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10清晨4点多起床,还车,5点多到达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机场,乘机离开保加利亚,结束了这场有生以来时间最长的自驾东欧游。</p><p class="ql-block"> 中午飞机到达巴黎,这是第五次来法国了。租车出城,开车4个多小时,晚上8点,天光依然大亮的时候,住进了距圣米歇尔山仅15分钟的Pontorson小镇的法国农家乐。男主人Richard热情接待了我们。按照他的指点,放下行李带上晚餐,马上匆匆赶去海边观赏Mont Saint-Michel的夕阳</p> <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的夕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开车上岛的路上,村里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法国第一个登上世遗名录的景点。公元8世纪初原来的本笃教修道院在这个花岗岩石岛上开始兴建,历代教士们在各朝代国王的加持下不断加建,才有了现在的规模。法国大革命之前它作为朝圣中心的受欢迎程度和威望随着宗教改革而减弱,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几乎没有僧侣居住。修道院被关闭并改建为监狱,到 1836 年,包括维克多·雨果在内的有影响力的人物发起了一场修复被视为国家建筑瑰宝的运动。监狱于 1863 年关闭。迄今修道院大部分空置,只有少量房间被教会租用。</p> <p class="ql-block">这座山坐落在诺曼底和布列塔尼共有的迷人海湾中,从很远的地方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是五个世纪以来上岛参观是非常挑战的,因为潮汐涨落,此岛总有一段时间淹没在海水中。圣米歇尔山所在的潮汐岛涨潮速度极其迅猛,每分钟能达到62米,因此圣米歇尔山周围转瞬间就会变成汪洋,这让它看起来像是漂浮在海水中的圣山。朝圣者只能按照潮汐涨落安排行程。2015年后建造的跨海木桥已解决了这个问题https://en.normandie-tourisme.fr/unmissable-sites/the-mont-saint-michel/l</p> <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是一座神奇的岛屿,还成为了电影《魔戒三部》的拍摄地。高88多米,周长仅900米。一座哥特火焰式建筑模式为主的修道院坐落在小岛上,修道院教堂本身高20多米。由于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军队在此岛坚守30年,城门始终没被入侵的英军攻克,几个世纪以来,圣米歇尔山成为法兰西民族抵御外辱的精神象征。以至于法国大文豪雨果这样说:“圣米歇尔山对法国如同大金字塔对埃及一样重要。”它是欧洲最令人难忘的景点之一,每年有250万游客探访。</p> <p class="ql-block"> 追溯到八世纪初,当时附近山顶小镇阿夫朗什的主教奥伯特声称,法兰西守护神大天使米歇尔亲自向他施压,要求他在山上建造一座海上教堂。</p><p class="ql-block"> 从 966 年起,诺曼底公爵和法国国王都支持在圣米歇尔山建造一座主要的本笃会修道院。在整个中世纪,宏伟的修道院建筑不断增加,其中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侧翼被昵称为“奇迹”。</p><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修道院成为著名的学习中心,吸引了欧洲一些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手稿插图画家。</p> <p class="ql-block">岛上生活区狭窄的石铺街道是必须细细体验的</p> <p class="ql-block">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期间,圣米歇尔山成为法国抵抗英军进攻的坚固堡垒,使其能够承受近 30 年的围困而从未被攻克,最后以英军铩羽而归结束战争。距离此岛3 公里外的 Tombelaine 岛曾是英国人的据点,至今仍保留着这一时期的遗迹。尽管海峡两岸英法冲突不断,但仍有大量朝圣者前来朝圣;事实上,岛底部的城墙是为了抵御英国军队而建造的。岛底部陡峭的村庄街道两旁排列着其他精美的建筑,现在已改建为博物馆、餐馆、酒店和商店,供当今的游客使用。</p> <p class="ql-block">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圣米歇尔山湾一直容易淤积。人为活动,包括耕作和修建通往山的堤道,加剧了这个问题。然而,2015 年的一项重大保护项目帮助圣米歇尔山恢复了岛屿地位。进入海湾的主要河流库埃农河 (Couesnon) 现在可以更自由地流动,以便沉积物被冲入大海,一座桥梁取代了以前的堤道,使海水在特别高的潮汐时能够再次完全包围这座山。