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行俊肖是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渭北面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但她是渭南市合阳县人。</p> <p class="ql-block">行俊肖生于1948年,是渭南市合阳县甘井镇护难村人,中共党员,国家一级面花艺术家,曾入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首卷,被全国妇联海外版《中国巧手》收录。</p> <p class="ql-block">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蛇盘兔”:取“蛇盘兔,必定富”的吉祥寓意,造型阴阳环抱,线条流畅。 </p><p class="ql-block">“三足金蟾”:以金蟾衔钱纹为设计,寓意招财纳福。 </p><p class="ql-block">“老虎馄饨”:用于婚俗,通过染料点画眉毛、鼻子等细节,展现生动形态。 </p><p class="ql-block">传承贡献</p><p class="ql-block">行俊肖曾带领学生制作八载不腐的狮子面花,其作品《行俊肖与面花》被实践团收藏。她通过教学、展览等方式推广渭北面花技艺,使这项非遗焕发新生。 </p> <p class="ql-block">从艺经历:行俊肖自幼喜爱面花艺术,跟随老人学习制作面花,至今已有六十余年。1978年,她在甘井镇的面花艺术展中崭露头角。1986年,她的“插花馄饨”等8件作品作为国家艺术象征送往巴黎参展,让中国面花首次走进国际视野。1994年,她赴京参加国家文化部主办的民间艺术大展,荣获“中华民间艺术一绝”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她的作品以大胆夸张的手法展现浓郁的渭北地域特色,擅长制作“眉眼馄饨”“戏曲人物”等,色彩鲜艳,线条富有美感,将普通面团点化为承载祝福与艺术的花馍。</p> <p class="ql-block">传承贡献:行俊肖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从2011年起,她多次走出家门,参加参赛参展,与各地面点师切磋技艺。她还在合阳开办培训班,免费传授面花制作技艺,先后培养学员500余人,为渭北面花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传承贡献:行俊肖深知传承的重要性,从2011年起,她多次走出家门,参加参赛参展,与各地面点师切磋技艺。她还在合阳开办培训班,免费传授面花制作技艺,先后培养学员500余人,为渭北面花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行俊肖的面花制作讲究“一揉二捏三塑形,四剪五刻六点睛”的工艺流程,擅长使用拨针、剪子等工具塑造形态。其作品以灵动的小动物、威严的龙凤、栩栩如生的狮子为特色,代表作包括“蛇盘兔”“三足金蟾”等。 </p> <p class="ql-block">“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座谈开始前,高新国际学校李丹老师讲授了《合阳面花》一课,她结合陕西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引出了合阳面花的人文背景,让学生学习到了面花的艺术特点,并体会到了在一件件不同纹样的面花中,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展示课最后,合阳面花省级传承人行俊肖还和学生们进行了互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