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 津巴布韦(一) ‍ 2014年9月

满世界

<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共和国原称罗得西亚,(1980年前)简称津巴布伟,是非洲东南部内陸國。全国分10亇省,首都哈拉雷。</p> <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布拉瓦约紫薇花:</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紫薇花紫薇花原产于南美洲,19世纪末被引入津巴布韦后广泛种植,成为该国标志性观赏树。</p><p class="ql-block">南部非洲的9月,紫薇花盛开,整个城市变成紫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津巴布韦 马托博国家公园巨石:</p> <p class="ql-block">津巴布韦马托博国家公园塞西尔·罗兹墓地的岩石,联合国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马托博国家公园:马托博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上最壮丽的花岗岩景观,是津巴布韦被埋没的亮点之 一。作为津巴布韦另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景点,这里令人惊叹:惊心动魄的平衡石和残丘展示了马托博作为津巴布韦的精神家园的理由。</p> 津巴布韦布拉瓦约万基路上 : 津巴布韦壁画: <p class="ql-block">神秘的史前岩画艺术也是津巴布韦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托博山为例,该地区具有最丰富的岩石地貌,这些巨石提供了大量的天然石洞,成为岩画艺术的汇聚地。</p> <p class="ql-block">  津巴布韦布拉瓦约 卡米遗址:</p> <p class="ql-block">卡米国家遗址纪念地(Khami Ruins National Monument)位于津巴布韦境内,1986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符合遴选标准。该遗址曾是继大津巴布韦之后建立的穆托塔王国首都(约1450-1693年),其建筑结构与考古发现完整呈现了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文明演进过程。遗址于16世纪中叶被遗弃后成为重要考古遗存,出土的西班牙银器、中国青花瓷器及葡萄牙釉陶器皿,证实其作为南部非洲贸易枢纽的历史地位。这些跨大陆文物不仅印证了卡米与欧亚的商贸网络,更揭示了大津巴布韦文明的世界性贸易体系。</p> <p class="ql-block">卡米古城位于津巴布韦布拉瓦约附近,15世纪中期成为大津巴布韦王国首都,16世纪中叶因土地肥力丧失被遗弃。该遗址是赞比西河与林波波河流域最显著的城市遗址之一,展现了阶梯型建筑风格和花岗岩围墙等特色。考古出土的西班牙银器、中国瓷器等文物证实其曾是国际贸易枢纽。1986年,卡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卡米古城于15世纪中期成为大津巴布韦王国首都,经历了约两百年的繁荣发展。作为托瓦王朝的都城,它在15至16世纪达到鼎盛,成为南部非洲重要的政治与经济中心。16世纪中叶,因土地肥力衰退,居民迁至卡米河附近,古城逐渐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遗址以阶梯型建筑布局著称,与大津巴布韦的圆顶石屋形成鲜明对比。核心区域包括:花岗岩围墙:采用干垒技术建造,无需黏合剂2狭窄过道:连接居民区与宗教场所,部分通道装饰有锯齿形或格子形石刻。</p> <p class="ql-block">葡萄牙十字架遗址:山坡上的花岗岩十字架见证早期欧洲使节活动。</p>