ql-block">“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誓言曾是无条件的忠诚与爱,而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的背影,则是赎罪与爱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哈桑令人心碎。他善良、忠诚、勇敢,却承受了命运的不公。因为哈扎拉人的身份,他从小饱受歧视,却始终以一颗纯净的心面对世界。为守护阿米尔的家,他献出了生命。</p> <p class="ql-block">文章通篇都没有提原谅,而是让救赎成为一场艰苦的跋涉。它没有美化苦难,却在绝望中埋下希望的种子——正如索拉博嘴角终于浮现的微笑,微弱却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只未追到的风筝——那些未尽的承诺、未能弥补的过错、未被正视的自我。作者用这本书提醒我们:只要鼓起勇气转身面对,永远都不晚。</p> <p class="ql-block">成为好人的路,终究会向所有人开放。只要你愿意迈出那一步,穿越风雪,走向那个曾经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执笔于:苍山西坡镇</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