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龙云

新书社

<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龙云村,座落于倒排岩山脚下,风景优美,山上源头泉水汇聚成流,顺着坑沟流淌,途经村子中央缓缓而过,溪水清澈见底,长年不断,村子时常有儿童在小溪边戏水玩耍。村内地势平坦,房屋依山而建。是个美丽的古朴村落。</p> <p class="ql-block">  龙云村,原名后山,旧属十都,位于尤溪县西北部,距乡镇所在地19公里,离县城37公里,东与下保、乾美村相邻,南与双峰村交壤,西与云林、东坪连山连水,北与丈际村相毗邻。</p><p class="ql-block"> 该村海拨230米,土地面总面积约12007多亩,其中林地面积约10148亩,耕地面积约746亩,8个村民小组,171户,人口约771人。</p> <p class="ql-block">  村里分上洋、下洋两个自然村,有吴、邓、陈、施、肖、曾、郭等姓氏人家居于此地。</p> <p class="ql-block">  据《延陵吴氏》族谱记载,吴氏入闽始祖吴圆元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5年),四世吴丕烈于唐太和年(公元827年至1836年)带家族由古桥头迁居延津沈州(今尤溪)开基立祖。</p><p class="ql-block"> 七世吴宠垂带子侄品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等十余人迁居蓬莱口开基立祖。</p><p class="ql-block"> 九世吴品三后裔子孙迁居葛竹,十七世吴二十,于元朝至元三年由湖坪迁居漳平溪南镇溪南村开基立祖。</p><p class="ql-block"> 十九世吴三十长子吴佛才,于明朝中叶(那时年份无记载),由漳平溪南大坑迁居尤溪县梅仙镇双峰村大炉磨麦坪,</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吴佛才三子吴元永迁居双峰北山定居立祖。</p> <p class="ql-block">  龙云吴氏始祖吴伯盛从双峰北山迁徙后山茶树兜,搭草屋暂居,后为第一祖祠。其子来一观(绰号)搬至焦林坑繁衍生息,其后裔为了发展后人,又从焦林坑迁居后山,具体哪一位玄孙,至今仍无从考究。</p> <p class="ql-block">  吴氏在后山繁衍渐旺,祖上曾分一房、二房、四房。三房则不知何因,自行消匿。</p> <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期间(公元1938年),后山吴立晨参加地下党,作为交通员的他,积极地在周边活动,与联合连云108名地下党成员来往频繁,四处宣传反恶霸,并在各地发展地下组织成员。</p> <p class="ql-block">  1946年春,国民党无意获取地下党成员名单,将吴立晨抓至乡公所进行刑讯逼供,吴立晨一口咬定自己没参加地下党,更没有参与其中任何组织活动,国民党官兵用香火将其后背烧灼,后见审不出名堂,不久,便将吴立晨释放回家。</p> <p class="ql-block">  龙云村有一座西山厝,建筑古朴,占地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分上下厝,屋后樟、桂树郁郁葱葱,远远望去,十分壮观,它是原国民政府尤溪县征兵主任吴家驹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  据村里老人回忆说,吴家驹时任期间,凡家庭独子参军的,家庭困难者,每家可分一担永利纸,家属可将永利纸挑至梅仙源湖换米。</p> <p class="ql-block">  吴家驹为了保护乡民,在自己家乡后山村子中央(王丁头)建造两座土堡,防御外侵,土堡呈四方形,各占地100多平方,土木结构,并设有抢眼、瞭望口。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至今仍保存完整一座,巍巍地屹立在村子。</p> <p class="ql-block">  1949年7月,尤溪即将解放,解放军二野五十一师副师长王根培抽调2个加强连的兵力,在团参谋长焦剑侠的指挥下,即将开往尤溪,部队由南平樟湖取道西洋。林志群率领的南平军分区部队取道南平土堡峡进入尤溪联合,两支部队将会合于尤溪源湖。</p><p class="ql-block"> 由县政府下达通知吴家驹等人,大军明日即可抵达城关,请做好准备,组织有关人员迎接解放军入城,吴家驹等人亲自到南平迎接解放军。</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曾任国民党征兵主任的吴家驹因被批斗,于次日悬梁自缢。</p> <p class="ql-block">  西山厝的家族历来崇文重教,学风鼎盛,子孙在老一辈人的教诲下,立志苦读研学,走出大山,迄今为止,从事教育事业就有5人,大学以上学历的高达约近十人。</p><p class="ql-block"> 龙云村直到目前为止,处级干部以上有4人,科级近9人,大学生近数十人,他们在村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p> <p class="ql-block">  龙云村容:在倒排岩通往十八町(今东坪村)、蕉林坑(今云林村)、后山等最险要处设有石质关口(古闸门),分别有人把守,且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至今三处关口仍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村里山上有一个“龙景亭”,建筑面积200多平方,殿内供奉观音、马氏三仙、五谷真仙、伏虎仙师。</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二月十六、二月十九、二月二八、六月十九、九月二九日是菩萨生日,亭子里人山人海,许多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蜂拥前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p> <p class="ql-block">  如今,龙云村在县、镇政府领导的关怀下,村貌得以全面改善,崭新的村支部,干净整洁的村道、河道,完善的公共设施,卫生垃圾桶整齐安放各处、老人活动中心设备齐全,平时可见一些和蔼可亲的老人在锻炼、拉家常,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而许多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创业,村里仅剩一些老人与留守儿童,他们仍不忘家乡,坚守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守护着自己美丽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张世栓,笔名栓子,美篇昵称新书社,福建省三明市作协会员,尤溪县西城镇文联副主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