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 影:酒醇花香<br>出 镜:铃叮清韵<br>场 景:塔河滴翠园、<div> 十八驿站<div> G331公路、</div><div> 呼玛口岸</div></div> 入秋的东北总藏着让人挪不开眼的惊喜,这一次,我们沿着 G331 国道一路折向东南,把大兴安岭的秋、黑龙江的水、边陲小城的暖,都揉进了寻秋的旅程里。原以为见过几场秋就懂了秋的模样,可踏上这条路才知道,有些秋色,要亲自走一趟,才能算真的遇见。 深秋的 G331,是大兴安岭把积攒了一整年的色彩尽数泼洒的画布。公路两侧的白桦林率先褪去翠绿,树干如玉柱般笔直挺立,枝头的叶子却成了 “碎金”—— 风一吹,满树金黄簌簌飘落,铺在地面上像一层柔软的地毯。与白桦林相映的,是成片的落叶松:针叶从浅黄渐变成橙红,远看如燃烧的火炬,一簇簇嵌在墨绿色的樟子松之间,形成 “金红镶墨绿” 的层次,车行其中,仿佛钻进了打翻的调色盘,每一次转弯都能撞见新的色彩惊喜。<div><div> </div></div> 25 日我们过漠河奔塔河,五个多小时的车程,窗外的风景却没让一分钟显得漫长。 同车的人忍不住反复感叹,“最美 331” 果然不是虚名,虽然我们只走了塔河--呼玛--黑河这一小段,我们总说要赞美大兴安岭的秋,可真行走这片风景里,才发现再多的话都显得单薄,唯有把这满眼的绚烂,悄悄记在心里。 抵达塔河时天已擦黑,简单安顿好住宿,便揣着对北方小县城的好奇逛了街。县城不大,街灯亮得踏实,没有大城市的璀璨,却多了份让人安心的烟火气。最惊喜的是固奇谷湿地公园的滴翠园,夜晚的灯光秀把林间的木桥、溪流都裹上了暖光冷光,影子落在铺着落叶的地上,踩上去沙沙响。灯光映着水面,晃得人心里软软的,能看得出这小小的县城,正用自己的方式把日子过出精致,那份藏在细节里的底气,是塔河经济实力最实在的证明。 在大兴安岭北麓与黑龙江主航道的交界处,有一座被 90.7% 森林覆盖率包裹的边境小城 —— 塔河。这座总面积 1.4 万平方公里却仅有 5 万常住人口的秘境之地,用「绿海明珠」的生态基底、「桦皮舟上的文明」的民族记忆、「极光跃动的林海」的自然奇观,勾勒出一幅跨越千年的立体画卷。 滴翠园夜景以 “森林光影秘境” 为主题,依托湿地生态基底,通过灯光艺术重塑自然与人文景观。 十八驿站鄂伦春风情园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乡鄂族村,占地约 6 万平方米,是集文化体验与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园区始建于 2018 年,以鄂伦春族狩猎文化为核心,融合传统建筑与现代设施,设有斜仁柱造型住房、风情旅游木屋等特色住宿。 车子进入园区,彩色的房子就撞进了眼里 —— 红的、黄的、蓝的,像给深山里的日子裹了层糖纸。园子不大,却处处透着暖意:从深山迁来的鄂伦春人安置房整整齐齐,墙上画着狩猎、游牧的图案,悄悄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故事。我们慢慢逛了三十分钟,心里满是感动:国家对少小数民族的重视从不是口号,是让他们能在熟悉的土地上,把漂泊的日子过成安稳的模样,这份守护,比风景更让人难忘。 离开风情园,车子再开一个小时,窗外的秋景依然勾着人的目光。越往南走,越觉得这秋色看一眼少一眼,晨晓老师忍不住提议:“找个地方停停车吧,别辜负了这秋天的馈赠!” 徐领队和马领队立刻应了,没多久,一片立着 G331 路标的白桦林就出现在路边。车门刚打开,欢笑声就飘进了树林里 —— 有人举着相机拍树干的纹路,有人踩着落叶找角度,阳光透过金黄的叶子洒下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短短二十分钟,相册里多了满屏的秋,心里多了满溢的甜。原来美好从不是等来的,是有人愿意为它多停一会儿,是一群人愿意为一片树影欢呼,这样的相遇,才让秋色有了温度。 