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品佛光” 之 隆兴寺开元寺

HONGYING

<b>隆兴寺</b> <div>被梁思成先生盛赞为“京外名刹之首”,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div><div><br></div><div>游完,更是赞叹寺内每一步都是宝!寺内六大全国之最:<br><ol><li>国内现存唯一一座北宋时期的十字造型的摩尼殿</li><li>被鲁迅先生称为“东方美神”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li><li>国内现存体量最大、时代最早的北宋转轮藏</li><li>被康有为先生称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有楷书之祖之称</li><li>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的千手千眼观音</li><li>明万历皇帝御赐铜铸毗卢佛像</li></ol></div><div>(5-6两处因整修未得见)</div> 单檐歇山顶天王殿 大觉六师殿遗址,建于宋,面阔9间进深6间,单檐庑殿顶,金元明清均有修缮,但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 摩尼殿,建于北宋1052年,建筑形式为现存宋构孤例。面阔和进深均7间,重檐歇山顶。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房屋侧面)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平面布局成十字形。 摩尼殿前的石香炉,宋代遗物。正中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四周侍立着手持兵器的药师12神将。 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 抱厦内角拱,宏大对称之美 独立舒展之美 侧廊顶成对的斗拱,对称有序之美 明代彩塑,五彩悬山,自在观音踞坐正中 观音形体优美,姿态优雅,被誉为“东方美神” 摩尼殿壁画,大部分为明代遗存。壁画采用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色彩依旧艳丽,层次清晰,在现存明代寺观壁画中实属上乘之作。 戒坛,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是一座重檐三滴水、四角攒尖顶亭台式建筑。现存木构部分建于清康熙年间,石坛为明代遗存。面宽进深皆三间。 戒坛内青铜铸双面佛,系明弘治六年,1493年,造。 面南者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双手做禅定印。 面北者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左手做禅定印,右手做慈悲印。 转轮藏阁(藏经楼),重檐歇山顶,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采用了<b>移柱造</b>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b>叉柱造</b>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br>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br>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br> 移柱造(图中靠左的红色柱子),与前后两根柱子不在一条线上,向外稍移给中间的转轮藏让出空间。 <div>叉柱造(图中左边墙体上方),有向下叉入柱头斗拱的上层柱脚</div> 木雕弥勒菩萨,系北宋时期独木雕制。慈氏是梵语弥勒的意译,所以该建筑被称为慈氏阁。 <div>龙藏寺碑,中华名碑之一。碑刻立于隋开皇六年,586年。碑文记述了恒州刺史王孝仙奉敕劝奖州内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情况。</div><div>书体方整有致,用笔沉挚有力,刚柔相济,结体严谨安雅,上承南北朝之遗韵,下开初唐诸家之先河,有“楷书之祖”“隋碑第一”之称。</div> 圣主本命长生祝延碑,立于元延祐四年,1317年,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丹并篆额,王思廉撰文。 不过也得实话实说,暑期游也确实需要很强大的信念,高温高湿的天儿,真的很耗精力和体力。嘻嘻~~~ <b>开元寺</b> <div>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2年,540年,是正定现存寺庙里最早的一座,唐开元26年,738年,奉诏改名为开元寺。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仅存钟楼和须弥塔。</div><div><br></div><div>国内寺院现存的塔楼相对的形式已不多见,开元寺内钟楼、须弥塔于殿前左右对峙的布局是唐代佛教寺院建筑布局的典型实例。</div> 赑屃(音壁洗)碑座,五代时期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德政碑碑座,体量之大位居全国同类石刻之首。2000年6月出土于正定县府前街路西,同年8月移至开元寺内。 三门楼,建于唐如意年间,692年。原为一座石木混合结构德二层楼阁,现仅存下层石柱。 石柱上有佛经、佛像、供养人像,赞语提名和碑文等,为研究唐代雕刻技艺、民众信仰、粟特人移民情况以及开元寺历史提供了难得的史料。 钟楼,面阔进深皆3间,平面呈正方形的歇山顶二层楼阁建筑,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唐代钟楼。<br>钟楼上悬铜钟一口,造型古朴,亦为当代遗物。 唐遗木门,在千岁门板面前,我们都是稚嫩幼子 唐钟 这应该也是叉柱造吧 须弥塔,古称雁塔,俗称砖塔,始建于唐贞观10年,636年,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身造型简洁古朴,端庄稳重,曾经清康熙年间大修,但仍保留明显的唐塔风格。 <div>须弥塔底层四面各角有浮雕力士共8身,神形毕肖诙谐。8尊均大腹便便,屈身挺背,耸肩立颈。</div><div>之一</div> 之二 之三 之四 之五 之六 之七 之八 出现了“之九”?!哈哈,只是又不大腹,又不屈身,还不耸肩,温柔又美丽,俏皮又可爱~~ “盛气凌人” 此二寺为晋行记“深品佛光”之旅的“开胃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