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叶氏励学薪火相传,廿九学子受助启新程——闽侯县青口玉山叶氏开展2025奖学助学活动

傲客中国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5日,闽侯县青口镇扈屿玉山叶氏宗祠迎来了一场充满温情的仪式——第三届奖学助困金秋助学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二十九名在今年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叶氏学子,从家族长辈手中接过饱含期望与关爱的奖学金,续写了这个古老家族崇文重教的家风传统。</p> <p class="ql-block"><b>金秋助学,延续几代叶家人的教育情结</b></p><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透过古祠堂的花格窗棂,洒在镌刻着"俭德堂”的匾额上。活动在悠扬的古曲声中开始,受资助的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向祖先牌位上香行鞠躬礼,表达对先辈重教传统的敬意。</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第三次举办大规模奖学活动,"奖学助学协会理事长叶玉霖表示,"今年共奖励了7名研究生、3名985高校新生、3名211高校新生和16名普通本科新生,发放奖助学金达13.2万元,创历史新高。"</p> <p class="ql-block"><b>家风吹拂,长辈言传身教润物无声</b></p><p class="ql-block">活动中,最令人动容的是叶氏长辈们对年轻一代的谆谆教诲。“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书时连一双完整的鞋都没有。”协会发起人叶家老先生们侃侃而谈,声音却铿锵有力,“现在条件好了,你们更要珍惜。记住:读书不是为了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为了让家乡摆脱贫困。”</p><p class="ql-block">‍一位在社会学、人口学和女性学研究领域有着显著贡献的中国学者,不仅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还曾担任过多所高校的领导职务的叶文振教授,深切的告诉同学们,“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可靠的路径,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让你们获得建设家乡、贡献国家的智慧和能力。无论你们未来飞得多高、走得多远,脚下这片土地永远是你们力量的源泉和精神的归宿。”</p><p class="ql-block">‍许多获奖学子父母也一同前来,见证孩子的光荣时刻。他们中不少人正是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如今看着子女继续沿着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前行,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b>学子、家长感言,彰显家风传承</b></p><p class="ql-block">今年考入华南理工大学的叶柔苒在代表获奖学子发言时几度哽咽:"这份奖励不仅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更让我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期望。我会牢记'立德修身,勤学笃行'的家训,努力成为对家族、对社会有用的人。"</p><p class="ql-block">家长代表发言向精心组织这次活动的家族理事会和所有慷慨解囊、无私奉献的宗亲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寄语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们,能牢记今天这份荣誉和感动,牢记宗祠里“诗礼传家”的匾额,将这份励学、互助、感恩的家风传承下去。学成之后,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反哺家族,让这份爱与责任,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p> <p class="ql-block"><b>源远流长,玉山叶氏重教传统有渊源</b></p><p class="ql-block">玉山叶氏重视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据族谱记载,明清两代,扈屿叶氏就出过7位进士、13位举人,素有“书香门第”之称。</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叶氏家族更是人才辈出,涌现出数十位教授、博士和各行业专家。2023年,家族内部自发成立教育基金会,由族亲自愿捐款,专门用于奖学助困。</p><p class="ql-block">三年来,基金会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族亲的捐款,最多的一笔个人捐款达5万元,最少的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捐的500元,无论金额大小,都凝聚着同样的期待与关爱。</p> <p class="ql-block">“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良好的家风不仅滋养着一个家族的成长,更汇流入海,成为支撑社会道德的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玉山叶氏的家风传承印证了: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火种——那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与家国情怀,必将在新一代学子心中绽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图文:叶 志</p><p class="ql-block">‍审核:叶玉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