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屋脊——神龙架

旅行家

<p class="ql-block">离开武当山自驾前往神龙架,途中路过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县城——房县。</p><p class="ql-block">三官台最早见于清同治版《房县志》,记载其原为三官庙所在地,后因战乱损毁仅存台基,清代易名为财神庙,成为贯通鄂豫川陕古盐道的重要节点。‌‌</p> <p class="ql-block">‌房县‌是湖北省十堰市辖县,古称房陵、梁州城。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总面积5118平方千米,2023年常住人口36.97万人,以“木耳之乡”“黄酒文化起源地”著。</p> <p class="ql-block">房县是《诗经》编纂者尹吉甫的故里,古称房陵,被授予“中国诗经文化之乡”称号。当地保存有明代碑刻、宝堂寺石窟等文物,民间至今传唱《诗经》民歌20余首。</p> <p class="ql-block">房县黄酒是唐中宗李显贬居房陵而流传后世的“宫廷御酒”。此酒将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嫁接糅和,进行特殊配方而成,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饮用价值和医用价值。</p> <p class="ql-block">把襄阳没吃到的牛肉面,补偿一下,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房县酒洑是湖北省房县特产的一种黄酒,又称米酒,属于黄酒的升级版。其酒体清香馥郁,口感甘甜如荔醪,饮用后劲较大。因制作过程中对温度、湿度把控要求严格且受当地水土条件限制,该酒在外地较难推广,纯正的房县酒洑较为稀有。</p> <p class="ql-block">房县酒洑的传统酿造工艺包括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等核心工序。现代黄酒生产工艺与传统工艺基本保持一脉相承,但房县酒洑在温湿度控制等环节具有特殊要求。</p> <p class="ql-block">天太热,不敢多买,打了5斤,路上慢慢喝!</p> <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的景点,正好中午了,最热的时候到洞里躲躲骄阳。</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十堰市房县野人洞与神农架紧邻。洞外有寿桃峰、五行山、龙头岩、玉带山,峰峰相连,险峻雄奇,新建的听雨山庄,飞檐翘角,古朴典雅。这里是阳春赏花,盛夏避暑,深秋观景,严冬咏雪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野人洞是一个多径洞口,洞内藏山,山中有洞,变化多端的巨大溶洞洞外百怪,似飞鸟、走兽或单独成景,或组合成趣。</p> <p class="ql-block">该溶洞原名蝙蝠洞,1972年村民挖蝙蝠粪时发现洞穴结构。1995年房县政府启动开发,清除洞内淤泥并拓宽通道,经多次科考勘探后形成现有景观布局。1998年根据旅游定位需求更名为野人洞。</p> <p class="ql-block">景区以高山湖泊、原始冷杉林、溪流湿地为特色,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7万个/立方米,被称为“天然氧吧”。</p> <p class="ql-block">在神农天池景区,有一棵独树成林的千年秦岭冷杉,相传这棵千年秦岭冷杉是炎帝妻子听訞的化身,也有人说此树应了龙生九子之说,因此得名“九龙神杉”。</p><p class="ql-block">据林业专业人士考证,这棵秦岭冷杉生长于北宋时期,树龄有1100年左右,数围4.75米、树高35米、胸径1.75米、冠幅19米。在离地面4米高的第一盘横展的大枝上,并排生长着12根直径30厘米左右粗细垂直向上的侧枝,形成一个多头丛生的树冠,恰如树上生树,形成一片与众不同的森林。这棵冷杉树体高大、树冠丰腴、树形奇特,形成独木成林的奇特景观。杜甫的名句:“苍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数千尺”,是它最好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赶上了云淡风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