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8月24日,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红色庭院志愿者一行10多人,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郝文俊,孝义老乡3人,来到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探访晋绥八分区纪念馆。开启了一段铭记历史、感悟初心的红色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关头村依山而建,古朴宁静,晋绥八分区纪念馆便坐落其中。作为抗战时期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这里曾是晋绥边区的军事要地,承担着保卫延安、支援前线的重要任务。走进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抗战文物,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娓娓道来。晋绥八分区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军区下辖的重要军分区,成立于1940年11月,承担连接延安与华北、华中根据地的战略交通任务,被誉为“钢铁走廊”,其党政军机关驻地为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岔口乡关头村。1940年2月晋西北第八专员公署成立,同年11月7日晋西北第八军分区组建。1942年8月,随晋西北军区改称晋绥军区,正式更名为晋绥第八军分区。作为晋绥根据地的“南大门”,辖交城、文水等10余县,负责同蒲铁路以西、汾离公路以北区域的抗日斗争,并开辟三条秘密交通线,保障人员物资输送。1940-1945年间,安全护送刘少奇、彭德怀、陈毅等中央领导及七大代表3000余人次,转运枪支1.2万支、粮食280万斤,60余名交通工作者牺牲。1943年,在毛泽东指示下,通过迁移群众、断粮断水、地雷战等战术,成功拔除岔口、芝兰等日伪据点,光复90%被占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孝义红色文化传承人志愿者和李来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晋绥八分区纪念馆建在村里的村庙内,庄严肃穆。一张张图片,见证了英雄的古交及全国人民英勇抗敌的英雄事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先后参观了晋绥八分区纪念馆,红色交通钢铁走廊展陈馆。并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大家认真讨论学习,探讨如何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的方式方法。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西省晋绥边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郝文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左为原方山县粮食局局长武有平,右为古交市党校校长程巨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晋绥八分区,是抗日战争时期连接延安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钢铁走廊” 。在日军严密封锁的艰难环境下,这些路线承担了护送人员、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的重任。晋冀鲁豫太行二分区 吕梁地区,使用频率较高,连接太行根据地 重点护送中央领导(如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重要干部、国际友人;运送军需物资。这些交通线之所以被称为“钢铁走廊”,源于其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是党中央的“神经”与“血管”。在日军占领重要城镇和交通要道,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分割、封锁的严峻形势下,这些交通线是延安中共中央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保持联系最为安全、重要的通道。据统计,累计护送了超过3000名干部和国际友人。同时还运送了大量军需物资。为确保安全通过敌占区,采取了多种灵活的护送方式。对于大部队或特别重要的领导人,由主力部队沿途警戒、掩护,甚至直接战斗开路。交通员或地下党提前联络,将人员化装成商人、百姓等,利用合法身份和证件,在交通员的暗中警戒下通过关卡。各段交通员只熟悉本段路线,减少暴露风险,到交界处再交接给下一段交通员。交通员是这些秘密线路上的无名英雄。他们机智勇敢,经常伪装成货郎、上坟百姓等,凭智慧和勇气在敌人眼皮底下周旋。经常需夜间跋涉,躲避据点,徒步涉水(即便天寒地冻)、顶风冒雪是家常便饭。他们深知任务关系重大,即便面对生命危险也绝不退缩。这些交通线凝聚了无数军民的心血、智慧乃至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晋绥八分区的历史不仅是一段峥嵘岁月的记录,更展现了其军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坚韧不拔、机智灵活和牺牲奉献精神。这些品质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启示意义!无论是军队、武工队还是普通百姓,八分区军民上下同心,形成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行虽短,却意义深远。我们不仅重温了晋绥边区的革命历史,也在关头村这片静谧土地上,感受到信仰的力量与初心的回响。我们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将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愿全社会都关心关注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