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之十七波黑萨拉热窝

兴安君

<p class="ql-block"> 欧洲巴尔干半岛游记之十七</p><p class="ql-block"> 波黑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 2025.5.4日11点从波黑莫斯塔尔出发,在科尼茨布拉尼查湖边餐厅午餐,下午14.40到了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我们在萨拉热窝米利亚兹河北岸下车,走过缓坡街道和大片墓碑群,上到城市东侧山丘上的黄色堡垒。堡垒只剩下一段低矮的石头城墙。此处是俯瞰全城的绝佳地点。站在黄色堡垒残墙上向四周望去、米里雅茨河自东向西流过萨拉热窝市中心。整座城市就建在河两岸的群山怀抱中。奥斯曼风格的波斯尼亚成片两层民居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建造的高大现代风格楼房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老城内奥斯曼风格清真寺的宣礼塔、奥匈新城内的教堂钟楼高高矗立在城内不同的位置。城内高楼大厦和四周山坡上绿树掩映中的红瓦民居呈现出一派和谐共存景象。看不出历史上的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民族,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不同宗教在战争年代相互争斗过的惨烈画面。皇堡附近满山坡狮子坟场里白色墓碑群和城市建筑及周围郁郁葱葱的山脉形成鲜明反差视觉,这就是人们形容萨拉热窝一半是坟墓一半是城市的真实画面。看墓地里的碑文都是1970年左右出生、波黑战争中牺牲的20多岁年轻人。在萨拉热窝流传的“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实故事的主人翁博斯科与阿德米拉的坟墓就在眼下这片墓园里。他们虽然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从小青梅竹马,一起成长,相互欣赏,冲破民族宗教障碍、依然誓言终生相伴。围困萨拉热窝的波黑战争时,两个异族异教男女博斯科与阿德米拉生死相依、他们决定一起逃离萨拉热窝这个战乱之地,去寻找两人永不分离的安身立命之所。因双方在各自族裔军队里都有熟人,经过协商,两方军队同意这对情侣出逃期间暂停交火 。1992.5.19日她们出逃走到市中心米利亚兹河上距拉丁桥不远的弗尔巴尼亚桥时博斯科首先被不明身份的狙击手开枪被击中倒下,阿德米拉见状快步向前,也不幸中弹倒下。但她拼尽最后力气爬到博斯科身边,紧紧抱住他的尸首,15 分钟后气绝身亡,七天没有人敢去收尸,两人死时年仅 25 岁 。当时美国记者马克·H·米尔斯坦(Mark H. Milstein)正好在附近,拍下了这对情侣的最后时刻,所以成为萨拉热窝真实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纪录片,香港歌手郑秀文演唱的《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以此事为背景创作的。歌词大意是:两小无猜一对青春小情人,冲破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藩篱障碍,宁愿一生至死相恋!战火纷飞,唯共互牵、无惧枪炮拼命地逃离战乱地奔艳阳、中枪双双倒地相拥而亡,两人的血混在一起,灵魂相伴远离这龌龊荒谬的世界去了天堂。当年一对情侣逃离时交战双方同意停火的情况下,射杀他们的小人至今没敢站出来承认是他枪杀了她们,这个刽子手如果还活着今天至少有50岁以上年龄了。30多年里他不敢见天日、身心受煎熬苟活在人世间。当我了解到这个生死相依纯真的真实爱情故事,内心深处涌起深深的感伤!记此刻的心情如下:</p><p class="ql-block"> 《殇城绝恋》</p><p class="ql-block"> 两小无猜结情缘,</p><p class="ql-block"> 种族教派难阻挡。</p><p class="ql-block"> 冲破族俗越教规,</p><p class="ql-block"> 相爱相许终生长。</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起战火,</p><p class="ql-block"> 血色残阳浸石墙。</p><p class="ql-block"> 情侣逃离交战地,</p><p class="ql-block"> 两族同意停炮枪。</p><p class="ql-block"> 街巷藏着狰狞影,</p><p class="ql-block"> 冷枪穿破鬓边香。</p><p class="ql-block"> 相拥倒在弗尔桥,</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族子弹凉。</p><p class="ql-block"> 男女血融龌龊界,</p><p class="ql-block"> 真爱灵魂赴天堂。</p><p class="ql-block"> 心形墓碑圆真情,</p><p class="ql-block"> 血色爱情后世扬。</p><p class="ql-block"> 宗教种族无纷争,</p><p class="ql-block"> 和谐世界是理想。</p><p class="ql-block"> 现在唯有山坡上30年前波黑战争中战死的20~30岁年轻人成片白色墓碑上刻的人名生卒时间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心形💟墓碑,让人想起当年人类间相互残杀的战争场面。</p><p class="ql-block"> 在萨拉热窝有三十年以上房龄的楼房房屋墙壁上留下了很多波黑战争时留下的弹孔。爆发战争之前塞族波族克族不同民族的男女相爱组建的家庭很多。战争期间很多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男女组建的家庭分裂、反目成仇者也很多。