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唐槐院落探秘

平凡。

<div> 北海公园,这片绿意盎然的皇家园林,不仅以其宏伟的建筑和宁静的环境吸引着游客,更藏有一处鲜为人知的古迹——北海“园中园”。这里,有一棵历史悠久的古槐树,相传为唐代所栽,因而得名“唐槐”。清乾隆皇帝对这棵古槐情有独钟,特地在树旁筑屋,布置太湖石,并命名为“古柯庭”,常在此赋诗吟咏。</div><div> 从网上得知:北海公园里的园中园画舫斋里有个唐槐院落,院里面有一棵唐代古树,清乾隆皇帝对这棵古槐情有独钟。而且这个院落每天只开放一小时。虽然我对画舫斋很熟悉,可是对于唐槐院落我还真不知道,这吸引着我专程去园中园探秘。</div><div> 2025-8-25清晨,从北海公园南门入园,只见白塔方向已经戒严,不知道什么原因?于是改道沿着公园东侧的湖边往北前往画舫斋。因为太早,画舫斋8点开门,而唐槐院落是9点开门,只开放一个小时。于是我在画舫斋一直等到9点才看到那棵让我专程来探秘的古槐。</div> 北海景色 从北海南园进园,就看到明媚阳光下的白塔。 湖边景色 天蓝水蓝的美丽景色 沿途的花卉。 来到濠濮间,穿过石牌坊,眼前是一潭清澈的碧水,上面一座蜿蜒曲折的石桥直通向幽静的濠濮间水榭。水榭的门额上,高悬着乾隆皇帝亲笔所书的“濠濮间”匾额,两侧的抱柱联描绘出半山晨气中林烟缭绕,一枕松声伴着涧水潺潺的幽美景色。 “濠濮间”之名,源于《世说新语》中北朝梁简文帝的感慨。他游华林苑时,发出“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在濠濮间想也”的赞叹。“濠”指濠水,“濮”则指濮水,两者均为中国古水名。 来到画舫斋 展厅的画展 画舫斋,这座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的古典园林,其命名灵感源于欧阳修的《画舫斋记》。斋内布局精巧,景致别致,一步一景,宛如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作为北海公园内的一处园中之园,画舫斋不仅承载着皇家游赏的雅趣,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在这里,阅兵赛箭的雄壮场面、君王求学的勤奋身影以及戏曲宴饮的欢快旋律,都交织成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展厅内的画展 从这里进入唐槐院落 古柯庭中的这棵唐槐,是古柯庭的核心,它的存在与多位皇帝的诗篇紧密相连,述说了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成为皇家园林中的瑰宝。 “古柯庭”中的这棵唐槐不仅是一级国家保护古树,更拥有1300余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存在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象征着顽强的生命力。它的苍老与新生,在北海公园的历史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主殿正是“古柯庭”。其中的古槐被称为“古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尽管主干下部已经朽蚀中空,上部的原树冠也已枯死,但南侧的一个大枝却顽强地生长出新的巨冠,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形态犹如一幅巨大的盆景。 唐槐院落 结束我探秘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