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因给余美民老师送一本纪念小册子,而去了家里坐了一坐。</p> <p class="ql-block"> 刚开始,还有点拘束。老师家的客厅里没见着有电视,在茶几上放着《人民日报》报纸和书籍一摞,还有吃的药品和需要敷的药膏(因腿有点不适)。角落里是一些杂物,沙发上是两个靠枕,因房间小只能是双人座的,卫生间里放着的收音机,正在播放评书。厨房因没有开灯而不太明显具体的物品摆放。</p><p class="ql-block"> 我将我们这一届在学校期间发生的故事,都写进了小册子里,还有读书时的学生照片,任课老师的个人图像也一并归拢,最后是一篇感谢老师栽培的散文。</p><p class="ql-block"> 虽说经历了两年多的收集,整理,回忆和翻阅历史书籍,在动手写时,还有停留了一段时间,无从下手。</p><p class="ql-block"> 最后,想着还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编排好。</p> <p class="ql-block"> 当老师看到学生时期的照片时,能叫出大部分同学的名字来,而且,还能说出其兄弟姐妹的名字,甚至是爹妈的名字。感慨老师的记忆真的很好!</p><p class="ql-block"> 谁和谁是啥关系,谁和谁又是在哪里,谁和谁现在如何,都说的一清二楚,并且他们的有些孩子的名字叫啥也能说出来。佩服啊!一位88岁高龄的老师,还有如此的记忆,实在是难得。</p><p class="ql-block"> 看到我写的故事,她也讲了许多的往事,从教学,到学生,从劳动,又讲到老师们,总之,她肚里有许多的故事分享。</p> <p class="ql-block"> 从进入家门,就夸我好,说话就没有停过。不知不觉中坐了有四十分钟了,担心老师休息,我提出要走了,她还从茶几上拿给我一瓶水喝(红豆薏米水 )临出门时,非要我先喝一口,而且是一大口。盛情难却,我又喝了一大口。下楼时,余老师还一再说,她要看着我下楼,再关门。无奈我只好说声“老师保重”就匆匆下楼了。</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4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