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西栅

柳滨

<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民宿离乌镇西栅景区不到一千米,吃罢晚饭,步行到西栅景区。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乌镇西栅景区标志性的布局场景:“世界互联网大会”主题标识,两边整齐排列着各国国旗。原来乌镇西栅景区从2014年开始便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举办地,这里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数字文化客厅”。从2014年首届峰会到2024年“智能向善”的新十年,西栅的小桥流水见证着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思想交锋,也让千年水乡成为“数字文明”的鲜活注脚。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作为浙江籍企业家,曾多次出席并发表演讲,他曾表示在乌镇举办大会让他作为浙江人感到自豪,并强调乌镇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互联网融合的典范。‌‌现在这里是乌镇旅游的打卡点,游客们都在峰会标识前拍照纪念。</p><p class="ql-block"> 世界互联网大会标识对面是景区门口的牌坊,上面写着“乌青毓秀”,“乌青”是指1950年乌镇与青镇合并前的合称(乌镇旧称“乌墩”,青镇旧称“青墩”),如今“乌青”成为乌镇的代称,暗含历史渊源;“毓秀”意为“钟灵毓秀”,指乌镇水土孕育灵秀之气,既形容水乡风景秀丽,也体现人杰地灵的人文底蕴(如历史上涌现的文人雅士、民俗文化);当然这里也流传着唐代将领乌赞平定叛乱而英勇牺牲的故事,为纪念他人们将此地更名为乌镇。</p><p class="ql-block"> 景区入口处有和合二仙的塑像,这二仙名为寒山和拾得,他们被清雍正帝分别封为“和圣”和“合圣”,是和谐之神和婚姻喜神。他们是家庭婚姻和谐的象征,当然这里面是有故事的。</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后,乌镇古镇外围是一片宽阔的河面,周边绿树环抱,碧绿的河面穿行着摇橹船。人们绕岸而行,不时有小桥通联,前方绿树掩映的水中坐落着一个庞大的建筑物,听导游说那就是乌镇大剧院。乌镇大剧院主要用于举办戏剧、音乐会演出、会展、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兼具排练、会议、研究等文化功能,是乌镇西栅景区内集现代演出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社会文化设施。据介绍,它的设计融合江南水乡元素与现代建筑风格,内部包含一个1135座的大剧场(观众席墙面和穹顶装饰有乌镇传统蓝印花布图案)和一个224座的中型多功能剧场,还可配合露天“水剧场”举办户外演出,常年承接乌镇戏剧节等大型文化活动,是乌镇文化地标之一。可惜现在闭馆,我们无缘观赏大剧院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  开始进入古镇了,低矮的檐门青砖黛瓦,斑驳的粉墙墙沿高耸,古老的木屋简单构建,这一切无不诉说着古镇的历史沧桑;门檐内满池的夏荷参差交错,好像有点花残叶调,随意生长着,这应当是乌镇几百年来最古朴最原始的面貌,它们让游客感受到了原汁原味的古镇韵味,但当你沿着荷花堤岸向前走几十米,有几个拉着高高的木架,飘着长长的蓝布和红布的场地突然让你眼前一亮,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啊,原来这里正是电视剧《似水年华》草木本色染坊的取景地。乌镇西栅的草木本色染坊是一座传承自宋元时期的手工环保以“植物染色”为核心特色印染工坊。如今,草木本色染坊不仅完整保留传统工艺,还设有“蓝草学堂”,游客可亲手参与选布、刮浆、染色、晾晒全过程,体验非遗技艺。它既是乌镇历史与文化的鲜活切片,也是现代人体验传统非遗、亲近自然染料的窗口。染坊旁边有草木本色染品售卖,具有民国特色的蓝色服装布包等大小染色工艺品真的是应有尽有,让游客驻足流连,大长见识!</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走,步入古镇街巷,天色渐渐暗了,小巷街道两边店铺的灯都亮了起来,抬头就看见一个骑门楼,上面写着“安渡坊”,原来这附近有一个渡口,安渡坊是一个渡口名。骑门楼两侧房子属于同一户大户人家,古时权贵富户“以胯示人”,彰显他们的权势财力,突出他们在乡里特有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乌镇古镇和一般江南水乡一样,古运河将古镇一分为二,每隔几百米距离便有一座石桥连接两岸,游人可以随意穿行两岸,河中摇橹船载着的游客既享受着小船摇曳的悠闲惬意,又可以欣赏两岸的灯光街景,看着临河街道琳琅满目的商铺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品味着古镇的繁华和喧嚣。这里既有灯火通明的美食店铺,也有古色古香的木楼民宿,在古镇中心住宿,那真的不是一般的奢侈享受。