</p><p class="ql-block"> 一望无际的海湾,可以看到30多公里外修建教堂时使用的取石场硕西岛îles Chausey</p> <p class="ql-block">这是城堡的地基,由周长5米多的12根大石柱呈半圆形分布,支撑城堡。在几个世纪的加建过程中,部分城堡经遭受过火灾坍塌</p> <p class="ql-block">城堡内巨大的水车状起吊轮,为吊装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品之用,看说明之前我一直以为是水车。实际上城堡内没有水井,生活用水完全靠收集雨水</p> <p class="ql-block">哥特式晚期火焰式建筑主要盛行于法国,这一风格由辐射式与英国盛饰式哥特建筑演化而来,尤以火焰式曲线花饰窗格为主要特征,并因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专为骑士修建的骑士厅,却从未被骑士们使用过。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模仿英格兰的嘉德骑士团,在骑士厅建立了法国的圣米歇尔骑士团,并制定了《圣米歇尔王诏》,用来争取贵族集团的支持。有意思的是,英格兰的嘉德骑士团是英法百年战争的挑衅方-英王爱德华三世为团结英格兰贵族而建立的。代表英国的保护神圣乔治和代表法国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是不是英法百年战争幕后的主谋呢?</p> <p class="ql-block">双柱长廊上黑色的大理石是从英国运来的材料</p> <p class="ql-block">圣米歇尔山本笃会修道院的内部,修道院的主要建筑风格是哥特式,但也融合了其他时期的元素。它是公元8世纪至18世纪基督教最重要的朝圣地之一。修道院拥有一组令人惊叹的神职建筑,自12世纪以来被称为“奇迹”(Merveille),包括修道院教堂、回廊、食堂和僧侣走廊。</p> <p class="ql-block">因为已经不再为宗教使用,教堂的尖塔顶端已不再放置十字架而是以法兰西守护神大天使米歇尔的镀金塑像代替,目前岛上正在重新设置灯光系统,过去熠熠生光的夜景此次并未看到</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天台上的地砖很多都标注了文字和数字等记号,这些是从损毁的部分找回来重建时能够复用的砖石</p> <p class="ql-block">饰有鸢尾花和贝壳的盾牌:鸢尾花是法国王室的传统象征,而贝壳,尤其是扇贝,则与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息息相关,暗示着与特定家族或与朝圣相关的宗教团体的联系。这枚纹章是圣米歇尔山建筑中的一个历史和艺术细节。</p> <p class="ql-block">这尊圣米歇尔雕像出自著名青铜和金匠 Jean-Alexandre Chertier 之手。他复兴了 古希腊木芯上镶嵌精致银叶的技艺。金属与浮雕交相辉映,包裹着每一 个细微的细节,使其在光线下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这座雕像以古色古香的风格装饰,其灵感来自拉斐尔的画作 (圣米歇尔屠龙,又称伟大的圣米歇尔,1518 年,卢浮宫博物馆), 而龙则与中世纪的奇妙想象力重新联系起来。</p> <p class="ql-block">复制的王冠</p> <p class="ql-block">我们所住的圣米歇尔山的农家乐地处蓬德尔松的Sacey村,主人Richard家两栋“土坯房”相距大约100米,一栋自住,一栋拿来做农家乐客房,有3-4间客房,我们到达的这一天,已经是他的第三拨客人了</p><p class="ql-block"> 农家乐房间内景,上下两层,我住的房间在第二层,窗户是典型的法式玻璃窗。第一层是厨房和餐厅。</p> <p class="ql-block">树丛后是露营地</p> <p class="ql-block">客房外观,法国西部农村都是这种土坯房,外表不敷墙皮,看着与60年代柯家湾的土坯房相似,不过房内隔音相当好</p> <p class="ql-block">100米外Richard的自住房</p> <p class="ql-block">Richard提供的丰盛早餐,这是在他自住房的餐厅,有典型的法式农家家具。Richard说周围大片的农田和种植的谷物都是他家的</p> <p class="ql-block">清晨5:30,晨曦初绽。犹豫要不要去看圣米歇尔山的日出,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预定的7/10门票是早上9点,担心往返一趟无法赶上了</p> <p class="ql-block">友善的马儿,很亲人</p> <p class="ql-block">开车去圣米歇尔山路过的小镇Pontorson蓬托尔松,镇子很安静。是通往几公里外著名的圣米歇尔山的门户。蓬托尔松位于库埃农河畔,这条河在历史上曾是诺曼底和布列塔尼的分界线。</p><p class="ql-block"> 与岛上住宿相比,这里更经济实惠,甚至有扎帐篷的露营地,这里相比住岛上更不拥挤,设有火车站和连接潮汐岛的步行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