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总想写写二哥,还没下笔,胸口便涌上一股酸楚,看着他很乐观,可在乐观中却掩饰着无奈。 他快79岁了,还肩负着子女生活的重担。文革中娶了个出身好而生活没有条理且很强势的媳妇。他俩都是教师,收入还可以,但钱花不到月底就捉襟见肘了。二哥是个节俭的人,从不乱花一分钱,一件衣服要穿上好多年。一个月八千多元的工资全部由媳妇支配。媳妇每天上网购物,包装箱和塑料袋在院子里堆成了小山。除了购物,烧香拜佛是媳妇的精神家园,平时在家打座念经,初一、十五必到庙里上香,少则捐30、50元,多则刷银行卡,在海南的一个庙里曾经刷掉过2000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媳妇之前在学校是教生物的,每到寒暑假必到外地学习,把俩孩子扔给二哥,二哥不会做饭,用白面换一袋子面包给孩子吃。学习了几个寒暑假,却写不出一篇论文。虽然她样样不如二哥,但她的嘴没闲过,在她眼里,二哥处处是不是。二哥除了和她一桌吃饭,多半去一边看书,或一整天都在菜园子里侍弄他种的葡萄和蔬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哥是家里最让父母省心的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没用父母管过,顺顺利利的考上了桦南一中,要不是文革,他一准考上大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命运无法自己主宰,往往是由时代来决定。二哥高中没上完就文化大革命了。68年一毕业,因父亲历史问题,他被分到兵团下属的六连干农活、扛麻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大革命还没彻底结束,又开始割资本主义尾巴,团里把父母给二哥自建的婚房以挖社会主义墙角的罪名没收了。全团在400人的俱乐部里开批判大会,二哥手拿宪法站在台前,面对黑压压呼喊的人群据理力争,可悲的是,宪法输给排山倒海的政治运动。二哥也从刚工作不久的照相馆撵到了农业三连继续干农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文化大革结束,团里在二连办起了中学,二哥从三连调入二连学校任教,之后又被调到场直中学教高中语文,直到退休。在几十年的教学中,二哥尽职敬业,升学率逐年攀升,学生家长口碑极佳。二哥先后在《北京教育》《吉林教育》《辽宁教育》《人民教育》等发表教学论文数十篇。仅管工作成绩斐然,但是每年进职称评先进都没二哥的份。高中语文组几乎都进了职称,唯独剩他一人,只因他不懂花钱上供。最后他急了,自己抱着一摞论文坐火车找到哈尔滨省教育厅领导,才解决了职称问题。二哥办退休,学校为广招生源,又返聘他留在了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世道并没消耗掉他那份执着的信念,他仍一如既往地用那颗赤诚的心向孩子们播撒着希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我回东北家乡,在他家我翻看到了他曾经早自习让孩子们背过的他亲手摘抄的名人名言,当一一读过,我对二哥肃然起敬,这些内容没有一条是语文课本里的,但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二哥不是在教书,而是塑造一个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股清泉对沙漠行走的人来说就是生的希望。一个微笑,对于无助的人来说,是最温暖的阳光。一句鼓励,对于犹豫不决的人来说,就是前进的助燃剂。二哥就是用这一滴滴水、一股股清泉每天滋养着成长中的孩子们,在每一次高考冲刺中,孩子们就是用这些精神的力量给自己加油。他带的高三班,有多个高考落榜的孩子在他班里复读,二哥始终给那些快要放弃的孩子打气,坚定他们的信心。一位在他班复读了四年的学生,26岁考上了吉林大学。这次和二哥在农场早点部吃早餐,二哥悄悄地告诉我:旁边那位和老太太吃饭的是他的学生,曾在他的班里复读过五年,最终考上大连理工大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哥在用爱的清泉滋养着孩子们成长,用他的生命影响着孩子们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哥有近30年种葡萄历史了,东北寒冷,普通葡萄不能生长,在农场,二哥是第一个种出家葡萄的人,他决意在东北种出好吃的葡萄。为解决家葡萄耐寒问题,他拉着小车,走出十几里到北山刨山葡萄根,回来稼接出小苗分栽到园子里,没几年,满院子的葡萄架结出了各色品种的葡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终于理解二哥为什么对侍弄葡萄和种菜情有独钟了,因为种瓜能得瓜,种豆能得豆,唯大自然是公平的,他在春种秋收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是当年二哥摘抄下来经典名言,他要求学生们每天背诵一段。我拍下几张分享给大家。</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