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昆明三日游(三)

眏山红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6日早上从保山乘火车到达大理,秋雨绵绵,我们不顾雨天路滑,直奔大理古城,登城墙,逛古街,拍美照……</p>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五华楼始建于南诏时期,现存建筑为1998年重建。登楼可360度俯瞰古城全景,青瓦屋面与石板街道构成连贯天际线,苍山雪顶与洱海波光尽收眼底。清晨薄雾或黄昏日落时段登楼,光影与古城轮廓交织出绝佳拍摄视角。‌‌</p> <p class="ql-block">洋人街(护国路)‌:欧式咖啡馆与白族木雕门楼并存,红灯笼与英文招牌形成独特混搭美学,夜间酒吧光影投射在鹅卵石墙面,营造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崇圣寺三塔公园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处,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公布),由唐代千寻塔和宋代南北小塔组成,是大理的地标性建筑和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洱海公园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洱海南端,是游览苍山洱海风景区的第一站,占地约864亩,水域面积1065亩,为免费开放的大型综合公园,以其观海长廊、团山风光和四季花卉景观著称。‌</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白族聚居的城镇,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这片稻田是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的取景地。剧中许红豆晨跑的稻田及蓝续扎染坊取景地,以白族民居和田园风光著称。</p> <p class="ql-block">大理严家大院是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的传统白族民居建筑群,始建于1907年,由滇商严子珍建造,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专题博物馆,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格局和茶马古道文化展示著称</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村头矗立着两棵学名为高山榕树(俗称大青树或万年青)的古树,树龄约500年,被白族人视为象征村庄兴旺的“风水树”,‌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两棵树呈现“阴阳交替”现象:一棵萌发新叶时另一棵落叶,一棵结果时另一棵不结果‌,这一自然奇观与民俗传说使其成为古镇的标志性景观和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才村码头位于洱海西岸,是大理古城东侧的传统白族渔村,以其湖滨湿地、田园风光和古朴建筑闻名,是摄影、休闲和体验白族文化的热门目的地。‌核心景点包括洱海生态廊道、才村湿地公园及保存完好的本主庙、财神庙等古迹,游客可在此欣赏日出、泛舟洱海,感受宁静的渔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苍山是大理的天际线,苍山南北延绵50公里,东西宽10-20公里。主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苍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每两座山峰之间均有一条溪流,构成了苍山“十九峰十八溪”的独特景观。苍山东侧是洱海,苍山与洱海相辅相成,是地壳差异升降的结果。苍山与洱海构成了优美的高原山水风光。</p> <p class="ql-block">9月27日下午,我们从大理站乘坐火车前往昆明,第二天上午游览云南民族村,下午乘4点16分的飞机返回杭州。</p> <p class="ql-block">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约1270亩,集中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习俗和风情,是了解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游览民族村。</p> <p class="ql-block">佤族崇尚牛图腾,牛头在佤族文化中是吉祥、神圣、高贵的象征,村寨中牛头挂得越多,代表这个地方越有地位和财富。信奉自然崇拜,对树木、水源等自然元素有着深刻的崇敬之情,会围绕岩石、树木、水源等开展祭祀活动,比如每年农历三月第一个属马的日子会举行祭寨活动,包含祭“寨树”、祭“龙王”等。</p> <p class="ql-block">9月28日下午,我们乘坐4点16分的飞机返程,结束了愉快的云南之旅。</p> <p class="ql-block">摄影老顽童</p><p class="ql-block">撰稿映山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