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初秋送爽,希望盈怀。为进一步推动南宁市艺体教育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2025年南宁市艺体学科优秀教师培养对象专题培训班于8月25日正式开班。全市艺体学科优秀教师培养对象齐聚一堂,秉持教育初心,共赴一场学习与成长的盛宴,携手开启艺体教育的新篇章。</p> 领导期许引方向 谆谆嘱托寄厚望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中国教师研修网广西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程先平老师首先致辞,向全体学员深入介绍了中国教师研修网的丰富积淀和优质资源,并表达了对学员们的殷切期望。</p> <p class="ql-block"> 随后,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梅作开班讲话。她强调,学员应深刻把握此次培训的时代意义,紧跟教育改革步伐,并特别提醒大家在培训期间严守纪律、静心研修,积极吸收先进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将所学转化为课堂实践的有益成果。</p> 方案解读明路径 同心共绘新蓝图 <p class="ql-block"> 项目班主任陈文静老师对培训方案进行了系统且细致的解读,从课程体系设计到研修实践安排,从专家团队构成到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为学员们勾勒出清晰的学习框架。</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的培训,主办方邀请到了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江玉澜老师,为学员们展开题为《名师成长规划与教学风格凝练》的讲座。</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江玉澜老师勾勒的教师成长路径令人深思:“明师”需先点亮自己,透彻学科本质;“鸣师”则要勇于发声,形成教学回响;“名师”在积淀中成就独特体系,获得广泛认可;而最高境界的“民师”,恰是返璞归真——从个人声名走向服务学生,以专业智慧滋养生命成长。这一历程并非线性阶梯,而是螺旋上升的自我超越:从知识权威转变为学习伙伴,用教育智慧唤醒每个平凡心灵的内在光辉。最终,教育者的价值不在殿堂之高,而在民间土壤里扎根的深度。</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的第二部分,江老师围绕教学风格展开。她指出,教学风格是教师教学成熟的标志,能体现教育思想、教学技巧与教师个性。</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她列举了多个不同类型的教学风格,阐释各自特点,如理智型讲课深入浅出,激情型借情感共鸣引领学生。还指导教师撰写 “我的教学风格” 案例,明确包含个人简介、风格解读、成长历程、教学实例、教学主张、他人评价等部分,助力教师梳理与提炼风格,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清晰路径,启发大家打造独特且适配教学的风格 。</p> 学员收获分享 <p class="ql-block"> 下午,同样由江玉澜专家为我们开启《深耕课题研究 提炼教学成果》的培训。江老师以生动案例为引,将课题研究的“神秘面纱”轻轻揭开。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教学成果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讲解,详细介绍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在选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课题名称如何确定,课题申报技巧等问题。</span>她结合音乐教学实际,从“如何发现真问题”入手,带我们挖掘课堂里藏着的课题线索,</p><p class="ql-block"> 讲教学成果提炼时,江老师更是把艺术的灵动与科研的严谨巧妙融合。她用音乐教研员的专业视角,教我们梳理教学实践中的亮点:从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意,到学生素养提升的轨迹,像编织乐曲旋律般,把零散的教学实践串成系统成果。她的语言如灵动音符,把枯燥的科研流程变得活泼有趣,让我们明白,课题研究不是负担,而是艺体教师成长的阶梯,能帮我们把课堂的“小美好”,酿成推动学科发展的“大成果”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的最后,江老师结合自己一路走来的经验给大家总结了几点启示:“艺体教师的劣势往往也是优势,教学成果是学校核心竟争力的传承和传播需要,而申报奖项只是副产品。”她希望参训教师能够成为科研型校长/教师。</p> <p class="ql-block"> 南宁市第三中学张韵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对上午的讲座进行了学习收获分享:江玉澜老师从国之大者、师之突围、学科破局三个维度,阐述教育强国战略与教师成长。我们要牢记教育的三重属性,击碎45度人生困局,助力音体美学科破局,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南宁市第二中学李坤华老师分享学习感悟时说到:“听了江老师的讲座后,会更有目的地去设计自己的教学,持续收集过程性数据与材料,力求在深耕细作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教学策略,让我们的音乐教学不仅充满美感,更彰显教研的深度。”</p> 学员收获分享 <p class="ql-block"> 这场培训,江老师用音乐人的浪漫与科研者的专业,为我们点亮艺体学科课题研究的灯。身为艺体教师,我们懂得了要以课题为笔,以教学实践为墨,在艺体教育的画布上,绘出更具深度与温度的成果,让艺体教学既有灵动诗意,又有科研力量!</p><p class="ql-block"> 艺海漫漫,研途熠熠,我们带着江老师赋予的智慧,继续奔赴教学新征程,深耕不辍,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美篇撰写:李坤华、何冰、覃新新、夏红丹、林兴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审:范昕昱、劳小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二审:杨斌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由所有参训学员提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