此刻想起上世纪70年代看过的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当年萨拉热窝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民团结一心流血牺牲赶走了侵略者德国纳粹,建立了各民族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仅仅40多年就发生各民族间相互杀戮的惨烈内战。二战时当年为抵抗纳粹德国建立多民族多宗教和睦相处统一国家而牺牲的先烈们情何以堪!因此,不管是什么民族、信仰什么宗教,人类间没有战争、没有争斗、没有杀戮、和谐共存是多么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离开黄堡下山沿着米利亚兹河岸观光。水泥修建的河槽内是深不过膝的清澈河水在缓缓流淌。走过拉丁桥桥头北侧就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及其妻子索菲亚在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族青年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刺杀的地方。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也是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因为这片土地上生存着多民族多宗教的居民,所以经常因民族矛盾宗教信仰不同而发生战争,所以称萨拉热窝是欧洲的火药桶。</p><p class="ql-block"> 走过拉丁桥,桥头沿路岔路街道边就是当年普林西普开枪暗杀斐迪南皇储夫妇的地方。地面石板上刻有普林西普的两个脚印,后边楼房墙壁上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在此处对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及其妻子索菲(Sofija)实施了暗杀。</p><p class="ql-block">下方是英文: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此处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娅的牌子 。两侧有斐迪南夫妇被暗杀前坐汽车上和被暗杀后的黑白照片。因一个有极端民族思想的普林西普的暗杀行为引发了30多个国家参战,持续四年多、伤亡3000多万人、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说、不管你是什么民族、信仰何种宗教,在这个地球大家庭里和睦共处是多么重要。</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有上百座清真寺和教堂。漫步在萨拉热窝大街上看了古客栈遗址和旁边门上插欧盟成员国国旗的欧罗巴E酒店HOTEL–UROPE。还看了哥特式与新文艺复兴式风格相结合双塔高耸的圣心主教座堂外观。教堂旁边有萨拉热窝国会大厦。对面欧洲之屋楼房墙上有蓝底十二个金色五星的欧盟旗,欧盟旗下拱门里墙上用塞尔维亚 - 克罗地亚语书写着为了纪念在解放萨拉热窝过程中牺牲的战士,致敬他们的英勇和奉献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向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黑山和塞尔维亚各民族的战士们致以英勇与共同流血牺牲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军队的不懈努力,以及萨拉热窝各族人民的坚定支持,使得这座城市在1945年4月6日获得解放。</p><p class="ql-block">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人民共和国书立。</p><p class="ql-block">向为解放萨拉热窝和我们的祖国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永恒的荣耀和感激。向解放萨拉热窝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拱门前地上有常年燃烧天然气的不灭圣火。波黑不是欧盟成员国,所以欧洲之屋是促进萨拉热窝与欧洲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领域交流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在萨拉热窝东正教区和穆斯林民居间地面上有“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 , “萨拉热窝文化交汇之地”文字标识。标识线东正教区一侧是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建的如维也纳、布达佩斯城市一样的欧式高楼大厦和干净整洁的街道。而另一侧穆斯林老城区都是低矮破旧不堪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街道和房屋建筑。所以被先进文明统治也是落后群体的幸事。在老城区多个狭窄的街道两边的陈旧房屋都是波斯尼亚人卖手工艺品、小商品、生活用品的商店。</p><p class="ql-block">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瓦尔特和游击队员与德军在钟楼上战斗的场景是在老城区内建于1531年的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和旁边的建于1667年的钟楼。我们特意去看了电影情节中铜匠掩护游击队员的铜匠铺。铺子还是上百年前的很小的老房子,满墙展柜里摆满了手工打造的铜银壶和杯盘。现在经营铜铺的是电影里老铜匠的孙子,孙子现在也有70岁上下年龄了。这个铜匠铺是他们家几代人赖以生存的产业。到萨拉热窝的中国游客都到这个铜匠铺看看,和主人合影并买点纪念品。导游说这个铜匠铺老头靠中国游客买他的手工制作的铜银产品、生活的很滋润。