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六班王溪胤社会实践

👑菲

<p class="ql-block">于泥土中感知生命,在劳作中体悟真知</p><p class="ql-block">——记「今日家园」有机农场社会实践一日感悟</p><p class="ql-block">报告人:王溪胤</p><p class="ql-block">地点: 「今日家园」有机蔬菜农场</p> <p class="ql-block">本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亲身体验有机农业的劳作过程,了解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短短一日,不仅让我褪去了对农业的刻板印象,更在汗水与泥土中,对生命、食物与自然的关系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认知。</p> <p class="ql-block">我的工作从最简单的除草开始。起初我以为这只是机械的重复劳动,但王师傅耐心地教我们辨别杂草和蔬菜幼苗,告诉我们:“除草不是为了干净,是为了减少对土壤养分的竞争。但有些草可以留着,它们能为益虫提供栖息地,保持生态平衡。” 这小小的举动,让我明白了有机农业的“管理”而非“征服”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体验了采摘与分装。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成熟的胡萝卜、黄瓜、玉米采摘下来,又在鸡窝捡了鸡蛋,按照规格分拣、称重、包装,准备送往社区的会员家中。王师傅强调:“有机蔬菜更娇贵,因为它们没有化学保鲜剂,所以从田间到餐桌的速度至关重要。” 我手中捧着的不仅是蔬菜,更是农人的汗水与承诺,是一份“新鲜”的责任。</p> <p class="ql-block">感悟:</p><p class="ql-block">1. 对自然:从索取到敬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一天的劳作,让我腰酸背痛,也让我真切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千钧之重。有机农业让我看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它不是一味地向土地索取,而是通过轮作、堆肥、引入天敌等方式,让土地保持健康与活力。我学会了敬畏每一寸土壤、每一只蚯蚓,它们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p><p class="ql-block">2. 对食物:从消费到感恩的重新定义。</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习惯了在超市里购买品相完美、毫无瑕疵的蔬菜时,我们已然忘记了食物本来的样子。在这里,我看到了被虫子咬过洞的菜叶,形状不那么规则的瓜果,但这正是自然生长的证明。我品尝了刚从藤上摘下的黄瓜,那股清新甘甜的味道是任何市场蔬菜都无法比拟的。这让我重新思考:我们消费的不仅是热量和营养,更是自然的风土与农人的匠心。每一口食物,都值得被感恩。</p><p class="ql-block">3. 对生活:从快速到慢下来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农场的一天是缓慢而有序的。作物的生长有其自然节奏,急不得,也催不得。这种“慢”哲学,是对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生命的成长需要耐心和等待,真正的健康与可持续,往往就藏在这些最朴素、最原始的规律之中。</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满心的充实,我踏上了归途。这次社会实践,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农活体验,它更像是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它让我触摸到了生命的本源,理解了“责任”与“可持续”的真正含义。</p><p class="ql-block">未来,我愿成为一个更理性的消费者,支持可持续的农业模式;更愿成为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任何领域都葆有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劳动的尊重。感谢这一日与土地的亲密接触,它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名为“敬畏”的种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