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魂

华哥

<p class="ql-block">  初秋8月, 重启云南之旅,再次踏上被誉为世界“民族文化活化石”的云南高原,为的是去领略“万顷芳菲斗市鲜,鸥戏滇池抱云眠”,去领略“石林斧劈千峰立,汤谷珠温蓝花楹”,去领略“九衢通埠风云际,金碧交辉照华年”。</p><p class="ql-block"> 昆明官渡古镇,位于昆明主城东南,地处滇池北岸,是昆明主城区内唯一的古镇,唐代时是南诏王公游览滇池的驻足之地。</p> <p class="ql-block">  古镇内的妙湛寺前的金刚宝座塔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现存建造时间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金刚塔。</p> <p class="ql-block">  古镇美食丰富多样,有官渡粑粑、眼镜麦粑粑、凉粉、炸洋芋、烤臭豆腐、 “尿” 泡梨等特色传统美食,让人垂涎欲滴。而此时正值云南野生菌上市,心心念念的野生菌火锅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  昆明夜景</p> <p class="ql-block">  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是世界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p><p class="ql-block"> 距今 2.7 亿年前,石林地区曾是大海,后经漫长地质变迁,石灰岩受地壳抬升、断裂、溶蚀等作用,逐渐形成如今的石林景观。剑状、柱状、蘑菇状、塔状的石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有的如利剑出鞘,有的似仙女下凡,有的像动物嬉戏,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小石林中的阿诗玛石峰是标志性景观,它巍峨的峰林幻化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彝族姑娘阿诗玛,吸引众多游客合影。</p> <p class="ql-block">  滇池,又名昆明湖、昆明池、滇海。为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云南省最大淡水湖,有“高原明珠” 之称。</p><p class="ql-block">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郊,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南北最长处 36.5 千米,东西最宽处 12.8 千米,湖体形状呈弓形,湖面海拔 1886 米,面积 330 平方千米,湖岸线长约 150 千米,平均深度 5 米,最深深度 11 米,蓄水量约 13 亿立方米。滇池的水温,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 7℃,夏季最高温度不超过 20℃。</p><p class="ql-block"> 每年秋冬季节,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等地飞到昆明滇池周边越冬,喂食海鸥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景观。因时节不对,我们此次无缘海欧喂食体验。</p><p class="ql-block">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滇池以其辽阔的水域、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誉。</p> <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交汇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错如棋,方似印,依偎哀牢,更与红河近。星拱楼接巍宝雨,火把千年,还照洞经韵。道家峰,茶马镇,南诏当时,把剑朝天问。万里瞻天天色朗,归去长安,好梦又一寸。”</p><p class="ql-block"> 大理古城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天宝年间。是唐、五代、两宋时期南诏、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大理国、大中六个地方政权王朝的都城,号称中华六朝名都,千年国际陆港。与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齐享盛名。</p> <p class="ql-block">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楼额挂着 “文献名邦” 匾额,体现了大理古城典籍厚藏、人才辈出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五华楼:始建于南诏第十代王劝丰佑时期,现存的五华楼是 1998 年在原址上重建而成的仿明清阁楼,楼下新添四个重檐方亭,古代曾是官员宴请宾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位于大理境内的洱海,是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大理人民的 “母亲湖”。因其状似人耳,风浪大如海,故取名为 “洱海”。</p><p class="ql-block"> 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南北长 42.5 千米,东西平均湖宽 6.3 千米,湖面面积约 252 平方千米,湖面海拔 1972 米,平均水深 10.5 米,最深处达 22 米,平均容水量为 28.2 亿立方米,湖岸线长约 128 千米。属典型的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和。