</p><p class="ql-block"> 走了几个售卖服装衣帽箱包各式小商品咖啡屋的穆斯林商业街后到老城区的鸽子广场。广场中央是非亭非阁圆顶八角形亭子。小广场地面上满是鸽子和喂鸽子的大人小孩。广场周边有很多咖啡座。广场上还有扮成小丑和穿古代武士衣服,售卖用五彩胶管拧出各种小孩玩具的者。</p><p class="ql-block"> 17点离开老城区开车半个多小时,到中国人经营的中餐馆吃晚餐。当晚住在萨拉热窝宜必思尚品酒店。</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到萨拉热窝行车路线</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郊区乡村</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近郊</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成片墓地里很多都是波黑战争中牺牲的20岁左右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一半是城市一半是墓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唯有山坡上30年前波黑战争中战死的20~30岁年轻人成片白色墓碑上刻的人名生卒时间</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流传的“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真实故事的主人翁博斯科与阿德米拉的坟墓就在眼下这片墓园里。他们虽然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从小青梅竹马,一起成长,相互欣赏,冲破民族宗教障碍、依然誓言终生相伴。南联盟围困萨拉热窝的波黑战争时,两个异族异教男女博斯科与阿德米拉生死相依、他们决定一起逃离萨拉热窝,去寻找两人永不分离的安身立命之所。因双方在各自族裔军队里都有熟人,经过协商,两方军队同意这对情侣出逃期间暂停交火 。1992.5.19日她们出逃走到市中心米利亚兹河上距拉丁桥不远的弗尔巴尼亚桥时博斯科首先被不明身份的狙击手开枪被击中倒下,阿德米拉见状快步向前,也不幸中弹倒下。但她拼尽最后力气爬到博斯科身边,紧紧抱住他的尸首,15 分钟后气绝身亡,七天没有人敢去收尸,两人死时年仅 25 岁 。当时美国记者马克·H·米尔斯坦(Mark H. Milstein)正好在附近,拍下了这对情侣的最后时刻,所以成为萨拉热窝真实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纪录片,香港歌手郑秀文演唱的《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以此事为背景创作的。歌词大意是:两小无猜一对青春小情人,冲破不同民族、不同宗教藩篱障碍,宁愿一生至死相恋!战火纷飞,唯共互牵、无惧枪炮拼命地逃离战乱地奔艳阳、中枪双双倒地相拥而亡,两人的血混在一起,灵魂相伴远离这龌龊荒谬的世界去了天堂。当年一对情侣逃离时交战双方同意停火的情况下,射杀他们的小人至今没敢站出来承认是他枪杀了她们,这个刽子手如果还活着今天至少有50岁以上年龄了。30多年里他不敢见天日身心受煎熬苟活在人世间。当我了解到这个生死相依纯真的真实爱情故事,内心深处涌起深深的感伤!记此刻的心情如下:</p><p class="ql-block"> 《殇城绝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两小无猜结情缘,</p><p class="ql-block"> 种族教派难阻挡。</p><p class="ql-block"> 冲破族俗越教规,</p><p class="ql-block"> 相爱相许终生长。</p><p class="ql-block"> 萨拉热窝起战火,</p><p class="ql-block"> 血色残阳浸石墙。</p><p class="ql-block"> 情侣逃离交战地,</p><p class="ql-block"> 两族同意停炮枪。</p><p class="ql-block"> 街巷藏着狰狞影,</p><p class="ql-block"> 冷枪穿破鬓边香。</p><p class="ql-block"> 相拥倒在弗尔桥,</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族子弹凉。</p><p class="ql-block"> 男女血融龌龊界,</p><p class="ql-block"> 真爱灵魂赴天堂。</p><p class="ql-block"> 心形墓碑圆真情,</p><p class="ql-block"> 血色爱情后世扬。</p><p class="ql-block"> 宗教种族无纷争,</p><p class="ql-block"> 和谐世界是理想。</p><p class="ql-block"> 现在唯有山坡上30年前波黑战争中战死的20~30岁年轻人成片白色墓碑上刻的人名生卒时间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心形💟墓碑,让人想起当年人类间相互残杀的战争场面。</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皇堡山上</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皇堡山上</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皇堡山上</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皇堡山上。站在黄色堡垒残墙头上向四周望去、米里雅茨河自东向西流过萨拉热窝市中心。河两岸的整座城市就建在群山怀抱中。奥斯曼风格的波斯尼亚成片两层民居与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建造的高大现代风格楼房建筑群形成鲜明对比。老城内奥斯曼风格清真寺的宣礼塔、奥匈新城内的教堂钟楼矗立在城内不同的位置。城内高楼大厦和四周山坡上绿树掩映中的红瓦民居呈现出一派和谐共存景象。