下一站是呼玛口岸,也是我们时隔几日,再次与黑龙江相拥。这里又叫江畔公园,江边立着龙形雕塑,鳞片在风里泛着光,不远处的中俄 173 号界碑静静站着,刻着边境的庄严。江风拂过,水面泛着粼粼的光,对岸俄罗斯村庄的屋顶隐约可见,秋色也漫过了江面,与这边的金黄连成一片。站在江边,忽然觉得天地都变得辽阔,江水的宽、秋色的浓,让人心里的浮躁都慢慢沉了下来。 黑龙江在此处呈现出 “静” 与 “动” 的双重美感。清晨,江面薄雾轻笼,宛如仙境,对岸俄罗斯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午后,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形成 “半江瑟瑟半江红” 的壮丽景象。江畔公园的垂钓者悠然静坐,鱼竿倒映在平静的江面,偶有江鸥掠过,打破这份宁静。 呼玛口岸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镇,是中国对俄罗斯开放的国家一类客货运输口岸,与俄罗斯阿穆尔州施马诺夫斯克区乌沙科沃口岸隔黑龙江相望,航道距离仅 19 公里。该口岸于 1993 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1994 年正式成为国际客货运输口岸,是黑龙江上游重要的边境贸易枢纽。 九月的江畔公园,风里都裹着秋的绵密意趣,说是秋色的浓缩版,倒不如说每一寸光景都在把 “秋” 酿得更具体。口岸公园入口的步道旁,藏着一片更惊艳的树林。黑桦树是这光景里最鲜活的注脚 —— 深褐色的枝干像被秋阳揉过的木刻,纹路里还留着夏末的温软,枝头的叶子却早被染透了,浅黄、橙红、金棕叠在一起,风一吹就簌簌晃,把细碎的阳光抖落在步道上,铺成一片晃眼的 “金毯”。 树叶金黄得发亮,落在地上铺成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软乎乎的。和之前见的白桦林不同,这里的树干是黑褐色的,同行的人说这是黑桦树。蹲下来细看,才发现黑桦的叶子比白桦更亮,像被阳光镀了层金,视觉上更显鲜活。我忽然想,原来桦树也有 “黑白” 之分 —— 白桦靠洁白的树干立住风骨,黑桦凭金黄的叶子点亮秋光,不必比较,各有各的好。就像生活里的风景,没有绝对的优劣,只看你愿不愿停下脚步,发现它的特别。 不是没拍够,是舍不得走 —— 舍不得这风里裹着的秋香,舍不得满树晃荡的暖,更舍不得此刻心里的静:没有急事要赶,没有杂事要想,只对着一树秋,就能把时光都过成慢镜头。好像多站一会儿,就能把这九月的秋,多揣进心里几分。 临近天黑,我们终于进入黑河市,看到 “黑 N” 车牌的那一刻,莫名多了份亲切感。晚上逛了逛中街,虽然正在修路,却丝毫不影响街边小店的热闹。晚饭后早早回了酒店,不是累了,是心里装着期待 —— 明天要早起逛黑河的早市,想听听早市上的吆喝声,感受那份最真实的东北烟火气。 这一路寻秋,走的是 G331,看的是秋色,藏在风景里的,却是比秋更暖的东西:是小县城的踏实,是少数民族的安稳,是同行人共赏美景的欢喜,是从林海到平原的惊喜。原来秋天从不是只关乎落叶与金黄,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自然的美,也照见生活的暖。往后想起这段路,想起的不仅是 G331 的秋色,还有那些藏在秋里的,关于遇见与珍惜的道理。 文案策划:酒醇花香<br>文案润色:豆包<br>佳片分享:徐领队、马领队,<br> 众队友<br>出行时间:2024年9月25、26日<br>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5日<br>本篇编号:2514<br>本篇完, 谢谢众好友观赏。<br>下一篇: 黑河风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