</p><p class="ql-block"> 苍山与洱海二者山水相依、刚柔相济,是大理 “风花雪月” 景致的核心载体。苍山是大理白族的 “圣山”, 苍山的19 座山峰间发育着 18 条冰川溪谷,溪水自山顶奔流而下,最终注入洱海,是洱海的淡水补给源。</p><p class="ql-block">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p><p class="ql-block"> “洱海明如镜,苍山黛色深。两关堪锁钥,三岛美渔村” 。洱海周边的喜洲、双廊、挖色等古镇,世代居住着以渔为生的白族人家。</p><p class="ql-block"> 洱海,碧波万顷、静谧深邃。</p><p class="ql-block">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p><p class="ql-block"> “风花雪月皆成诗,一草一木俱是情”。</p><p class="ql-block"> “理想邦”小镇位于洱海东岸,紧邻苍山,与大理古城隔海相望。它将地中海建筑美学与苍山、洱海风光相融合,建筑以白色和大地色为主,依山随势而建,有“大理版圣托里尼”之称。</p><p class="ql-block"> 小镇内有众多高颜值餐厅、咖啡馆,分布在悬崖边、屋顶上、花园里,人们可边享受美食边欣赏海景。</p> <p class="ql-block">  山中的崇圣寺三塔(建于唐代南诏国时期),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是大理国 “佛国” 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双廊古镇位于洱海东北岸,是云南省名镇,有“苍洱风光第一镇”的美誉。双廊古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西眺苍山十九峰,东靠宾川鸡足山。北有萝莳曲,南有莲花曲,前有玉几岛、南诏风情岛环抱于双曲间,因此得名 “双廊”。它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唐宋时南诏大理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水军基地。</p> <p class="ql-block">  南诏风情岛:是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位于双廊镇西南的洱海之中,岛上有南诏行宫等建筑,可领略南诏文化的魅力,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洱海风光。</p> <p class="ql-block">  玉几岛:玉几岛位于大理市双廊镇双廊村环海路,是洱海三岛之一。岛上有始建于大理国时期的玉几庵,是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妻杨桂仙的修行故居。</p><p class="ql-block"> 站在岛上,可远眺苍山十九峰,近观岛曲秀丽景色。苍山如屏、白云如织、洱海如画,苍洱风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岛上,现代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太阳宫和月亮宫坐落于此,建筑风格独特,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 湾因公路沿着洱海西岸蜿蜒伸展,形成一道优美的 S 形弧线而得名。一侧是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洱海,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另一侧是青瓦白墙的咖啡屋、餐厅和白族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岸边,与洱海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人们沿生态廊道骑行、洱海边上的古树旁打卡拍照,此情些景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始建于宋末元初,盛于明清。它不仅是纳西族文化的中心,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镇。</p><p class="ql-block"> 丽江古城没有城墙,玉龙雪山之水穿街走巷。“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江南般景致使得丽江因此被誉为“东方威尼斯”和“高原姑苏”。</p> <p class="ql-block">  四方街,古城的中心 。城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丽江“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府衙的别称。“木府”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 1382 年),“木府”布局结构模仿北京紫禁城。当时通安州知州第七世阿甲阿得率众归顺明廷,朱元璋取其“朱”字去一撇一横后为木,钦赐其“木” 姓,从此纳西族并有了姓氏。</p> <p class="ql-block">  “艳遇之都”曾是丽江的别称。这个标签,放在现在来说更多是一个旅游营销概念和一种社会想象,它是一个被夸大和浪漫化的说法,又或许是遍布丽江古城的咖啡馆和酒吧,很容易让人进入一种渴望社交、放松和邂逅的心理状态。反正,我在丽江没有“艳遇”。</p><p class="ql-block"> 带着些许的遗憾又或是些许的留恋,离开了丽江,离开了云南。玉龙雪山、梅里雪山、香格里拉、虎跳峡、瑞丽,所有这些地方都还没来得及去领略和体验。或许明年阳春三月,我会怀揣憧憬,怀揣激情再次踏入云南,我更期待着去泸沽湖,去领略那镶嵌在川滇两省交界的 “高原明珠”,去领略摩梭人的独特人文风情,去体验女性王国母系氏族的“男不娶,女不嫁” 的 “走婚” 习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