看不出历史上的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民族,伊斯兰教、东正教、天主教、犹太教等不同宗教在战争年代相互争斗过的画面。皇堡附近满山坡狮子坟场里白色墓碑群和城市建筑及周围郁郁葱葱的山脉形成鲜明反差视觉,这就是人们形容萨拉热窝一半是坟墓一半是城市的真实画面。</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皇堡山上</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土耳其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米利亚兹河</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米利亚兹河</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米利亚兹河边</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米利亚兹河</p> <p class="ql-block">当年普林西普开枪暗杀斐迪南皇储夫妇的地方。地面石板上刻有普林西普的两个脚印</p> <p class="ql-block">楼房墙壁上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Gavrilo Princip)在此处对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及其妻子索菲(Sofija)实施了暗杀。</p><p class="ql-block">下方是英文: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在此处暗杀了奥匈帝国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娅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牌子两侧有斐迪南夫妇被暗杀前坐汽车上和被暗杀后的黑白照片。</p> <p class="ql-block">古客栈遗址旁边门上插欧盟成员国国旗的欧罗巴E酒店HOTEL–UROPE</p> <p class="ql-block">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建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街道街道,被先进文明统治也是落后群体的幸事</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东正教区和当地年轻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奥匈帝国统治时期建的楼房干净整洁的街道街道,被先进文明统治也是落后群体的幸事</p> <p class="ql-block">楼房墙壁上累累弹痕</p> <p class="ql-block">欧洲之屋楼房墙上有蓝底十二个金色五星的欧盟旗,</p> <p class="ql-block">拱门前地上有常年燃烧的不灭圣火。波黑不是欧盟成员国,所以欧洲之屋是促进萨拉热窝与欧洲在文化、政治、经济等多领域交流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欧盟旗下拱门里墙上用塞尔维亚 - 克罗地亚语书写着为了纪念在解放萨拉热窝过程中牺牲的战士,致敬他们的英勇和奉献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向波斯尼亚 - 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黑山和塞尔维亚各民族的战士们致以英勇与共同流血牺牲的敬意。</p><p class="ql-block">南斯拉夫军队的不懈努力,以及萨拉热窝各族人民的坚定支持,使得这座城市在1945年4月6日获得解放。</p><p class="ql-block">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人民共和国书立。</p> <p class="ql-block">奥匈帝国统治时期的建筑街道很像维也纳的大街和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东正教区和穆斯林民居间地面上有“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 , “萨拉热窝文化交汇之地文字标识。</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当地导游</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里枪战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房屋街道,穆斯林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铜匠街</p> <p class="ql-block">和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里铜匠铺老铜匠的孙子合影</p> <p class="ql-block">鸽子广场</p> <p class="ql-block">扮演成古代武士者</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吃晚餐的独一处中餐馆</p> <p class="ql-block">夕阳余晖下的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城区</p> <p class="ql-block">在萨拉热窝住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宾馆餐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