</p> <p class="ql-block">  前面一处红彤彤的店门吸引了许多游客在门前拍照,挤过去一看,原来店门叫“喜庆堂”,这里简直就是江南传统婚俗的博物展览馆。据展馆牌介绍,馆内按“前堂—婚礼堂—议事堂—轿厅—后堂—三尊堂—彩楼—洞房—后花园”的流程布局,完整复刻旧时江南婚礼的“三书六礼”仪式。展品包括凤冠霞帔、婚书、喜船、嫁妆(如红木箱柜、绣花被面)、吹打班子的乐器,甚至还原了“洞房”的喜床与喜庆陈设,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古代婚礼现场。据说情侣游客可以预约体验婚俗婚礼,还可以穿上汉服婚服拍“古风大片”。</p> <p class="ql-block">  走着走着,抬头一看,突然看见一处门檐上写着“昭明书院”,很有历史厚重感,仔细阅读介绍,原来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首位系统编纂诗文总集的学者。据清乾隆《乌青镇志》记载,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萧统随老师沈约(南朝文坛领袖)来乌镇读书,并在此修建书馆 。昭明太子的这段经历成为书院的文化根基,至今书院入口的明朝万历年间石牌坊上仍镌刻着“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字样,印证了这段历史 。</p><p class="ql-block"> 萧统在乌镇的学术活动影响深远。他主持编纂的《昭明文选》收录先秦至南朝梁代130余位作家的700余篇经典作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被誉为“文章之渊薮”,直接影响了后世科举取士的文学标准 。例如,陶渊明的作品正是通过《文选》的收录得以广泛传播,萧统亲自为其作序立传,称其诗文能“使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p> <p class="ql-block">  书院文化气息浓厚,前厅四周有木牌介绍与乌镇有关的历代文化名人,两边房间有浙江湖洲生产的文房四宝出售。</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立着的明朝万历年间的石牌坊,牌坊正面刻有匾额“六朝遗胜”,背面题刻“巨镇文星”。据说牌坊历经战火,因百姓用石灰覆盖字迹而幸存。</p> <p class="ql-block">  书院前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营造出“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境 。</p> <p class="ql-block">  西侧临水建筑,设有亲水平台与回廊,水池中央立有明代经幢,是品茗、阅读、交流的理想场所 。</p> <p class="ql-block">  书院主楼设有开放式图书馆,藏有文化、艺术、社科等领域图书万余册,还有有电子阅览室、讲堂、书画室等,其中“木心阅览室”以乌镇籍艺术家木心命名,陈列其著作及手稿 。在这里听到一个小女孩问妈妈:“妈妈,这里的灯怎么这么暗啊?”我听到了女孩妈妈最富有智慧的回答:“因为古人读书没有电灯,他们用的是油灯啊!”</p> <p class="ql-block">  书院后侧设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馆,可惜晚上没有开放,看不进到里面的展览内容。</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镇小巷,徘徊于石桥两岸,古镇两岸保留了不少历史名楼和老字号商铺。</p> <p class="ql-block">  乌镇叙昌酱园的手工制酱技艺被列为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国》,镜头里“斗笠盖缸、酱香弥漫”的场景成为江南烟火气的经典符号。</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枕水度假酒店和许多像水连天餐厅一样餐饮店承接了参加世界互联网乌镇峰会人员的住宿和餐饮。</p> <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这条小巷被称为西栅大道,旁边不时有着幽深的横巷,看到有一处横巷口标有月老庙的指示牌,便穿行进入,左拐右拐,结果硬是没找到,因为怕迷路,于是赶紧折返。回到主道,这时看见前面乐曲悠扬之处,灯光四射,哦,是一个水中戏台,演员铿锵悦耳的腔调真的是戏味十足。通向戏台的水中木桥下面锦鲤在灯光的映照下确实明丽可爱,它们悠悠的摇头摆尾,好似有意向游客们展示它们美丽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  边走边看,夜已经很深了,可前面看到的流光溢彩的白莲塔似乎还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为了不至于影响第二天的旅行,我们还是决定返回了。回去的速度要快些,待回到民宿的时候,时间已经将近午夜12点了。</p><p class="ql-block"> 2025.8.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